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长永 《政工学刊》2005,(11):52-53
批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资源。缺少这种资源或拒绝这种资源哺养的人,既不会有健全的人格,也不会有成功的事业。天下无尽善尽美之事,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人。任何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是有限的,需要用批评来提示和警醒,以求纠正和改进。古人说过,思立揭地掀天的事业须从薄水上履过;欲修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炼来。这就是说,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要取得进步、走向成功,必须经过一番锤炼和考验,要在批评中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历史上事业成功的俊彦志士,无不是这样的。而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干成一番事业,更…  相似文献   

2.
批评难的心理障碍及矫治戴光正,郭关信开展批评,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是用来解决党内矛盾,推动党的事业前进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当前批评难的问题仍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五多五少”:一是正副书记开展批评多,委员开展批评少;二是老同志开展...  相似文献   

3.
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党内民主生活会批评开展不起来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党内团结,而且给党的事业、党的形象带来危害。党内民主生活会批评开展不起来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员的心理障碍。动机障碍。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是引起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按动机产生的来源分,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按动机的社会意义分,有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按动机的作用大小分,有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党内批评开展不起来的动机主要有:(一)内部动机中的高尚动机…  相似文献   

4.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注意防止四种倾向。一、防止左顾右盼、怕字当头、心存杂念的倾向。一些主官之所以怕批评多了影响关系,怕批评深了伤了感情,左顾右盼,说穿了,还是私心杂念作怪。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批评要出以公心。本着对党的事业和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态度坚定,旗帜鲜明,敢敲"当面  相似文献   

5.
勇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释放批评和自我批评正能量的重要意义;切实弄清当前影响释放批评和自我批评正能量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正确的原则、立场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释放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所谓“伪批评”,就是打着批评之名,不行批评之实,使批评走了过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不痛不痒”式,只讲皮毛,不点要害,如“今后要加强理论学习”等,就像搔痒痒一样,使批评的对象听了不服;“明贬暗褒”式,如“处事原则性太强,灵活性不够”等,看似批评,实则是表扬;“千人一面”式,批评不分具体对象,都是那么几句敷衍的话,既可以套给你,也可以套给他,言之无物,没有针对性,使批评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7.
《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和批评的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要认清教育和批评方法的地位作用,切实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增强运用教育和批评解决问题的现实针对性;讲求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运用教育和批评解决问题的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见批评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单位 ,因为批评渠道不畅通 ,正常的批评也开展不起来 ;有的为了照顾面子 ,导致批评“甜蜜化” ;有的开展批评时要么是默默无闻 ,要么是你好我也好 ;有的因“后顾之忧”过重 ,在开展批评上吃“大锅饭” ;有的要么是对事不对人的隔靴搔痒 ,批评质量不高。江主席在“七一”讲话中说 :“要经常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开展好积极的思想斗争 ,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对照江主席的讲话 ,我们要在部队营造求真务实的作风 ,坚决克服和摒弃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就…  相似文献   

9.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加强党委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当前,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需要研究解决批评难开展的问题。要敢于突破"禁区",增强批评内容的准确性。在批评过程中,有的同志认为在班子内部共事,批评实质问题怕伤了感情;有的信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多给别人栽花,别人不会给自己挑刺;还有的认为班  相似文献   

10.
战士受批评后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有的战士犯了错误受批评,认为是理所当然,并诚恳接受,努力改正;有的受了批评就悲观失望,认为一切都完了;有的对批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你批你的我干我的等等。可见,要想使受批评者扬起奋发向上,争当先进的风帆,领导者不能一批了...  相似文献   

11.
批评难,难在何处?究其根源,主要是“私”字在头脑中作怪。一是私利侵扰。习惯于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批评他人,特别是批评领导,害怕损害自身利益,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私利思想侵入到头脑中,左右着批评的正常开展。私利侵扰是批评难的根本原因。二是私弊干扰。营私舞弊,自身模范作用不好,批评他人,担心其揭自己的老底。开展批评,要有良好的自身形象。自身正,批评才有力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自身不正,即使是开展了批评,也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私弊行为制约着批评的正常开展,从而造成批评走过场。私弊干扰是批评难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民兵战友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在事业的征途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在思想修养上应该做到「十六不」。即:受表扬,不自满;有进步,不骄傲;有贡献,不居功;有成绩,不停步;受挫折,不灰心;受批评,不泄气;受诱惑,不动摇;有压力,不弯腰;遇困难,不后退;处逆境,不失志;遭不幸,不自悲;受打击,不低头;被挖苦,不计较;遭诽谤,不烦脑;遭人骂,不还口;受嫉妒,不对立。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但现实是,表扬与自我表扬易,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为什么大多数人只喜欢表扬,喜欢阿谀奉承,而不喜欢批评,难以接受别人挑自己的毛病呢?简单地说,就是面子和虚荣心在作怪;  相似文献   

14.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的各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锐利武器.我们提倡大胆开展批评,不是不要讲究方法,乱批一气.而是既要敢于批评,还要善于批评.特别是在领导班子内部,更应讲究批评的方法.具体来说应注意做到“四适”:一是适人.就是批评要因人制宜,区别对待.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个性特点的人对待批评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性情开朗、性格外向的一般比较容易接受批评,对这些同志开展批评可以直率一点,当面锣,对面鼓,语气重一点、问题提的尖锐一些关系都不大;而性情孤僻、性格内向的一般对批评比较敏感,对这些同志开展批评语气应尽量婉转一些,谈  相似文献   

15.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所犯的错误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育者,在遵循教育原则的前提下,区别教育对象,掌握具体情况及不同特点,因人制宜地开展批评,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收到好的效果。1.掌握思想基础。批评信息是通过人的思想认识产生强化作用。因此,思想觉悟、道德认识怎样,对能否顺利接受批评有着重要的关系。思想基础差的,大多不愿听批评意见,甚至闻过则怒;思想基础好的往往不忌讳别人的批评,闻过则喜。鉴于此,对前者的批评,就要注意策略,多用心计;对后…  相似文献   

16.
批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无论我们处在何种地位、从事何种职业,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别人的批评.也或多或少地批评过别人。然而,当批评几乎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我们却往往很少有意识地去体味批评或被批评的个中滋味。纵观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批评及其体验与感受,可以用甜、酸、苦、辣四个字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17.
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文茂林,于培洪目前,有的基层单位党内生活的空气不浓,严肃的批评难开展,“好人主义”颇有市场。批评的武器在一些党员手中变钝了: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丢面子。批评的武器是法宝,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张超  王继远 《中国民兵》2010,(12):43-43
时下,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就是"表扬再多还嫌少,批评一句受不了",这是要不得的。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教育。正所谓,大批评大进步,小批评小进步,拒绝批评就是拒绝进步。  相似文献   

19.
胡正兵 《政工学刊》2014,(12):72-72
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需要纠正“不在党内批评而在党外去批评”、“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等类似的“非组织的批评”问题,希望红四军能认识到“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里讲的“非组织的批评”主要是指在党的会议上,不重视党内会议的严肃性,不注重发挥党内批评旗帜鲜明的战斗性.其结果必然是贻误个人、毁坏组织。  相似文献   

20.
批评是一个很老的话题,只要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或多或少都曾经受过某种批评。而作为一个领导者,管理着一个组织,为了组织的利益,批评部属更是司空见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虚荣,都有自己的情感,如果领导批评不注意方式方法,或者批评时简单粗暴,就容易伤害部属的自尊,使部属产生怨恨心理,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因此,作为领导者,应该研究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