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氏妙语     
前不久,在一本杂志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打电话告诉父母,他想带一个朋友一起回家,他朋友在越战中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他想和我们一起生活。他的父亲对他说:“像他这样残障的人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负担的,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就这样让他破坏了,  相似文献   

2.
一、淡泊名利。在日常生活中,名利不是说不要,而是说不能把它看得太重。不能为名利而不择手段,不讲道德。正确的态度是“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如果一个人在名利上斤斤计较,冥思苦想,那么他永远不会坦然,永远不会摆脱烦恼。二、勤奋工作。凡是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工作时就会产生一种厌烦、刻板及重复的不愉快情绪,情绪引发的各种疾病可能会接踵而至。相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领略到本身工作的意义,引以为乐,那么工作起来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把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摆脱烦恼。同时,工作较多的人,常因事多而没有时间“多愁”。勤…  相似文献   

3.
微言快语     
正@卢思浩:没有什么能一下拯救你,就像没有什么能一下打垮你。你不能期待一个刺激就可以顺利地改变你,也不能期待时间拯救你。时间不能拯救你,它只会带着人往前走,修正方向的只能是你自己。你必须每天多吸收一点,毕竟今天不多走一点,明天就要用跑的了。@毕淑敏:人生的快乐在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你可以随时调整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至快  相似文献   

4.
简单生活     
邓文才  李爽 《政工学刊》2014,(11):73-73
人们常喊累,这种累固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工作和生活上客观存在的忙碌与压力,但是也有很多来自于被我们人为地复杂化了的生活。比如,频繁的交往、过多消耗精力的"休闲"、基于过高标准的"讲究"、为了面子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攀比"、渴望进步的"焦虑"等等。毋庸置疑,人应该是生活的主人,然而在复杂生活面前,人却变成了奴隶,不是"在"生活,而是"被"生活,生活没有成为人的发展和享受的依据和内容,人反而成了展示生活的线偶和道具。  相似文献   

5.
胡伟 《政工学刊》2005,(3):51-51
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谁都会遇到一些自己不想面对,“力不能逮”的事情。正如陈毅元帅在一首诗中写的:“因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因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生活中的挫折都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如何面对失落,怎样走出困境?生活告诉我们——站在那里痛苦地抱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自怨自艾,只能加重自己的痛苦,最多再附带上关心自己的亲人、朋友,让他们一起伤心罢了。现实生活不会像父母那样,宠爱自己的“小皇帝”。它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既没有也不会去抛弃谁,但也没有义务必须去接纳、宠爱谁。要想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就…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振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鸿人不能像走兽那样,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名之渴望,利之追求,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正常合理地拥有名利是应该的,也是应当受到保护的。但是追求功名不能无节无度,如果不加节制,没有一种满足平衡心理,名利之欲就会像冲垮大堤的洪水泛滥成灾,不仅会使本来可以满足的欲望化为泡影,还可能把人引向毁灭。在如何正确对待名利得失上,应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王国梁 《政工学刊》2014,(12):87-87
学会为欲望做减法。生活减去欲望,等于轻松。年轻的时候,我们太喜欢享受猎取的乐趣。拼尽了全力去争,争名,争利,争一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利益。可欲壑难填,我们永远享受不到满足的快乐。人到中年,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应该学会把一切物质欲望看淡一些。回归简朴,过平淡的日子。四十不惑,我们应该不困惑,不迷惑,清醒地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朋友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在同一时空相遇是一份机缘,相遇而相知,意趣相投,那便是朋友了。朋友就像生活中的阳光,珍惜朋友的人,人生就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充实。很难设想,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的人,活着还有多少意义。有位诗人把朋友分为四种类型:高级而有趣型,高级而无趣型,低级而有趣型,低级而无趣型。这说明朋友是有优劣平俗之分的。有人交朋友比买个纽扣还随便,素昧平生,交谈过几次,就视为知心朋友;饭局上相识,酒杯一碰,醉意朦胧之中,便称为“莫逆之交”;旅途聚首,气味相投,即称为“知己”。这样交朋友如前人所说,乃是“世人片言合,杯酒盟新欢,生…  相似文献   

10.
外婆     
听妈常讲,外婆,您算是苦命人,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爱和母爱,没有兄弟姐妹,是堂叔收养了您,未满20岁您就出嫁了。在那旧社会.您根本就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力,结婚后才发现外公有口吃和耳聋的疾病。这时的您根本就没有回头的余地,好在外公比较疼爱您。由于生活差,各种营养跟不上,您先后怀孕生子不是胎死腹中,就是生下来后没几天就夭折,亲友嘟嘴、邻里白眼,日子真是难过呀!  相似文献   

11.
刘耿 《宁夏科技》2002,(9):59-59
阿富汗战争刚刚结束,美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自己亲人的回归,庆幸自己的亲人没有流血在疆场。不知道何时再出征,但现在可算过上一个短暂太平的日子了,可是这种短暂太平的日子被连续发生在军营的杀妻惨案给打破了。凶手中还有几个“战斗英雄”。应该是“对待敌人,就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没想到,美国土兵对待他们的老婆也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案件令人发止,事件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红牌岁月在我的军旅生涯画下了一个印记,刻下了一个永恒。如今,想写点什么,做些什么,都忘不了当初的那种感觉——在有些人看来,军校生活是单调甚至乏味的。要我看,这些人似乎是不太会品味。我先后上了两次军校,都觉得很充实,很有乐趣。特别是扛红牌的岁月,那些让自己苦过累过的日子,与现在坐机关的感觉截然不同,每每回想起来总觉得相当有乐子。你要不信啊,今天我就敛个八件给你"暴料"一下。  相似文献   

13.
人一生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专心投入去做的那几件,往往要耗费我们最多的心灵之力。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以及工作的繁重,使我们的心灵背负了太多的包袱。一不小心,我们就犹如一头沉默的小羔羊,身上压着一袋重重的面粉,无法释放,无法获得心灵的自由。这时候,心就容易疲倦,以至于累了,什么都不想干,什么都干不好。款待心灵就是让心灵走出枷锁,在释放与自由的状态中,面对人生的每一件事。它透露的是一种积极的人世之风,又传达了一种健康的心灵秘方。世上最难懂最难驾驭的,其实不是事物本身,而在于心灵。心灵长期处于负荷当中,没有得到款待,人就如同行走在负重的山路上,背的东西再轻,也是重负,步子再缓慢,也是艰难。一步一个喘息,一步比一步艰难。  相似文献   

14.
谈心季候风     
部队里的谈心就像季风一样,在相对固定日子及时到来。由于人员、时机、任务的不断变化,谈心季风的风力、风速也随之而变化。梳理这些部队生活中的谈心周期律,有助于我们体认兵生活背后的心灵景观。  相似文献   

15.
保养激情     
激情是什么?它是生命的火种,又是事业的翅膀。 对于一个为远大理想而苦苦求索的拓荒者而言,激情至关重要。因为生活中假如缺少了激情,就难有响彻云霄的歌唱,就不会有昂扬的大智大勇大作大为。少了激情,就少了很多感动后的奋进;少了激情,就少了很多坚持后的到达。没有激情来固守信仰,青春便会褪去底色;没有激情来丰富生活,生命便会显得苍白。  相似文献   

16.
随意人生     
有的人生活得很苦,苦苦地追求一个不能实现的梦幻;有的人生活得很烦,焦躁地去摆脱无法摆脱的阴影。 其实,人要活得自在、活得坦然,凡事就应随意一点。 如果没有胜不骄、败不馁的胸襟,成功不会与你为友;如果没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气概,幸福不会与你为伍。不去做不切实际的空想,用心与自然对话,寻求藏于自然的力量,将不能实现的梦幻收藏于心,让不能摆脱的阴影慢慢消逝。 在很多时候,不为世俗的迷雾遮盖了眼睛,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生活的意义源于一种希望,没有希望的生活就如摇曳在苍茫大海之上的一叶扁舟,漂浮不定,无所适从。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虽然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好似那一叶扁舟,而对待工作的态度恰如给那一叶扁舟装上了船舵,使其有了航向。工作或许是人生的一种寄托,对待工作的态度也许就是灵魂,给工作这具躯壳灌注了什么样的灵魂,你就能收获什么样的生活。工作,如果是一个人喜好的,是他可以用生命去做的事,那么就成了他的事业,他就能沉湎其间,在工作中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寻求到自己的快乐,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工作,如果是一个人不喜好的,而他也没有改变工作的愿望,那么工作态度完全在于他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如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的工作态度体现出一个人不  相似文献   

18.
在黑龙江源头的边防某部五连营房和哨所房檐下,整齐地点缀着80个堡垒似的燕窝,燕子在这里飞进飞出没有丝毫的怯意。不管官兵们是在训练还是在界江巡逻,小燕子都会在上空盘旋,燕鸣声声,像加油,更像一种激励,它们的陪伴不知给寂寞的军营生活增添了多少欢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年之痒     
我不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最近却喜欢看一些回忆大学生活的文章。就像一个农民站在自己的田地里看别人庄稼的长势,或丰收,或荒芜,或嫉妒,或欣赏。每一种心情都会让自己对逝去日子做一番检索。当年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高考,"遭遇"北京的这所军校,从高中同学的眼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快乐的事儿,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郁闷”成了一种常见的情绪。不用说,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小到心情不畅,大到懈怠工作生活,时间一久,难免精神上产生焦虑与烦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