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人多如繁星,古代诗歌浩如烟海.诗歌孕育了民族精神和情感,丰富了祖国文化和语言.在古代,不管是天子重臣、文人雅士,还是草民百姓、凡夫俗子,不能武者多,不能诗者少.在近代,诗歌是一束明亮的火把,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创造了文学的辉煌.在中学教材中,一百多首诗歌佳作和分布在其它文体文章中的难以计量的只言片语,使得诗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学写作领域里,诗歌却成了禁区.如果说各类招生考试禁止写是可以理解的话(判分的标准和尺度不好把握),那么中学写作教学中没有半席之地,却是没有道理的,课堂上不练,课后又不提倡,写诗成为中学生写作的禁区.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的重要性决定了师范学院中文专业教育必须提高师范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诵读法、以史证文法、比较异同法、诗眼分析法、情景扩展法和意境描述法。进而引导师范生将所学与所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设计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来只称《诗》。汉武帝置"五经"博士,《诗》是最早列为"五经"的经典之一,始称《诗经》。《诗经》这部典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六部经典("六艺")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位置。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而且被誉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堪称中国自古以来"开宗的第一声歌"(闻一多先生语)。一、《诗经》概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今天我们所见到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古代诗歌五首>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一道题,要求把"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词句补充完整,并说说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  相似文献   

5.
诗人芒克是"文革"中所谓"白洋淀诗群"的主要作者之一[1],并与北岛等人成为<今天>杂志的主要创办者,继续诗歌创作[2].评论界对芒克诗歌的关注集中于八十年代末以后,而系统深入的专论则较为少见[3].芒克诗歌所呈现出的自然而本质的抒情特色,常常给读者以强大的冲击和震撼,分析其诗作的艺术特质,便于深入了解其诗艺探索的独特性,也益于进一步把握从文革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的新诗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正> 用典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在对形式与字数有着严格限制的古典诗词中,典故的运用不失为一种好的创作手法。取古人之事入翰墨,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不仅拓展了诗词的历史空间,深化了艺术境界;而且还可以避直就曲、借古讽今。 毛泽东的诗词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他的诗词具有恢宏的气魄、深邃的思想和瑰丽的色彩。在语言表达方面则更具匠心,他善于点化前人诗词入诗,善于融化古诗、民谚、方言、口语入诗,而又能信手拈来,自然流畅,若行云流水。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代表文雅与情操的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火了起来.其中,边塞诗引发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当代军人的极大共鸣.可以说,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基因的边关军人,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是戍边者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8.
<正>《诗经》诸诗是配乐的歌词,也就是说《诗经》最初是有曲谱的,可惜后来亡佚了,所以,我们今天对《诗》乐的研究只能依靠诗歌本身的音律了.一般说来,披乐入诗,以声传情,诗的音  相似文献   

9.
李商隐的诗具有感伤、朦胧等特色.通过对其本人的出身、遭遇等的研究,探究了其心态特征与诗歌表现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正> 声律是中国传统诗其所以为诗的重要标志,又是以声传情的唯一手段,沈约以色比声,而分冷暖明暗;李重华以箫籁之音律喻诗歌之声律,而辨凄锵要渺。声律象一首无词的乐曲,以音程的高低轻重,节奏的快慢缓急,创造出一个古朴而独特的境界。言诗必言律,无律不成其为诗。 我国传统诗歌是伴随着音乐产生的。诗乐同源,音(五音)声(四声)一体,决定了诗和音乐的渊源关系。声律是诗歌音乐美的具体体现,要追求诗歌本身和谐悦耳的旋律,要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关键在于选择有暗示性或象征性的调质,它是诗歌表达到音义协调理想境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 ,具有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俄文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自己独有的、别具一格的格律和韵律。格律即指诗句中的抑扬顿挫 ,韵律指诗句与诗句之间的合辙押韵。通过格律和韵律这两种外在的形式 ,可以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了解俄文诗中的格律与韵律 ,对于更好地理解诗文所蕴含的诗人所寄予的各种感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食指[1]诗歌的主题是苦难和宿命,其中最动人的部分是纯朴而高贵的诗质,他忠实于内心的呼唤,表达个体生命体验和对未来的坚定信仰;对苦难和宿命的抗争,建立在美好天性和本质向善的道德信仰之上,诗成为生命的内在抒发。与之相适应,是他的诗歌传统形式美的内核,以节制和内敛的美学追求,更新了一个时代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浅谈新课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共同活动.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体现在教师"设计"与"评价"以及学生"参与"和"反思",教师通过精心组织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和运用知识,对学生提出一定的目标,并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进行评价等:学生听取教师的讲解,按照教师指定的作业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概念、定理、命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上古诗歌、音乐、舞蹈就三者的关系产生发展来看.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乐、舞为主歌词(诗)辅之时期;诗、乐、舞并重时期;诗、乐、舞分化时期.乐、舞为主歌词(诗)辅之时期.这是艺术的始初阶段.这个时期的所谓“乐”,是在劳动功利、劳动形式约束下的反复咏唱表现出来的朴素而粗糙的旋律.舞则纯粹是某种生活动作的功利性实施.尚未转变为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5.
爱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坛极具影响力的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他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娜贝尔.李》是诗人坡1849年去世后才发表的最后一篇诗作,代表其唯美主义风格的顶峰。从文体学的角度对该诗的分析为该诗的理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正>儒家诗教的教典就是《诗经》.孔子作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始祖,非常重视诗歌的教育作用,亲自主持修正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并以之教授弟子,从此,《诗经》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被奉为儒家学派的诗教经典,是寒门学子修身立礼的  相似文献   

17.
<正>“熟参”、“妙悟”、“兴趣”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有关诗学理论的著名论说.“熟参”汉唐以来名篇,经“妙悟”而达于“兴趣”,正反映了诗人学诗与品诗、作诗、诗而入神的三种审美境界.严羽以禅喻诗,深得禅理与诗理融会贯通之奥妙.以禅入诗、由诗意求禅意,以禅理喻诗理,使诗歌理论得到突破性发展.正如他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所云:“仆  相似文献   

18.
“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读诗要赏诗,品诗如品人。古往今来,领兵打仗的将领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以其锐利的目光洞察艰苦卓绝的战争生活,以其独特的经历体味戎马倥偬的军旅人生,笔走龙蛇,啸傲吟咏,其言耿耿,其情殷殷。他们的诗词是心灵的明镜,是品格的映射,更是境界的升华,字里行间充满了凛然之慨、劲健之力、沉雄之气和豪放之音,是一曲曲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的浩歌。本文试图通过对昔日驰骋沙场将领们诗词的品析,感悟他们炽热的心灵跳动、由衷的感情喷发和特有的人格撼力,为新时期军事指挥员加强品格修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寒山子的三百多首诗歌,内容复杂,风格多样,较难从整体上把握。结合寒山子的身世,通过对三个时期较有代表性的诗歌作简单分析,阐明其各个时期的处世哲学和信仰转变带来的诗歌艺术特色和风格的不同,以期从整体上把握寒山诗。  相似文献   

20.
1935年毛泽东作军旅诗《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47年该诗首次公开发表,同年毛泽东重新书写该诗。1957年毛泽东曾说该诗“记不起了,似乎不像”、“不宜发表”。此后在1958、1963、1976年三次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中,皆未收入该诗。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重新发表该诗。本文就该诗发表中扑朔迷离的曲折变化,作出全背景式追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