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3年3月和4月,美军拉拢其盟友在西太地区军演,频繁使用LCAC气垫登陆艇,这是美军的一种高速两栖登陆艇,在世界同类气垫艇中出类拔萃。近年来,美军主动适应未来作战需要,持续推进LCAC气垫登陆艇的技术改进、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并在演习中不断使用。2023年2月15日,美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迪凯特号曾经与分配给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马金岛号的LCAC登陆艇气垫一起在南海海域航行,展现LCAC与大型两栖水面舰船协同作战的独特优势。2023年3月8日,在日美“铁拳-2023”大规模联合登陆作战演练中,美海军陆战队和日本海上防卫部队从阿什兰号两栖登陆舰上乘坐LCAC气垫船进行登陆抢滩演练,展示美国对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的承诺。  相似文献   

2.
几型创新的两栖舰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想 《现代军事》2008,(2):33-36
看过史蒂芬&#183;斯皮尔伯格的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的人.无不被电影中诺曼底登陆的宏大战争场面所震撼:同时,内行的观众也会注意到.当时的登陆舰船与如今正在服役的绝大多数两栖舰船从外形上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确实.两栖运载工具在过去的60年里并没有很大的发展。绝大多数的现役两栖舰船仍然存在着二战时期遗留的种种缺陷.航速低.载荷小、  相似文献   

3.
船中之船     
美国海军有一种“船中之船”,身长只有135英尺,通常隐藏于那些较大舰船的甲板之下,除非有登陆部队需要输送上岸,它是很少露面的。与这种小艇朝夕相伴的还有艇上的10名艇员。他们工作、吃饭以及睡觉全都在这只小艇上。一般情况下,他们必须在30分钟内就将小艇从“佩利洛”级两栖攻击舰的井甲板处投放入水。  相似文献   

4.
两栖船坞运输舰(LPD)是用于运载登陆兵员、登陆物资、登陆艇或两栖装甲车辆等登陆工具,实施由舰到岸登陆的大型登陆作战舰艇。它是20世纪60年代在“均衡装载”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舰种,具有坦克登陆舰、武装运输舰、船坞登陆舰、两栖货船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5.
两栖攻击舰是一种用于按建制单位运载登陆兵、武器装备、物资和登陆工具,实施垂直登陆和平面登陆的大型登陆作战舰艇。该舰种是20世纪70年代,在“均衡装载”理论指导下发展的“由舰到岸”登陆作战的新舰种。它将登陆兵、武器装备、物资、登陆艇、直升机和两栖车辆等按建制单位装在一艘舰上,具有全面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海军进入转型时期,适应濒海作战和21世纪"海上基地"概念的需要,美海军制定了一系列的舰船建造购买计划,特别是对老式战舰的升级换代。其中两栖舰升级换代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海军计划购买10艘"塔拉瓦替代型"——本文称"新塔拉瓦"级通用两栖攻击舰,12艘"圣·安东尼奥"(LPD17)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和12艘LSD(X)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取代"惠特贝岛"(LSD-41)级和"哈帕斯费里"(LSD-49)级船坞登陆  相似文献   

7.
两栖攻击舰是一种用于搭载直升机、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垂直登陆的两栖战舰艇,亦称直升机登陆运输舰或直升机母舰,是美国独有的一类作战舰艇。两栖攻击舰是20世纪50年代根据“垂直登陆”作战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舰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登陆作战中一般是由大量两栖舰船集结于登陆区。用登陆舰艇进行由舰到岸的换乘登陆或抢滩登陆。随着直升机的性能不断提高,用直升机输送登陆兵实施垂直登陆,既可越过敌方抗登陆障碍、自  相似文献   

8.
AAAV两栖突击车,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作战利器”,主要用于水上攻坚,输送登陆兵高速抢滩上陆,并向对方岸滩浅近纵深实施连续不间断的突击。AAA V两栖突击车的成功研制,将在世界两栖作战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战场机动的间隙,使登陆部队的水上高速机动和陆上高速机动变成一种不间断的行动。弄清美海军AAA V两栖突击车的研制背景、研制过程、战术技术性能和关键技术,对于我们加强军事理论创新,发展新型两栖战车以及提高两栖登陆作战能力,可以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一、A AAV的研制背景经历二次大战和战后历次局部战争,美军积累了丰富…  相似文献   

9.
历次局部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充分证明,两栖装甲战车以水陆机动和连续突击见长,是信息化条件下立体登陆作战的一支重要两栖攻坚力量。登陆作战中,两栖战车通常采取舰载方式,由两栖登陆舰或大型船坞携载至登陆泛水区,离舰高速向敌岸冲击,与气垫船、直升机等  相似文献   

10.
两栖输送舰船码头装载过程中,如何科学配置装载码头,使得整个装载任务完成时间最短是部队制定装载方案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依据码头装载配置特点和要求,运用军事运筹学多目标规划理论构建装载码头配置规划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理论和计算机编程工具实现码头配置规划模型的优化解算。从而提高了部队两栖输送舰船码头装载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水雷障碍是抗登陆作战的一个重要防御障碍,通常由抗登陆水雷障碍与岸上抗登陆防御火力相结合构成抗登陆防御体系。是防御方实施整体抗登陆防御的主要依托。因此,登陆作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实施舰船水平登陆地段的沿岸海区的水雷障碍进行清除,以确保登陆兵力上陆作战时不受水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李杰  刘涛 《现代军事》2008,(2):28-32
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海军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推出各种新式两栖战舰。美国海军自不待说,两栖攻击舰、船坞运输舰、船坞登陆舰等大型两栖舰船的研发与建造持续升温,其他国家海军发展两栖舰船也亳不示弱,如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海军都在加紧购买或发展适合本国特点和海上安全需要的两栖战舰,东亚地区的我国两个近邻——日本和韩国发展两栖舰船的势头尤为猛烈。日本早在2003年就建造了3艘满载排水量1.3万吨的“大隅”级船坞运输舰,此后又于2007年8月下水了满载排水量达1.8万吨的“日向”号16DDH直升机驱逐舰。  相似文献   

13.
海军百科     
●两栖攻击舰 用于搭载直升机、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垂直登陆的登陆作战舰艇。亦称直升机登陆运输舰或直升机母舰。是20世纪50年代在“垂直登陆”理论指导下发展的一种新舰种。 在二战的登陆作战中,一般是由大量两栖舰船集结于登陆区,由登陆舰艇进行由舰到岸换乘或由登陆舰进行由岸到岸的直接抢滩登陆。随着舰载直升机性能的不断提高,用其作为登陆的输送工具,输送登陆兵实施垂直登  相似文献   

14.
发新  常绿 《当代海军》2003,(10):12-13
一艘外貌酷似航空母舰的大型军舰,突然出现在敌近岸海域,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员在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近距离火力支援下,一部分乘坐直升机从天而降,另一部分乘坐气垫登陆艇,两栖装甲车,两栖坦克等水上登陆工具劈波斩浪冲上滩头。瞬时,从空中,海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方海岸全纵深,多点,多地域,发起迅速猛烈的两栖攻击——这就是两栖攻击舰执行两栖作战时的真实场面。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的全维海战中,海军舰船越来越依靠空中力量。这不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远程打击和投送部队。顾名思义,海军型直升机可以在作战舰艇、两栖舰艇、支援舰船等水面舰只上实现起降;能够单独遂行攻击、补给等作战行动,也可与母舰及其他平台有效协同。与之相比,海军型固定翼飞机需要长距离的跑道, 在海上起降只能依靠航空母舰;无人驾驶飞机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种种缺陷。因此,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最重要的舰载机仍是直升机。舰载直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成为了——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登陆作战的需要,各国军队纷纷将高科技不断运用于登陆工具,给飞机和舰船插上了海上腾飞的翅膀,未来登陆作战中的神兵奇将——水中飞机和舰船浮出水面。一、水上飞机——登陆先锋水上飞机,是一种能在水面上任意起降,且有较大载运量的飞机。水上飞机既能侦察、搜索、攻击水下潜艇,又能快速突击、轰炸水面舰船;既能巡逻警戒,掩护海上重要目标的安全,又能海上救护,打捞落水人员;既能水上运输,运送人员和装备,又能空投空降,实施垂直登陆。总之,水上飞机是集作战和保障于一体的一种用途广泛的作战兵器,特别是它起降不受大洋湖…  相似文献   

17.
在21世纪的全维海战中,海军舰船越来越依靠空中力量。这不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远程打击和部队投送。顾名思义,海军型直升机可以在作战舰艇、两栖舰艇、支援舰船等水面舰只上实现起降;能够单独遂行攻击,补给等作战行动;也可与母舰及其他平台有效协同。与之相比,海军型固定翼飞机需要长距离的跑道,在海上起降只能依靠航空母舰;无人驾驶飞机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种种缺陷。因此,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最重要的舰载机仍是直升机。舰载直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成为了—种重要的信息和火力战术平台。世界上典型的海军…  相似文献   

18.
简讯     
美新一代 LPD-17级两栖运输坞舰美海军的两栖兵力在未来的10年中将主要由三种类型舰构成。这三类两栖舰是:“塔拉瓦”/“黄蜂”(LHA-1/LHD-1)级两栖攻击舰、“惠德贝岛”/“哈珀斯·费里”级登陆坞舰和新建的 LPD-17级两栖运输  相似文献   

19.
两栖船坞登陆舰既可作为海上两栖攻击的临时基地,也可为滩头兵力补充弹药和给养,实施立体登陆作战或兵力投送,乃至火力打击支援,作用非一般舰船可替代。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诺·格公司建造的"绿湾"号两栖船坞运输舰(LPD20)已经完成海试,海试由诺·格公司舰船部门和海军联合完成。海试过程中,对舰船主要推进系统、通信、操纵、导航、雷达及其它系统进行了严格测试。此外,还包括抛锚操作、飞行操作、水密舱平衡、压载舱加/减压——用于投放两栖登陆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