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强力喷丸工艺对渗碳18Cr2Ni4WA钢试样进行了表面喷丸强化处理。利用Nano Test 600纳米测试仪、2903X射线应力仪和TR200表面粗糙度仪,分别测试分析了试样处理前后的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并在JP-52接触疲劳试验机上考察了喷丸强化处理对渗碳18Cr2Ni4WA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碳试样经强力喷丸后,在0~0.50mm深的表层内形成一个喷丸硬化层,显微硬度提高了约1.1GPa;最大残余压应力由-478 MPa提高到-760 MPa;表面粗糙度由1.255μm降为0.979μm。接触疲劳特征寿命以与中值寿命L50均提高了2倍多,额定寿命L10提高了1倍多。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当前我国装备研制过程"六性"工作存在的问题,就装备研制合同签订、评审、组织管理以及信息收集等基础工作提出了建议措施,供参考。引言装备研制过程是产品"六性"形成的关键阶段,实施研制过程的"六性"管理与监督,对产品"六性"要求的实现以及减少寿命周期费用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在装备研制过程中,不少单位和研制人员,对装备"六性"工作还未严格按国家军用标准规定进行装备研制、试验与管理,只重  相似文献   

3.
热射流起爆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的化学非平衡流解耦方法处理Euler反应流方程,并以H2/air 9组分21方程模型对竖直喷注的热射流起爆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对流项采用五阶WENO离散格式,时间推进采用二阶Runge-Kutta方法。详细分析了热射流以不同速度、入射位置、入射宽度和入射倾角喷射时在爆震管内形成的流场,总结了射流参数状态影响起爆的一般规律;解释了激波、火焰的相互作用对"热点"的形成以及转变为爆震的影响,特别是激波反射对"热点"形成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爆震波通常由火焰面和固壁附近狭长未燃区域中的"热点"产生。"热点"向爆震波发展的过程是过驱爆震阶段,存在三波结构。为了实现快速起爆,应当增大射流入射速度、贴近侧壁并以适当入射角度喷射热射流。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2种大型系统级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设计和研制方法。2种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由平行板传输线、脉冲功率源和匹配负载等组成。试验表明,有界波模拟试验系统能产生垂直极化电场,电场波形上升沿平均值达2.7ns,电场波形半高宽平均值达25.6 ns。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工作空间8.4 m×8.4 m×8.4 m,电场强度峰值大于50 kV/m。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由辐射天线和脉冲功率源等组成。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可生成水平极化电场,电场波形上升沿平均值小于10 ns,电场波形半高宽平均值约为30 ns。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工作空间,距离天线水平距离20 m处电场强度峰值大于15 kV/m。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试验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本文依据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对装备试验流程进行了分析梳理,并运用过程方法对所涉过程予以识别,对制约和影响试验质量的QMS过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要求,特别是针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坚持"从严监视"和"控制前移",进一步完善了控制举措,对装备质量建设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武器装备试验是武器装备设计、试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确保在现有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使新研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武器装备试验为研究对象,从我军武器装备试验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目前试验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新形势、新体制下我军的装备试验建设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试验和训练是战斗力形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加速战斗力的形成.文章从靶场试验、战场环境以及逻辑靶场三个方面研究了美军的试验训练结合状况,最后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棚栽培葡萄往往第1年和第2年没有产量或产量很低,为探讨提高大棚葡萄前期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笔者于1993-1999年在山东省潍坊市卧龙镇大棚葡萄基地就京秀葡萄保护地大苗当年栽培,第二年高产进行了种植试验。1.棚体构造 大棚为琴弦式冬暖式大棚,棚宽10m,长60m,总面积600m2。东西北三面均为土体墙,墙底脚宽1m,顶宽 0.9m,后墙高 2m,山肩高3.2m,山墙南侧高1m。在棚内按设计高度和南北间距,每 3.6m埋入1根水泥预制立柱,然后将毛竹按南北方向固定在立柱上,最后用8号铁丝顺东西方向每0.3m拉一道铁丝,形成上下相接,左右相连的固定骨架。冬季来临前,用无滴膜封顶,膜上用小竹条压住,并准备宽1.2m、长13m的稻草苫子60条。2.培育壮苗 培育健壮无病的苗木是大棚葡萄丰产的基础。壮苗枝蔓的要求是节间短、枝条充实、  相似文献   

9.
军队信息化科研项目研发过程分为项目形成、研究开发、现场试验和项目验收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评估内容都包括战略、技术、军事价值、资源和风险等五个方面。文章借鉴企业研发项目过程管理评估方法,以现实为基础,提出了军队信息化科研项目阶段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0.
脱壳弹的弹托分离过程对弹体的飞行稳定性和打击效能具有显著的影响。针对脱壳弹出膛后弹托相对弹体的六自由度运动过程,提出采用基于双目视觉原理的弹托分离角测量方法。通过在弹体表面和弹托表面设置标记点,采用图像处理和跟踪算法实现对标记点的识别和跟踪。结合双目空间标定参数解算出标记点的空间位置,进而获得弹托相对弹体的分离角度,同时采用实验验证了上述测量方法的精度,其精度达到2%。以实验室进行的初速度1 550 m/s和1 750 m/s的脱壳弹射击试验为例,测量并分析了不同初速度下的弹托分离轨迹。结果表明:脱壳弹分离初速度越快,弹托分离轨迹越靠近弹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喷头的类型和安装方向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效果的影响,利用下垂型、直立型和普通型三种工程中常用喷头,分别以向上和向下两种安装方式,在3 m、4 m和5 m的喷水高度下,进行了木垛火的灭火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喷头的类型和安装方向是影响灭火效果的重要因素,喷头的安装方向错误时,其灭火时间会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精确计算舰载武器的运动飞行参数,首先以弹体的铅垂运动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弹体飞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干扰源,推导了包含误差干扰源在内的纵向扰动运动学方程;然后,利用"系数冻结法"及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解析解;最后,建立了以GPS误差源和气动系数误差干扰源为状态变量的系统状态方程和以GPS伪距测量的系统量测方程,并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速度精度稳定时可达±0.5m/s,x方向上的位置精度收敛于±8m范围内,y方向的位置精度收敛于±10m范围内,同时还能获取到精度较为可观的姿态角信息。  相似文献   

13.
卫星制导炸弹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制导炸弹控制飞行过程与各个分系统的特性,描述了"惯性/卫星"制导炸弹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并且通过Matlab/Simulink中嵌入S函数法,设计了一种效率高、建模简单、实现方便的计算机仿真方法.最后,以某型制导炸弹的计算参数为例进行仿真,详细分析了制导炸弹飞行过程中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检验了系统动静态特性,验证了制导炸弹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并采用蒙特卡洛法,提出了一种置信度较高的全弹系统的精度打靶仿真方法,以配合小子样飞行试验对系统性能进行评定.为进一步的半实物仿真和全实物飞行试验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Si3 N4基复相陶瓷天线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高马赫数导弹天线罩为应用背景,以Si粉、BN粉、SiO2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Si3N4基复相陶瓷材料,探讨了原料组成、成型工艺及坯体密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料中Si、BN和SiO2分别为55%、30%和10%时,材料强度可达96.7MPa,断裂韧性可达1.80MPa.m1/2。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及热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10 000 k N·m高能级强夯处理碎石土填方效果,并研究不同填土厚度对强夯影响深度的作用,分别在厚度为10 m和30 m的A,B2块碎石土填方试验区上进行强夯试验。应用静载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和瑞雷波测试对试验场地夯前、夯后的土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经过10 000 k N·m高能级强夯处理后,2块填方试验区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都有较大提高;A试验区的强夯显著影响段为8 m,大于B试验区的6 m,说明强夯对有限厚度填土(强夯影响深度以下为硬层)加固效果更好,而对无限厚度填土(强夯影响深度以下为松散填土层)强夯能量的消散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军区某炮兵团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部队,在长期守岛建岛过程中,全团官兵继承弘扬"以岛为家、以苦为荣、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老海岛精神,孕育形成了"精诚团结、勤俭创业、务实求新、稳步前进"的建团理念。近年来,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主题主线聚焦用力,紧紧把握"信息化、精细化、特色化"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7.
Q_2黄土是典型的非饱和土,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一定的湿陷性。在扰动状态概念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考虑细观结构演化的非饱和原状Q_2黄土本构模型,并通过试验建立了细观试验数据与土体宏观现象的联系,即通过CT-三轴试验过程中的CT数据表征和测定土样的扰动变量,从而得到结构性土体的扰动函数(结构演化规律)。模型中,以陈正汉等提出的非饱和土增量非线性弹性模型和修正Barcelona非饱和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描述相对完整状态和完全调整状态,以CT-三轴试验为依据建立的扰动函数较为客观真实,从而使模型能更好地描述非饱和原状Q_2黄土的力学特性。模型包括土骨架变形与水量变化两个方面,可对加载过程和湿陷过程进行描述。模型参数均可由试验确定,且通过试验资料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设计4. 3μm波段大功率窄线宽中红外激光器,开展了2. 7μm激光抽运ZnGeP_2晶体光参量振荡(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ion,OPO)技术产生4. 3μm波段窄线宽激光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开展了详细的分析。抽运源为1064 nm抽运的KTiOPO_4OPO激光器输出的2. 7μm波段参量激光,KTiOPO_4OPO采用单谐振结构,将两块相同的KTiOPO_4晶体光轴相向放置以补偿走离效应,KTiOPO_4晶体按Ф=0°、θ=62°切割以获得波长2. 7μm波段激光输出,采用Ⅱ(B)类相位匹配(o→o+e)以利用较大的非线性系数。ZnGeP_2OPO采用单谐振结构,采用Ⅱ(B)类相位匹配(o→o+e)以获得窄线宽输出,ZnGeP_2晶体按Ф=0°、θ=68°切割以获得波长4. 3μm波段激光输出。在抽运光波长2. 7μm,脉冲能量为7. 5 m J,脉宽8. 6 ns的条件下,获得脉冲能量2. 12 m J,线宽30 nm,脉宽8. 7 ns的4. 26μm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约为28. 3%,斜效率约为32. 6%,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光束质量M~2分别为6. 2和13. 5。  相似文献   

19.
高速射弹超空泡的形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高速射弹超空泡的形态特性,利用某口径火炮进行了射击试验,射弹最大初速达900m/s。获得了射弹超空泡形态的高速影像;分析了射弹超空泡形态演变过程及超空泡形态参量(长度、直径、长细比等)随空化数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空泡直径变化分为快速扩张阶段、缓变阶段和快速收缩阶段,三个阶段耗时比约为7∶12∶6;空泡的扩张过程与收缩过程耗时比约为2∶1;空泡无量纲长度、无量纲直径和长细比均随着空化数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1968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了代号为"718工程"的研制计划,七○八所承担了综合性远洋测量船队的方案论证任务,并于1979年完成了"718一期工程"计2个编队5型12艘船的研制。1980年5月,以"远望"号主测量船为核心的十几艘舰船组成的混合编队远航太平洋公海海域,开辟了中国第一个海上试验靶场和跟踪测量站,圆满地完成了我国洲际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的再入段和落点测量以及打捞回收数据舱的任务。在此基础上,上世纪90年代,七○八所设计了航天测量船"远望3"号、"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