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雷达黑障是由于核爆炸释放出大量自由电子所引起的。所有这些电子除少量外,都是从空气分子或原子中游离出来的。这些分子或原子就成了离子。形成离子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核爆炸形成高温火球产生离子;二是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碎片释放出β射线(高能电子)。这些β射线使周围空气电离成离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液体推进剂爆炸火球的内部温度,辐射温升和辐射热流密度的试验测量方法,试验测量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并给出了50kg,100kg,300kg液体推进剂(N2O4/UDMH)爆炸火球的热传递参数的部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
虽然在敌对国家武库中的大部分战区弹道导弹(TBM)都是近程的“飞毛腿”型导弹,但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中现在正在研制中程到远程的改型。潜在的威胁存在于以下三个作战空间:大气层内低空(0 ̄30公里);大气层内高空(30 ̄70公里);大气层外(大于70公里)。使海军具备区域防御能力的SM-2ⅣA型导弹,适合应付固有的射程近、速度低的大气层内低空威胁。大气层外的战区弹道导弹射程比较远,能够威胁散布范围可能很  相似文献   

4.
γ射线是一种强电磁波,它的波长比X射线还要短,一般波长0.001纳米.在原子核反应中,当原子核发生a、b衰变后,往往衰变到某个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仍是不稳定的,并且会通过释放一系列能量使其跃进到稳定的状态。而这些能量的释放是通过射线辐射来实现的,这种射线就是γ射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识别中子弹爆炸与小型原子弹爆炸的过程中,对弹型识别判据1-“与距离R和当量Q无关的基于早期核辐射中γ辐射周围吸收剂量D^*(10)的弹型识别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识别中子弹爆炸与小型原子弹爆炸的过程中,对弹型识别判据2——“基于探测距离R和早期核辐射中γ辐射周围吸收剂D*(10)的弹型识别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描述气体中强爆炸过程的辐射流体力学方程组及其一维数值解法进行了讨论。计算了置于空气中的固体球突然释放大量能量后,引起的一系列高温高压现象。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磁脉冲依靠核武器发出的辐射,这一章的目的就是要对核武器爆炸产生的辐射的生成与运输率有关的物理,提出简略的讨论。这一章包括武器辐射的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个方面涉及最初武器爆炸内部产生的辐射的性质。第二,要考虑这个辐射通过周围大气的运输率。最后,研讨产生带能量电子的辐射跟大气的相互作用(康普顿效应)。关键推导放在附录内,正文中随处引用。  相似文献   

9.
简介了大当量海面核爆(热核爆炸)感生闪电现象及其主要特征,阐释了该闪电之成因:系由NEMP激励而生,除由普通陆地表面核爆瞬发γ射线之康普顿电流所生NEMP的作用外,热核爆炸中子之感生放射性所生的次级γ射线(主要是热中子俘获辐射γ-先是地面俘获辐射γ,后是空气俘获辐射以及海面弹性反冲中子之空气俘获辐射γ)的康普顿电流和海洋环境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后者主要通过造成有利于闪电形成之微妙的空气电化学特性,其大量^1H核做为良好的中子慢化剂,也通过加速中子慢化成热中子过程增大了中子与环境介质发生俘获辐射反应之概率,从而更凸显了热核爆炸中子的作用)。还简要讨论了该闪电对光电途径探测核爆(包括地基探测和卫星探测近地核爆)的不利影响及其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前 言 §1-1 什么叫内电磁脉冲 核爆炸要产生冲击波、光辐射、x射线、v射线、中子流和碎片流等各种破坏因素,同时还要产生电离层扰动、电子元器件的辐照效应和核电磁脉冲等次生破坏因素.从1972年起美国资料开始发表有关“内电磁脉冲”这种新的次生效应的文章。内电磁脉冲和以往所讲的核电磁脉冲是机理不同的两种次生效应. 在大气层中产生核电磁脉冲的机理有三种。第一种是康普顿电子流或光电子流机理。核爆炸的高能v光子流或x射线在大气中传输时与大气分子发生碰撞,产生康普顿电子流或光电子流。如果存在某种不对称性(例如空气与地面的交界面,大气密度的指数变化等),则不  相似文献   

11.
鱼雷是重要的水中攻击武器,鱼雷命中舰体后,造成的损伤比同等重量的炸药在空气中爆炸威力要大得多。在空气中爆炸,威力释放快,能量损失大;而水是不可压缩的,其密度比空气大800多倍,可压缩性为空气的2~3万分之一 ,所以本身吸收能量小,成为爆炸时能量的良好传导体。炸药在水中爆炸后,一瞬间全部变成几万个大气压和几千度的高温瓦斯气体, 以每秒6~7千米的高速,猛烈向四周膨胀,强大的冲击波压力,超过舰舷装甲和隔舱钢板的强度,可以一下击穿舰体水下  相似文献   

12.
国防部正在进行一项先进技术研究规划,它将导致激光导引电于束武器的发展。这种武器“闲逛”在80—600公里的电离层高度上,能成功地拦截和摧毁距离在1000哩以外的苏联洲际弹道导弹。 以古希腊神俄狄浦斯的女儿的名字艾蒂戈涅(ANTIGONE)命名的“战略防御倡议”规划,利用劳伦斯利佛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新发现,即电子束将尾随低密度空气中形成的离化通道,用激光通道跟踪力克服大地磁场的弯曲力。用于武器系统时,光束具有足够的距离保证破坏掉弹道导弹和助推段后的飞行器。  相似文献   

13.
核辐射     
核辐射破坏可以看作为辐射引起原子和(或)分子体系的改变。然而,核辐射与物质的全部相互作用最初是从原子,原子核或轨道电子,吸收能量开始的。这个能量吸收可以表现为物质分子或晶格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导致物质工程性能的改善或降低。下边讨论的核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给出了微观的(原子等级的相互作用)和宏观的(分子或晶体等级对吸收的能量的反应)表示。  相似文献   

14.
核爆炸除了具有许多别的效应外,还与电磁场有关并发射电磁脉冲。据我所知,这种效应早在1945年7月16日的Trinity核爆炸试验中就由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第一次观察到。火球中的电离气体向外膨胀,扰动地磁场,从而产生电磁辐射。另一种有相同后果的效应,是核爆炸物辐射的伽马射线所致。当伽马射线对称发射,并因在周围球壳状对称分布的空气中击出电子而被其反作用力阻止时,不发射电磁波;但当电  相似文献   

15.
1984年6月10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26分,在太平洋100公里高的上空,美国用一个致命的‘伞’拦截并摧毁了一个飞来的弹道导弹弹头。 弹头是空的。‘伞’是原型的非核拦截弹。将来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要以这种拦截弹为基础。这项导致用一个弹头成功地摧毁另一个弹头的计划就是美国陆军耗资三亿美元的上层寻的实验(HOE)。 HOE的目的是验证在地球大气层外(所以称为大气层外防御)用非核手段拦截弹道导弹弹头的可行性。洛克希德导弹和空间公司为美国陆军设计和研制了这种拦截弹,它又称作寻的和摧毁级。  相似文献   

16.
电磁脉冲炸弹电磁脉冲炸弹或微波炸弹,是应用常规的手段使武器发挥核武器的效果。电磁波脉冲是核武器在大气层爆炸时发生的现象。而电磁波炸弹是使普通的炸药爆炸发生的电磁脉冲。电磁脉冲的特征,其一是脉冲的增大(电场强度)是急剧的,持续时间极短;其二是频率波及广...  相似文献   

17.
降低敌方红外制导导弹的有效性对飞机的红外对抗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点对战略轰炸机尤为重要,因为战略轰炸机飞行在一个极少受到大气干扰的高度上并且在飞行过程中辐射出大量的红外能量。为保护飞机而采取的红外对抗措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基本类型。主动技术包括诱饵(如曳光弹、烟雾弹)、调制干扰机、摧毁和战术机动飞行,被动技术包括热金属部分的屏蔽技术。  相似文献   

18.
航天飞机是一种运载火箭与飞机的综合体。它能在地面垂直起飞。当上升到500公里的高度时,助推器与飞机分离。分离后助推器返回大气层,上面的降落伞自动打开,由地面回收。飞机上升8分钟后抛掉外燃料箱,机上两台发动机开始工作,进入预定轨道。目前的航天飞机一般在轨道上工作7—30天。完成任务后,可以像普通飞机一样滑翔着陆于机场。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多次,两台助推器可  相似文献   

19.
这篇论文指出对高空核武器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EMP)的一个微观研究途径。这个途径包括对武器爆炸的γ辐射在大气上层产生的一个相对论的、康普顿电子的依从于时间的电磁场的详细计算。把所有这样产生出来的电子的效应叠加起来就得到净效应或观察者测出的电磁脉冲(EMP)。推导出来的基本理论忽略了周围空气中形成的导电率。这对γ辐射当量小于一千吨的武器来讲,是一个比较好的假定。文内还有一小节指明导电媒介中EMP的必要公式推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当一枚洲际导弹射向由一枚(或多枚)反导弹保卫的目标时的情况。假定在洲际导弹引爆前,防御者对洲际导弹进行识别,并在反导杀伤半径内将其击毁,则洲际导弹对目标不造成损害(假设没有交感自爆)。如果洲际导弹首先爆炸,则造成相当的损害,其损害程度取决于爆炸高度。所以防御者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如果他试图在高空击毁洲际导弹,那还不如等到低空时更易于识别和杀伤。但另一方面,如果要等到洲际导弹降到低空时,它可能在防御者进行拦截前就进行爆炸,足以对目标造成严重损害。攻击者必须确定洲际导弹的引爆高度。而防御者却不能选取该高度为反导弹的爆炸高度,因为攻击者可能刚好在略高于此高度时引爆其弹头.因此,对攻击者和防御者来说,这些策略都涉及到随机选择爆炸高度的问题。 本文探论了最佳防御策略和最佳进攻策略,首先讨论只有一枚反导弹的情况,然后研究多枚反导弹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