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传统多属性决策投影算法不能有效评估投影值相近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相近方案在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上投影值的相对贴近度改进型方法,并给出了算法的具体步骤。仿真实例表明,改进算法可有效地对投影值相近方案进行二次评估,评估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机编队执行任务的通信保障问题,依据空中网络分层环境特点,采用增加中继节点的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提出一种空中分层网络中继航线规划方法,以飞机任务航线为输入,通过比较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中边顶点的连通分量是否与前一时刻相同,进行生成树优选;将中继段向量顶点的度和中继节点在2个中继段向量间的运动时间作为联合权重,进行中继段向量连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中继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复用,相比传统算法,有效减少了中继节点个数,实现了中继节点航线优化。  相似文献   

3.
文中针对传感器节点分布不均和拓扑建立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的拓扑控制算法,每个节点自适应选择发射功率以获得预设的度。仿真显示,与基于均匀功率增量的算法相比,基于二分法的拓扑控制算法大大减少了功率切换次数且形成的拓扑简单,减少了网络拓扑形成时间和平均发射功率。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Link16网络同步算法,假定了询问与应答报文的传播时间相同,导致E值误差较大。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待同步JU相继向网内不同NTR发送询问报文,NTR分别发回应答报文。同时NTR间也发送往返计时报文,通过联立计算,提高时间误差的精度。改进算法的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新同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红外多目标跟踪,利用红外序列图像中目标隶属度信息建立改进的多目标关联算法。该算法是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以红外目标运动状态和背景环境变化引起的红外目标隶属度信息变化为选择门限,适时切换算法赋值策略,以提高特殊环境下多目标关联的适应性。通过仿真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变换域通信系统(Transform Domain Communication System,TDCS)低信噪比环境下宽带压缩感知重建算法在盲稀疏度下无法精确恢复信号的问题,利用频带占用率对稀疏度进行估计,同时结合残差比阈值迭代终止条件,对压缩感知匹配追踪算法(Compressive 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CoSaMP)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盲稀疏度的ICoSaMP(Improved Compressive 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CoSaMP算法,ICoSaMP算法在相同信噪比环境和相同稀疏度条件下的重建概率提高约10%,在盲稀疏度条件下均方误差降低约1.2%。  相似文献   

7.
TSAE-Z算法把时间切片自相关包络检测和可变步进的Zoom-FFT检测相结合,实现了对循环平稳信号的快速、精确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数据长度条件下,TSAE-Z算法能够使检测运算时间减少3个数量级;在相同执行时间的条件下,TSAE-Z算法能在提高检测分辨率的同时使检测性能提升6dB以上。  相似文献   

8.
对时间资源的合理安排是相控阵雷达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将目标威胁度引入调度算法中,与工作方式和任务截止期共同进行综合优先级规划。通过构建目标威胁度的量化模型,使雷达在调度跟踪任务时依目标威胁度大小分配时间。提出了修正价值率和执行威胁率的概念,完善了性能评估指标。通过仿真,全面评价了新算法性能,验证了引入目标威胁度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有效提升相控阵雷达对高威胁度目标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无人机在执行侦察、打击任务的过程中携带任务资源的异构性,以及任务对于异构资源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共识的捆绑算法(consensus-based bundle algorithm, CBBA)。考虑任务价值、任务执行时间窗以及航程代价等条件建立了多无人机对地目标侦察、打击任务分配模型。利用K-medoids聚类分析方法对多无人机进行基于距离和携带资源平衡的聚类,以解决多无人机对于异构资源类型的要求。对打击任务进行子任务生成,并利用改进后的CBBA求解所建立的任务分配模型,通过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空间角度相近多个干扰源DOA估计时,经典MUSIC算法估计性能与分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USIC算法。该算法利用干扰与目标回波信号的特征,划分出干扰子空间、信号与噪声子空间,重新构造了空间谱函数。通过对经典MUSIC算法与改进的MUSIC算法DOA估计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快拍数、多干扰源空间角度相近、低信干比的情况下,改进的MUSIC算法估计性能与分辨精度更佳。  相似文献   

11.
遂行一次作战任务的伴随保障人员总数往往是有限的,针对各舰艇进行人员科学配置,对于缩短战时累计修复时间、提升维修效率意义重大。建立了战时舰艇伴随保障人员优化配置模型,分析了与之相关的因素和限制条件,运用混合遗传算法求解人员配置方案,实现战时舰艇编队累计修复时间之和的最小化,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客观性和高效性,有效缩短了总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脉冲群间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高精度测量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脉冲群间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高精度测量算法,该算法利用脉冲群内相邻脉冲对间的互相关函数估计脉冲群模糊频率,在连续脉冲群间选择任一相同模糊频率进行解模糊得到各脉冲群相对频率,由于这些相对频率包含相同的模糊,从而可以利用差分或滤波算法得到脉冲群间多普勒频率变化率。该算法具有相对频率估计精度高、解模糊过程简单、运算量小、多普勒频率变化率测量精度高等优点。计算机仿真和地面缩比试验均证明了该测量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地形通视性算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地形上两点间的通视性查询效率,满足仿真系统实时性要求,对通视性算法进行改进,并将改进算法与现有算法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精度和计算效率是满足仿真需要的。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联合作战中航空兵作战规划方法。分析联合作战中航空兵肩负的主要作战任务及各任务间的逻辑时序,以此构建了作战任务网络;在作战任务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关于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以及到达时间的作战规划模型;在编码方式、搜索策略等方面对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作出了改进,用以求解规划模型;最后使用具体算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对联合作战中的航空兵使用进行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的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传统控制方法在不同的工作模式运行时存在电压控制偏差的问题,首先对现有的分层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通过潮流计算确定了本地控制器参数,并以负荷端电压为控制目标,实现了将不同模式下的负荷端电压均控制在相同的参考值上;然后,利用仿真软件搭建了四端环形直流微电网及其控制算法的模型,并对不同模式间的切换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舰载雷达频谱拥挤,频率相近或相同雷达之间存在电磁兼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兼容分析的雷达优化部署方法。针对由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雷达组成的雷达系统,建立了电磁兼容模型,将其作为适应度函数,运用粒子群算法对雷达进行优化部署。仿真结果表明,应用粒子群算法结合电磁兼容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雷达的优化部署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环路切换的传统GPS跟踪环路,会因为载体运动背景的复杂性而出现环路切换频繁,造成环路抖动和跟踪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环路切换策略的高动态载波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频率、相位判决器选择带有切换策略的子环路工作,然后利用切换策略模块去控制子环路对信号进行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载体在信号强度为45 d B·Hz,以5 g和10 g加速度分时间段做匀加速运动的场景下,基于环路切换策略的高动态载波跟踪算法能使得环路的切换次数和抖动现象明显减少,跟踪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DV—Hop算法对节点的定位精度和提高覆盖率,对DV—Hop定位算法中未知节点到锚节点间距离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距离计算方法,并对改进算法和原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把改进的蚁群算法应用到云计算任务调度中,通过将任务在虚拟机上的一次分配作为蚂蚁的一次成功搜索,实现了虚拟机的负载均衡和调度时间的优化,提高云计算资源分配的效率。通过在Cloud Sim平台下进行仿真测试,结果显示,改进蚁群算法在负载均衡性能和总的任务调度时间方面均优于基本的蚁群算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船上露天贮存时间长、使用时间短的一类电子装备备件配置数量仅根据装备工作时间确定的不合理情况,将装备贮存时间转化为使用时间来求取装备贮存可用度的概率,并在扩展METRIC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装备贮存-使用任务可用度模型。采用边际算法对装备随舰初始备件配置数量进行了优化,并对相同任务可用度下不考虑贮存时间和考虑贮存时间得到的备件方案进行了比较和评估。案例结果表明:不考虑装备贮存失效影响下优化得到的备件方案,其实际任务可用度比预期任务可用度小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