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新兵“第二适应期”异常心理的表现(一)失衡心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新兵的思想比较活泛。尤其是新训结业时,想分到好单位、安排到好岗位的愿望比较强烈。到新的单位后,他们容易以各自的目光审视分工,看待进步,有的不自觉地与同年入伍的老乡比、与新兵连同班战友比,当看到别人如愿以偿、自己愿望落空时,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产生失落感和失衡心理。(二)畏惧心理。刚到新单位,大部分新兵都会表现出激动和兴奋,但有的特别留恋新兵连生活,乍一分手,孤独感油然而生,还有的担心新单位适应不了,怕干部骨干对自己不关心而产生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2.
初入军营,新兵面对新环境、新角色,由于不适应,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带兵人要适时给予疏导,帮助新兵顺利度过入伍心理关,完成从普通青年到军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李欣  徐健 《政工学刊》2014,(11):67-67
军事心理应激是指参战或参训军人由于应激压力超出心理承受能力,导致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生改变。过度的心理应激会造成认知混乱、敌我不分,意志坍塌、精神萎靡,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和士气。参训新兵因心理压力大,极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应充分认清其危害,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预防新兵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新兵入营后2周至2个月为心理适应期,其心理健康状态明显低于军人常模,适应不良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而且呈明显递增趋势。如果不能有效干预解决,导致活动低效构成恶性循环,易诱发心理障碍,对部队战斗力、安全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一、心理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案例特点大部分心理适应不良经过教育疏导、行为训练、自我调适都能恢复平衡状态,但仍有个别新兵因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甚至出现各种犯罪、自杀自伤等行为倾向。综合分析近年来案例发现,新兵心理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一般呈现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王进 《政工学刊》2005,(2):30-30
参军入伍,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大转折。此时此刻,新兵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由于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许多新兵的内心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对自己的军旅之路充满了遐想;另一方面,面对军营紧张的节奏、艰苦的生活和严格的管理,一些新兵也会出现不适应的心理反应。对此,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调适和疏导,将会直接影响到新兵入伍训练的效果,特别是那些消极心理,更可能给新兵的军旅生涯蒙上心理阴影。新兵入伍后常见消极心理及其影响1.失落心理。很多新兵入伍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有的想考学提干有的想转改士官,有的想入党立功,还有的想学一技…  相似文献   

6.
针对入营新兵对部队快节奏的生活、严格的管理、高强度的训练产生紧张心理,黑龙江某预备役高炮师充分依托本单位心理训练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7.
"没想到一个小游戏,让自己胆子变大了!"刚刚参加完游戏的北空某团新兵小冯笑着对大家说道。为增强新兵的心理素质,该团在做好新兵心理预防、疏导和干预工作,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在日常训练中又注重穿插各种心理训练,依靠心理骨干,以班为单位组织开展"挑战极限"、"名字接力"等心理行为小游戏,  相似文献   

8.
刘薇  周永垒 《政工学刊》2007,(12):32-32
一、针对新兵初上舰艇茫然无措、适应能力差的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初上舰艇的士兵对什么都感到很好奇,这种兴奋的心理通常会持续一至两周。由于舰艇舱室密闭狭小,有噪音、灯光的滋扰,生活相对枯燥,新兵很快就会对舰艇生活产生不适应心理。特别是新兵第一次出海时,会感到舰艇不停地在晃动,走在甲板上也感到心惊肉跳。据统计,在初次出海的人当中,  相似文献   

9.
带着亲人的嘱托,又一批潜艇新兵迈进了军营。面对工作辛苦、环境艰苦、身心受苦的潜艇生活,一部分潜艇新兵会在短暂的兴奋和新鲜过后,产生悲观失望、痛苦彷徨等心理焦虑症状。这些症状如果不及时消除,势必会妨碍潜艇新兵的成长进步,进而影响潜艇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10.
刘丰 《政工学刊》2010,(2):67-67
青年官兵的主要不良心理 (一)由于不适应部队环境而产生的失落心理。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新兵中间,部队驻地自然环境大多比较差,一般都远离大中城市。新兵入伍后,首先面对的是来自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常常会因其与舒适的家庭环境、理想中充满豪情壮志的军营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而产生巨大的落差。面对现实的军营环境中严格的纪律约束、艰苦的军事训练、单调枯燥的生活,“不适”心理在他们内心深处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1.
新兵入伍后,面临着严格的入伍训练,心理变化急剧,这一阶段是部队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查阅档案、心理测试等手段,对某部新兵的人员构成、成长经历、思想反映、心理特征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发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军兵役制度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参与重大地震灾害救援工作的消防官兵易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分析了消防官兵在抗震救灾后容易出现的心理危机及其原因,提出地震灾害救援心理危机干预应采取事前干预、事中干预和事后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军区某机械化师新兵营内,新兵小李正在和战友做适应按摩操。据该师心理医生俞毅介绍,该操虽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对调节新兵心理情绪、缓解新兵心理压力有很大帮助,提高了新兵适应训练的能力。针对每年新兵入营后的典型心理问题,该单位在新兵连设置"知心信箱"的基础上,又在  相似文献   

14.
董树旺 《政工学刊》2023,(10):76-77
征兵工作决定着兵员质量。要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就要把身心素质俱佳的青年遴选出来征召入伍。近年来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值得关注,必须从征兵这个源头抓起,规范心理筛查工作,严格把握标准,为军队补充优质兵员把好第一关。一、加强征兵心理筛查的迫切要求从问题导向出发,基于当前社会青年群体心理、部队新兵体检复查以及青年官兵心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征兵心理筛查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张海明  王芙蓉 《国防科技》2018,39(6):122-127
在军队改革的大环境下,军事训练从难从严向实战化聚焦将成为日常训练的常态,而体能训练就是其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训练。但是,现阶段的军事体能训练仍然存在着训练理论不系统、训练方法不科学、相关心理指导和心理训练缺乏等弱点,从而造成体能训练成绩提升缓慢、训练损伤居高不下的问题。本文运用功能性军事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从新兵体能训练着手,对其进行身心干预,旨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提高训练成绩、减少训练损伤,为提高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心理失衡是影响军校新生身心健康的一大隐患,引导他们战胜心理失衡是当前军校入学入伍教育的紧迫课题.要对学员心理失衡进行科学分析,有的放矢地引导学员战胜心理失衡.  相似文献   

17.
根据利昂·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引申出认知失衡概念,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群众对政府的期望值、对政府的公信形象、对社会现实和对社会参照群体的认知失衡,使一些群众产生心理失衡,致使他们对政府态度的转变和实施一些反社会的行为。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着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促进群众对政府的认知协调;把握群众工作的主动权,及时纠正群众的认知失衡。  相似文献   

18.
张晓凯  陈吉 《政工学刊》2013,(11):44-45
离开新兵连、走向新岗位,是新战士进入军营的又一转折点。由于刚刚适应的环境又发生改变,新兵在这个时期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必须引起带兵人和新战士本人的重视。 一、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新兵下连时的心理活动是进入军营以来的第二个高峰期。面临新的岗位,不少新兵心理上的波动很大,甚至产生一些不良心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9.
人通常是处于情绪稳定、心理平衡状态的,但是在发生激烈的思想矛盾和纠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此时往往会意志消沉、忧虑不安、冷漠孤僻,处理不及时甚至会造成精神失常、行凶和自杀等难以预料的后果。在此情况下,思想工作者要及时做好心理调节工作,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和交流活动,缓解心理失衡者的心理压力,使其恢复心理平衡。做好心理平衡的调节工作,是建立和谐军营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部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效途径。调节心理平衡的几种常用方法缓解矛盾法。人们在受到挫折、产生心理失衡后,往往言词激烈、动作粗俗,如果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群体性事件参与者普遍的失衡心理、自认为行为"合理"的片面心理、侥幸投机心理和易受感染的从众心理是酿成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社会心理特征.加强心理疏导是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