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钟伟  解清 《国防》2012,(11):57
新时期新阶段,安全威胁的多样性、军事任务的多元化,大大拓展了国防动员的职能使命.我们要积极适应国防动员职能使命拓展的新需求,大力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防动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完善与政府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动员指挥体系.着眼应急应战双重需要,对军地职能部门指挥机构进行系统整合,构建军地一体、平战结合、集中统一、权威高效、运转顺畅、反应灵敏的联合指挥体系.一方面,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发挥军地情报信息系统作用,依托现有信息网络,按照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要求,将过去军地情报信息单线传递改为动员情报信息的双向交换,搭建本级作战指挥系统、政府应急系统、相关职能部门系统相连接的指挥网络,建立贯通地方政府网和部队国防动员信息网的军地一体、军民共用、快捷方便的立体信息指挥控制平台.  相似文献   

2.
周文春  李路遥 《国防》2014,(11):32-33
应急动员行动涉及面广,指挥协调复杂,必须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挥体系。要着眼增强国防动员应急功能、提高应急动员指挥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优化应急动员领导指挥机构、健全应急动员协调运行机制、完善应急动员指挥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3.
彭晓发 《国防》2006,(11):20-21
构建军地一体的后备力量快速动员机制,是适应未来作战需要、提高后备力量快速动员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国防动员平战结合的具体举措。根据后备力量建设实际,当前构建军地一体后备力量快速动员机制必须在指挥机构、指挥平台、人才队伍、保障渠道和法规制度上下工夫、求突破。要建立军地统一的指挥机构。后备力量快速动员应在本级国防动员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实施,必须按照“集中统一、平战一体、反应快速”的原则,由党政军领导共同组成权威高效的国防动员领导机构。要赋予国防动员委员会领导和指挥国防动员工作的职能和权利,强化其领导…  相似文献   

4.
周文春 《国防》2013,(3):29-30
探索国防动员体系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之间的衔接途径,对于科学配置、高效使用动员资源,提高国防动员系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健全国防动员机制、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构建联合指挥体系。一是预编指挥机构。采取实编与预编指挥机构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进行指挥编组。实编人员由党政军的主要领导组成,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其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5.
李金宇 《国防》2008,(7):47-48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当前,贯彻党的十七大这一精神,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必须紧贴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健全领导体制.这是完善国防动员体系的核心工程.新时期,伴随日益加快的改革开放步伐,我国国防动员体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1994年建立的国动委体制虽然定性为议事协调机构,但由于第一主任、主任、副主任皆为党政军首长,委员均来自党政军机关各部门领导,客观上起到了领导指挥的作用,国动委达成的意见实际上就是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关于国防动员的方针乃至任务分配.  相似文献   

6.
桂峰  赵福臣  程雪山 《国防》2002,(9):61-62
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关系复杂、任务艰巨、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必须着眼长远,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关系,不断强化工作运行机制。 一、要建立一个权威高效的国民经济动员指挥机构 国民经济动员是国防动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建设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建设,在地方行政机构大幅度精简的情况下,统一在全国市(县)以上地方政府成立了经济动员办公室,为做好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但应当看到,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不仅涉及地方政府、军事机关,而且关联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仅仅依靠经济动员工作职能部门,要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快速高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各级必须建立  相似文献   

7.
任关民  王威 《国防》2002,(8):35-3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集结演练的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战时动员职能为牵引,建立统一协调的动员演练领导机制 针对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集结组织工作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等实际,要按照动员组织的职能分工,积极协调和运作演练导演的有关事宜。一是建立联合领导指挥机构。要成立由省军区、军分区主要领导任总导演,司、政、后、装机关人员联合组成的导演部,对预备役部队和所在地政府、人武部实施统一指挥和导调。各参演区以国防动员机构和有关成员单位为主,在人武部设立动员指挥机构,对预备役部队营以下分队和企业事业单位实施指挥,  相似文献   

8.
魏明禄 《国防》2004,(10):21-21
坚持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对国防动员建设的双重领导制度,是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有关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确保国防动员建设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地方党委、政府尤其是在国防动员委员会兼任职务的主要领导,必须坚持双重领导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促进国防动员各项工作的落实。组织领导要到位。地方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武装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军事机关的职能作用,自觉维护军事机关的权威,积极支持军事机关的工作,主动加强对军事机关建设的领导。对于上级军…  相似文献   

9.
杨永海 《国防》2006,(1):28-30
未来应急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由于应急作战目的特定、行动突然、力量联合、攻防一体,对应急国防动员组织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员对象多元,组织指挥更加复杂;动员突然快速,组织指挥要求更加高效;动员支前与防卫作战一体,指挥机构生存更加困难。因此,未来应急作战中,要把雄厚的战争潜力快速转化为作战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权威、高效、顺畅的指挥体制是关键。下面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就建立应急国防动员指挥体制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应急国防动员指挥机构的可能编成应急作战国防动员指挥,必须贯彻“集中统一,权威高效,反应…  相似文献   

10.
陈平 《国防》2013,(3):33-34
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是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关键环节。必须紧紧围绕贯彻"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走活军地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打造联合、权威、高效、顺畅的国防动员指挥体系。深化军地融合的动员建设理念。加强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必须着眼军地联合指挥,树立军地一体、军民联合的建设理念。应着眼遂行新的职能任务需要,牢固树立军地全面融合的意识,使部队的指挥  相似文献   

11.
王德礼  范长青  张杰培 《国防》2011,(10):22-23
国防动员指挥是组织实施国防动员的关键环节。当前,加强国防动员指挥规范化建设,必须以《国防动员法》为依据,紧紧围绕指挥机构设置、指挥手段建设、指挥程序运转、指挥训练组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2.
钟伟  吴国忠  解清 《国防》2011,(2):41
国防动员应战组织指挥是指挥机构和人员对所属动员力量的行动所进行的运筹协调和控制活动。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应战动员组织指挥效能,必须着眼新的特点,健全指挥机构、规范指挥程序、改进指挥手段。  相似文献   

13.
徐启方 《国防》2013,(3):35-35
新时期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工作创新发展。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国防动员工作协调发展。国防动员建设是国家行为,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与军事机关之间的协调和对接,定期分析研究工  相似文献   

14.
贾凤山 《国防》2007,(4):20-21
国防动员战时指挥体制,是国家国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实施快速高效的动员指挥、为部队作战提供有效动员保障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防动员战时指挥体制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顶层设计,注重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切实解决好不同层次指挥机构和各级指挥机构内部的职能分工以及军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等问题,建立起快速、灵活、高效的指挥协同关系,确保战时国防动员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5.
袁纯清 《国防》2010,(4):4-6
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为国防动员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国家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也使国防动员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挑战。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一定要强化政治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陆正杰 《国防》2014,(7):61-61
正广西桂林市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提升国防动员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市县(区)国动委各办公室按照军事机关的基本要求,加强正规化建设,做到人员定编定岗、职责明确、设施配套、运转顺畅。地方党委政府、军事领导指挥机关和有关部门,把国防动员系统工作人员纳入干部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参观见学、送学深造、岗位锻炼等途径,加强国防动员系统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7.
熊安东 《国防》2011,(11):17-19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要努力实现国防动员机制与军队指挥体制机制、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机衔接,增强国防动员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快速反应能力。搞好"三个机制"的有机衔接,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动员准备的客观要求,是破解国防动  相似文献   

18.
颜伟珍  陈义省 《国防》2013,(11):45-46
做好国防动员综合协调工作,是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和军事机关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综合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推动国防动员建设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健  宋鲁 《国防》2016,(7):16-18
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恐怖主义,应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反恐斗争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武器,借力国防动员组织平台,发挥国防动员功能作用,建立和完善动员指挥体系、动员力量体系和信息体系,创新发展、积极作为,在反恐斗争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鹤田 《国防》2006,(9):31-32
应急动员准备,是维护祖国统一,维护重要发展机遇期的重大国防举措。当前,必须坚决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方针,把应急动员准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统一部署,寓国防动员需求于经济建设之中,使经济发展与动员准备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特别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权威高效的指挥机制。《国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驻地军事机关根据需要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国防事务的问题;军地联席会议由地方人民政府的负责人和驻地军事机关的负责人共同召集,参加人员由会议召集人确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