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工企业是美国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摇篮”。为了拥有和保持军事技术、装备上的优势地位,美国国会和国防部一直密切关注国防工业的发展,宏观上制定政策引导其调整、改革,微观上插手军工企业的重组、兼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出现过两轮并购浪潮,形成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两强对峙的格局。进入21世纪,正当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国防工业的两强格局将保持较长时间,很难再出现  相似文献   

2.
美国军工企业购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防务工业界在全球经济重组的时代背景下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产业并购浪潮。关于这次并购浪潮的起因、特征和影响,笔者在《美国军工企业购并及趋势》(《中国军转民》2004年第4期)中已经作了充分阐述。在本文中笔者将专门针对此次购并浪潮对我国的启示借鉴方面做出详细分析。一、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一直以来,关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和论述。15世纪至17世纪流行的重商主义从积累货币资本的需要出发,认为政府应在进出口贸易中执行奖出限入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并购重组缩短武器装备研制能力建设周期,是美国军工企业提高投资效率的重要途径,我国军工企业中的民用产业发展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方面仍需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美国《防务新闻》评出了2004年度世界100强军工企业。尽管该排名的主要依据是全球各主要军工企业在防务领域的年收入额,没有综合考虑企业产品结构、武器性能、技术突破等因素,但仍能反映出世界大国拥有军工企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在这100家企业中有45家来自美国,10家来自英国,日本和俄罗斯分别有7家,法国6家,德国4家,以色列3家。美国以无可争议的军工产业实力,再次蝉联“全球军火大王”。实际上,尽管美军工企业多如牛毛,但从规模和实力上看,前五巨头企业独揽美军火贸易的九层份额,堪称美得以在军火业号…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国家重点保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快军工企业改革和脱困步伐,稳妥实施“分立破产,重组改制”,是国防科技工业近年来探索出的一条军工企业改革脱困的成功之路。在这个探索中,思想政治工作在军工企业破产改制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军工企业破产改制中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做到“两个统一”,是军工企业破产改制顺利进行的领导保证。在军工企业实施“分立破产,重组改制”,并不是所有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都是通的,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班子担心,将一个具有“光荣历…  相似文献   

6.
要使军工企业走出困境,资本营运不失为军工企业走出困境的较好选择。通过资本营运可以使企业从不注重资本投入产出的生产经营型向注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资本营运型,从着眼于搞活单个军工企业到盘活整个军工企业的战略性转变。军工企业资本营运可以采取三种形式:兼并收购型、资产剥离型、企业托管型。  相似文献   

7.
谁也不能否认,电子商务的巨浪正席卷全球,它的巨大魅力在短短的十几年内风靡世界,让每一个人所惊叹。电子商务技术的成熟和网上交易的扩大正酝酿着一场对流通领域的革命,几百年来形成的基本流通格局以及与此相关的流通理论将受到新的时空观、效率观、价值观影响。可以预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必将重塑我国的流通业。作为同为企业实体的我国军工企业,要在这场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做强做大,必须要早做准备,充分考虑。一、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军工企业的影响电子商务(E-commerce,EC),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  相似文献   

8.
<正>前言2016年,国家下发《涉军企事业单位改制重组上市及上市后资本运作军工事项审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提出军工单位要实施证券化改革,要求除少数企业外,都要通过资产重组、上市、互相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推进股份制改造。对于军工企业类资产可以直接进行资产证券化改革,对于军工研究所资产要先进行转企改制,再进行资产证券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信息高速公路离我们有多远任维林,于元华当前,继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之后,一场以加速信息化为宗旨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浪潮席卷全球,是人们谈论的热点问题。“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现代化的载体,它是社会信息化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夏侯 《环球军事》2008,(22):12-13
美国次贷危机从去年发展到今年,终于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一时间,百年老店关门歇业,各国政府纷纷展开救市,美国更是掏出了7000亿美元巨资,向濒临破产的银行业注资。与此同时,美国各界开始对这场金融风暴进行反思,一些视角将这场危机同战争联系在一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用《三万亿美元的战争》一书向世人揭示了伊拉克战争与次贷危机的“神秘关联”,于是乎,舆论纷纷“预言”次贷危机将对美国军事态势产生极大冲击,国防预算将不得不收紧,被迫转为战略守势。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科技、经济和军事实力超强的大国,其拥有的雄厚科技实力和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也为美军装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如此,在现代高技术迅速发展、军事变革席卷全球的当今,美军十分注意从降低发展风险和促使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等方面,主动加强对国防科技和军工企业的引导和影响,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军工企业实行兼并的现实意义军工企业在装备、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与民用工业企业相比占有较大优势,拥有相当雄厚的生产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重点投资的部门。当前,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移,国家把经济建设作为整个工作的中心,要求军工企业实行“两个结合”,从事民品的开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军工企业由于先天不足,在“转轨变型”中表现出明显弱点: 商品经济观念淡薄,对市场较为陌生,依靠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企业自主权少;垂直的行政领导,部门所属感强;相当一部分军  相似文献   

13.
在不久前进行的世界军工企业100强“大排榜”的调查中,美国以无可争议的军工产业实力,在全球前10名军工集团中占据了7个显著位置,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军火大户”。据来自美国国防部的消息称,继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早些时候宣布放弃发展耗资110亿美元的“十  相似文献   

14.
正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有利于打破行业、军民及所有制界限,拓宽融资渠道;有利于军工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军工企业内在活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有利于军工企业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军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入研究世界主要军工企业,特别是美国军工企业股权结构演变情况,对我国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世界核疯狂     
张开善 《国防科技》2003,(12):84-86
1998年5月份,在东南亚的次大陆,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曾经刮起一场激烈的“核旋风”,两个结怨颇深的国家刮起一场激烈的“核旋风”,两个结怨颇深的国家刮起这场“核旋风”。  相似文献   

16.
(续)五、印巴核竞赛 1998年5月份,在东南亚的次大陆,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曾经刮起一场激烈的“核旋风”,两个结怨颇深的国家刮起一场激烈的“核旋风”,两个结怨颇深的国家刮起这场“核旋风”。 1998年的5月,世界许多国家的报纸都以显著的位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报道了这场核竞赛的旋风。印度在5月11日到13日连续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据说其中有一次是属于氢弹类型带有热核材料的试验。巴基斯坦随后在5月28日到30日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两次重大调整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美国曾对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调整与重组,这对于推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美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的基本做法和主要特点(一)适应战略形势变化,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调整。美国根据形势的变化,曾对国防科技工业做过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是冷战结束后到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美国制定了以国防科技工业调整为主要内容的《国防转轨战略》,提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技术与工业基础”的战略目标。其核心是将经济承受能力作为国防科技工业调整的重点考虑因素,力求优…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在全球经济动荡、资本市场不稳、我国A股市场整体表现欠佳的情况下,军工板块却在国家有关政策推动和行业重大重组预期及"航母"下海、"天宫"一号升空等一系列利好的刺激下,轮番成为A股市场上的热点。而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军工企业改制重组的深入,决定了军工集团A股上市公司在未来会有比较出色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军工企业正面临着改革脱困的发展机遇,企业重组是实现企业改革发展战略性转变十分有效的组织变革形式。企业重组是通过改变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精干主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军工企业在实际的重组过程中不乏会产生一些文化变异的现象,势必影响着企业改制重组的进程。一、企业重组中可能会出现的几个问题1、思想分散重组企业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通过对资产、人员的优化组合重新建立起来的新型企业,员工是来自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和多向化,…  相似文献   

20.
刘戟峰  李德才 《国防科技》2001,22(12):52-57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这场科技革命,是以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为背景,以高技术群特别是信息技术群的发展为直接动力,以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发展的。由于军事的盛衰与国家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科技革命一如既往地首先在军事上强烈地表现出来。认真分析现代科技革命与军事观念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