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考察履带车辆转向期间增大发动机油门开度对转向动态特性的影响,基于Matlab/Simulink对油门开度变化转向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应用VBOX试验测试系统设计了某履带车辆转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大发动机油门开度可以使车辆转向角速度增大,进而缩短转向所需时间;转向阻力较大时,可以采取增大油门的方式提高主动轮转矩,克服不良转向条件,但无法获得更小的转向半径。  相似文献   

2.
履带车辆转向性能指标分析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向性能是评价履带车辆机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文中针对转向角速度、转向半径和转向消耗功率3个指标,分别在不考虑履带滑转滑移的理想条件下和考虑履带滑转滑移的实际情况下,对履带车辆的转向性能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对2种条件下履带车辆的转向性能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为了对履带车辆在转向过程中履带的滑转和滑移程度进行定量的分析,定义了履带的滑转和滑移系数.通过实车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高速履带车辆在坚实地面转向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坚实地面条件下高速履带车辆转向过程理论及其计算机仿真。以履带滑动转向理论为基础,考虑影响履带车辆转向的诸多因素(质心位置、负荷分布等),建立了履带车辆转向过程动力学模型。并为求解模型中的微分一代数混合方程,编写相应程序进行了仿真计算,对高低速2种情况下高速履带车辆的转向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仿真计算的结果与实车野外实验的结果呈现一致性。特别在分析履带车辆高速转向过程中研究了离心力通过履带接地压力而对履带车辆转向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两栖装甲车辆水上转向性能,对其水上转向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在对比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应增设专门水上转向机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转向方法在船舶大型编队转向中存在的问题,从满足大型编队转向要求的角度出发,结合不同类型转向方法的实施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转向方法设计思路。给出了基于该思路的大型编队转向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并利用模拟仿真平台进行了典型编队的仿真验证,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履带车辆计及打滑条件下中心转向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给出了牵引力、转向阻力矩、实际转向角速度的数学表达式,深入分析了转向半径(0~B/2)时的转向阻力系数模型,推导了中心转向克服外阻力消耗功率公式,可作为转向机构载荷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轮毂电机驱动装甲车辆转向的灵活性及越野机动性能,借鉴履带车辆滑移转向思想,采用双重转向控制策略。以车辆的横摆角速度为控制目标,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通过调整两侧轮毂电机转矩输出产生直接横摆力矩,进而调节车辆横摆角速度,实现装甲车辆双重转向。在Adams中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Adams与Matlab环境中的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双重转向增大了外侧动力输出,减小了车辆在中低速转向时转向半径,提高了车辆的转向性能。  相似文献   

8.
履带车辆转向期间的自动换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履带车辆在转向期间实现换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介绍了一个使用二级行星转向机的履带车辆,在转向期间自动换档的控制系统及其试车情况,并论述了采用双流转向机构后进行自动换档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采用仿真软件对某型坦克抢救车作业装置液压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研究典型故障情况下的液压系统动态特性,从而初步探索了将仿真技术应用于装甲车辆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常规潜艇     
《宁夏科技》2002,(7):40-44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核动力潜艇以来,人们似乎忽视了常规潜艇。实际上,尽管核潜艇比常规潜艇相比有许多优点.但它昂贵的造价、复杂的系统及对海区环境的要求等,使它替代不了常规潜艇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特别面对冷战结束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使得各海军大国的海上战略重点由全球转向地区,由远海转向近海,强调在局部战争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PLC的油泵车检测调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泵车作为管线系统重要的供油装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为了保持管线系统稳定的工况和为下游泵站提供足够流量和进口压力,文中利用参数检测及报警系统、动力结合互锁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嵌入式工况记录及数字化接口系统等信息化技术,使油泵车在不断提高自身作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机械性能与管线系统性能配套的同时,提高了其智能化水平和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2.
油泵车是野战输油管线系统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主要装备,增速器作为油泵车传动系统的主要总成,从机械结构去认识比较简单。但其振动、噪声机理及异常的表现比较复杂,而俄псГ-240型油泵车增速器在结构设计和功能上有其独特之处。文中对俄псГ-240型油泵车增速器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反求创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履带车辆转向过程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了简化条件下和考虑滑转滑移条件下履带车辆在坚实地面上的转向过程,对比计算了2种条件下转向时的牵引力、制动力、转向阻力矩和转向半径,并通过实车试验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滑动模型揭示了履带车辆转向机理,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履带车辆转向性能指标修正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滑转滑移理论对履带车辆转向性能指标进行分析,针对工程简化转向性能指标的误差进行修正,给出转向阻力矩、转向牵引力及制动力、转向半径和转向角速度的修正系数,结合实车实验数据对修正系数进行验证,表明修正系数的可靠度可达到0.96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分析履带车辆的转向性能,建立了考虑履带滑动的转向过程动态模型,分析计算了履带与地面之间的牵引力、制动力以及转向阻力矩、转向半径、转向角速度等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考虑履带滑动时的转向半径是理论计算值的1.5倍左右,转向角速度是理论值的67%左右。试验结果证明了所建立的转向模型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观测器--目标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时目标方位随时间线性变化的一种可量测函数,研究了一种检测目标转向机动的新方法.由于该方法将目标方位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关系转换到另一空间的线性关系,这使得检测更加有效、直观,并且能够克服直接采用方位序列检测目标转向机动在特殊情况下失效的限制.最后计算机仿真计算及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目标的转向机动.  相似文献   

17.
综合测控系统是通用装备机械液压系统综合检测试验平台的核心功能子系统,实现了利用一套软硬件系统完成××种通用装备机械液压系统的原位检测、评估及故障诊断、部(元)件修后试验控制及质量评估和信息管理等功能。详细介绍了综合测控系统的构成及功能、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及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今后研制具有"综合集成、功能通用"要求的测控系统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通用装备维修检测设备的下一步研制工作提供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履带车辆转向功率与直驶功率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履带车辆转向与轮式车辆转向有着本质的区别.履带车辆转向时的功率消耗较直线行驶功率消耗要大的多.提出了转向功率比的概念,建立了考虑高速履带滑转、低速履带滑移条件下履带车辆转向功率比的计算模型.通过对模型简化与推导,得到考虑履带滑转、滑移实际条件的模型与不考虑履带滑转、滑移理论模型的等价关系.对安装不同转向机构履带车辆的转向功率比进行了分析.通过在3种典型地面条件下对现有的具有有限个规定转向半径车型的示例计算,得到履带车辆转向功率消耗为直线行驶功率消耗的1.63~3.24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军用车辆在恶劣环境中行驶的操纵稳定性,自行设计了一款线控独立转向与驱动无人装甲车辆。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在ADAMS/Car中建立线控独立转向与驱动无人装甲车辆悬架、轮胎、转向等子系统模型,并由相应的通讯器建立整装虚拟样机。以建立的虚拟样机模型和试制样车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完成6项操纵稳定性仿真试验和实车试验,根据实车试验数据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分析线性二自由度理论模型推出瞬态响应影响因素并进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对其定量分析。最后,通过优化后建立的新模型对整车操纵稳定性能进行重新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车辆的瞬态响应特性,其操纵稳定性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研究履带接地段滑动条件下履带车辆稳态转向问题。基于履带接地压力除均匀分布外另一典型分布-集中载荷条件,推导了转向所需牵引力、制动力、转向阻力矩、转向半径、转向角速度的表达式。采用迭代法求解转向平面运动方程,计算结果与实车实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滑动模型反映了实际转向过程机理,可用于预测转向物理量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