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军人必须有血性,人民军队和革命军人的血性具有特定的精神内涵和内在气质;政治工作要从弘扬忠贞精神、保持战斗激情、崇尚英勇气概等方面来锤炼养成军人血性.  相似文献   

2.
血性     
血性,一直都是军人的"胜战密码",这种精神气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军人并非上了战场才有血性,而是带着血性上战场的。"盘踞"在中原腹地的铁军猛虎师,历来注重培养官兵的战斗精神,通过严格训练将官兵锤炼成"小老虎"。图为该师侦察兵正在进行高强度的比武集训。  相似文献   

3.
习主席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现代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勇气和血性的较量。勇气和血性,是军人的脊梁,是胜利的基因。内蒙古某预备役师始终注重加强部队战斗精神的培育,他们在组织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中,营造逼真、残酷的战场环境,以此砥砺部队勇夺第一的坚定信念、敢打硬拼的"刺刀"精神、壮士扼腕的果敢意志,训练场上涌现出一幕幕"勇者无惧、血性无敌"的生动画面……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当前,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强化战斗精神培育,培养血性军人,锻造血性军队,既是各级带兵人的责任担当,也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必然要求. 一、锻造血性军人,必须着力强化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钢铁意志.坚强的意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只有用钢铁意志铸就的血性军人,才能做到勇往直前、战无不胜.首先,用创新理论铸魂.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深入抓好理想信念、历史使命和战斗精神教育,引导官兵进一步坚定"四信",筑牢思想根基.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最高政治要求来遵守,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相似文献   

5.
培育当代军人的战斗精神,必须从提高军人科技文化素质抓起。战斗精神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外在表现,培育战斗精神必须注重打牢官兵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战斗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集中反映,培育战斗精神必须牢固确立科学、求实、靠科技取胜的观念;战斗精神随战争形态的演变拓展其内涵,培育战斗精神必须大力提高官兵的信息素质和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6.
按照能打胜仗要求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培育官血性虎气—战斗精神的俗称—至关重要,是战争准备之重.习主席多次指出,威武之师还得威武,革命军人还是要有血性.威武之师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没有精神的强大,即使有了科学合理的体制编制和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也不会有军队的强大,就称不上是威武之师,充其量是一支象征性的军队.须知给绵羊配上刺刀,仍旧是绵羊,不会成为虎狼.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培育官兵的血性虎气.一是用强军目标驱动.强军目标是当代军人的精神之钙,是催生血性虎气的动力之源.锤炼官兵血性虎气,必须坚持以强军目标去引领和感召,让高举信念之旗、燃起梦想之火、勇挑使命之担成为官兵的言行自觉.二是用实战训练锻铸.严格的训练既能教给军人打仗的技能,又能锤炼军人的精神之剑.  相似文献   

7.
<正>“气为兵神,勇为兵本。”这里的“气”就是指战斗精神。实践证明,战争既是军事实力的对抗,也是军心士气的较量,更是战斗精神的比拼。军队基层文化活动则是战斗精神生成的重要源泉。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其具有的隐性教育、激励凝聚和认识审美等功能,不断涵养官兵品行、激发团队精神,提振战斗热情、磨砺血性胆气,助力官兵战斗精神培育。一、发挥基层文化活动的隐性教育功能,筑牢培育战斗精神的思想根基忠诚的品质、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价值观是革命军人战斗精神之基、血性胆气之源。  相似文献   

8.
培育和激发军队战斗精神,必须强化军人主体意识。在战斗精神的动力范畴中,军人主体意识处于核心地位;面对战斗精神生成环境的复杂多变,需要军人强烈的主体意识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只有不断强化军人的激越之情、自豪之感、英勇之胆、必胜之念和荣誉之心,才能使战斗精神具有扎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针对消防文化的内涵,探讨我国当代消防文化建设的三个切入点:即在消防工作中体现军人核心价值观、消防工作中的战斗精神与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消防工作中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指出围绕这三个切入点进行消防文化建设的具体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来点血性     
徐贵祥的《高地》是一部男人味道很足的小说:两个默契的军人因为一场“双榆树战斗”而感情断裂,一生都在谁应该登上高地建立头等功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为了捍卫荣誉、争夺精神高地,严泽光和王铁山的军人生涯跌宕起伏,盘根交错,他们演绎了一场男人之间史诗般的战斗。作品极力张扬军人的品质,呼唤军人应有的血性。严泽光和王铁山自解放战争以来40余年的情感与命运纠葛:他们因为同时爱慕女兵杨桃而参军,不料杨桃在战争中“牺牲”,后来发现杨桃居然还活着。最初的“爱情争夺战”升级和变形为关于军人荣誉和  相似文献   

11.
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广义文化观念,坚持军人主体性和社会大众性相结合,注重阵地建设和战斗精神培养,促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着实提升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按照打仗要求提高基层建设层次,必须强化能打仗打胜仗的观念,把习主席治军方略坚决贯彻落实到基层;聚焦能打胜仗目标,着力锤炼官兵战斗作风和军人血性;树牢战斗力是唯一根本的标准,切实形成一切为打赢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3.
美军培育战斗精神的主要做法(一)以丰厚物质待遇为主、以精神荣誉为辅刺激战斗精神。美军有完善的高薪福利制度。以丰厚的物质待遇刺激战斗精神可以说是美军培育战斗精神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手段。美军研究发现,军人是否愿意服役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首要的就是物质报酬多少;二是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是否满意,是否感兴趣,是否认为这是自己最好的归宿;三是是否适应和喜欢军队组织氛围和军人生活;四是家庭特别是妻子对军人服役的态度。为此,其一,美军大多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军人的高工资、高补贴和高福利。美军薪金普遍高于地方同级人员15%。其二,…  相似文献   

14.
战斗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培育对象看,既有军人个体,又有军队群体;既有普通官兵,又有领导干部;既有战斗人员,又有科技干部,千差万别。就军人个体而言,培育战斗精神虽然有共性的要求,但也应该区分对象和层次,在内容和方法上有所侧重,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本文将战斗精神培育对象粗略地分为军官、士官、义务兵三个层次,探讨其战斗精神培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军队的战斗精神不仅仅源自军人的职业操守,更源自军人心中坚守的信仰.那么信仰从哪里来?笔者认为,军人的信仰主要源自文化的熏陶以及军事实践的现实体验.无疑,文化熏陶更具张力和持久影响力.然而,文化依旧十分抽象,需要借助特定的载体来还原历史、传达喜怒哀乐、表征丰富的精神世界.军事文化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6.
美军培育和激发"战斗精神"的考察与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在培育和激发战斗精神方面,美军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式方法,如强调提高部队战斗力必须培育战斗精神;培育国家利益至上为基础的"原动力"战斗精神;鼓吹"师出有名"煽动战斗精神;提高官兵物质待遇维系战斗精神;宣扬牺牲军人事迹强化战斗精神;通过社会保障影响战斗精神;适时对官兵进行心理调解稳定战斗精神;提供宗教信仰服务"神化"战斗精神等。  相似文献   

17.
正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千里青藏线服役,"世界屋脊"上的军旅生活艰苦而神秘。在人类的"生命禁区",传统的训练、管理方式正在与新时代产生着激烈而频繁的碰撞。如何在举世瞩目的岗位坚守本色、维护好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呢?作者有着自己的思考。"虎气"的阻力习主席深刻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锻造部队亮剑沙场、敢于担当的血性虎气,培植官兵英勇顽强、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是加快实现强军目标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官兵战斗精神面临着较大现实考验。  相似文献   

18.
战斗精神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和外在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以培育战斗精神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官兵思想特点,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引导官兵自觉培养、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军人群体心力开发,是战斗精神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军人特定的职业心理特征.决定了军人职业的群体心力开法也有其特定规律,开发的关键在于尊重军人职业的群体心力形成机制,着眼制约因素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20.
血性铁骨是革命军人的“标配”,没有血性铁骨,就不是真正的军人。军人血性,是在军事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无畏,勇气、钢铁意志和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