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瑶 《中国民兵》2020,(1):16-17
“优化改善部队兵员结构,从源头上提高兵员质量,为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断引导青年学子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无疑南开大学的国防教育为我们高校做出了现实好样子,在全市50多所高校学子和驻津部队官兵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接受记者采访时,天津警备区政委李军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从硕士女兵阿依古丽,再到“南开八学子”在军营淬炼成钢,携笔从戎的故事不断激励着大学生的报国热情,南开大学连年有数十名大学生踊跃参军报国,掀起的莘莘学子参军热潮,一直热度不减、温度不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兵役制度的改革和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笔从戎,在军营里当起了普通一兵,这种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通过集体座谈,单独交流、电话询问、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驻京十二个基层单位125名大学生士兵进行了调查。他(她)们分别毕业于全国各地方高校,有芜湖安师大,四川外语学院,吉林工业大学等等。由于部队干部编制限制,这些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只能以士兵的身份加入部队这个群体,实现自己的绿色军营梦。然而,当前各级对大学生干部普遍比较关注而对大学生士兵关注较少,事实上,每年全军入伍的大学生士兵远远超过大学生干部。总体感觉,大学生士兵给部队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对此,部队各级领导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要从总体上解决问题,还任重道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探寻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好风凭借力 激发创业情 温州号称“全民创业第一城”。温州人的故事很多,千个万个,都是创业的故事。萧云林创业“塑编城”的故事,便是温州创业故事中的一朵浪花。1969年在部队服役5个年头的萧云林放弃了在部队提干的机会,立志回家乡闯一番天地。为了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祖国建设中来,为了实现毛泽东倡导的其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目光聚焦军营,有的高校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参军热”。随着大学生士兵数量的逐年增多、在部队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部队教育管理理念、模式也应积极顺应“时代、使命、人文”需求,及时求变求新,提高教育管理针对性、实效性,促使大学生士兵更快融入部队,更好成长、成才、成功。  相似文献   

5.
白勇  袁帅 《政工学刊》2015,(1):39-40
自2006年总部实行大学生士兵提干政策以来,大学生士兵从军热情持续不减。从部队实践情况看,大学生士兵提干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士兵整体素质的作用,改善了部队官兵结构,在推进部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看,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士兵提干工作质量,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国防生从相对宽松的高校环境到严格正规的基层部队,适应期相对较长。近年来,我们针对大学生干部的这种特点,积极组织岗前适应性训练,下大力做好他们的教育引导,缩短了大学生干部融入部队的适应期。扎实抓好入伍教育。大学生干部报到后,我们结合单位实际,采取集中教育的方式,组织进行我军宗旨、优良传统、条令条例和本单位光荣历史、作风纪律等方面的学习教育,着重强化大学生干部军魂意识、使命意识、科技意识,帮助大学生干部牢固树立政治信念和军人意识,切实打牢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期间安排单位主要领导与新分来的大学生干部谈一次心、开一次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学生干部积极适应环境、主动融入部队。  相似文献   

7.
赵新良 《国防》2002,(11):10-11
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其根基在地方。要提高预备役部队的“两个能力”,需要杜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但更主要的是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要把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作为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地方大学生把进入部队作为就业的一种选择。的确,部队是一个很需要人才也很锻炼人的地方。但是部队的管理模式、日常行为方式与地方大学有着根本的区别。从地方大学来到部队的天之骄子,如何在部队很快适应并取得好的发展,这应是每个新入伍地方大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地方大学生想在部队更好地发展自己,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9.
面对大学生士兵日益增多的新形势,必须充分认清大学生士兵提干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探寻大学生士兵提干工作的方法,拓宽基层干部生长渠道,切实把大量的地方高校优秀大学生吸引到部队来.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学生士兵特点做好适应部队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士兵对火热的军营生活充满幻想,面对现实容易产生思想波动,应帮助他们适应部队的"单调"生活;大学生士兵来自环境相对宽松的校园,形成了较为散漫的行为方式,应帮助他们习惯部队的严格管理;大学生士兵知识丰富年龄偏大,容易产生与其他士兵的距离,应帮助他们协调好人际关系;大学生士兵成长愿望强烈,与义务服兵役的职责有差距,应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理想到现实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是军队干部生长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军区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防生和大学生干部逐年增多,为军区部队建设增添了勃勃生机,他们和军校生一样,都将成为军区部队建设的重要力量。国防生和大学生干部作为一支新生力量,他们有文化素质较高的优势,但也有军政素质相对偏弱的不足。如何有效提高国防生和大学生干部的军政素质,使之尽快适应军队的特点和需要,近年来,军区部队各级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效果已经或正在令人欣喜地展现出来。我们刊发这组稿件,目的就是想引起各级对国防生和大学生干部培养的高度关注,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一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洪永秋 《国防》2013,(6):64-64
近年来,我国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为兵员征集的重点。做好高校大学生的预征工作,让他们积极投身军营,对于改善部队兵员结构、提升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在预征时间上立“早”一是国防教育要早,防止教育“冷场”。国防教育要提前纳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通过经常性的国防教育,宣传富国强军道理,让大学生体验军营生活、感受国防责任,深化爱军习武意识、端正入伍动机,引导他们把知识报国的远大理想与献身国防的现实行动统一起来。二是宣传发动要早,防止宣传“空场”。  相似文献   

13.
正在95275部队新兵连,大学生新兵陶旺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个有故事的人。这个从哈尔滨体育学院柔道专业毕业的湖南籍小伙子,18岁那年,还没有高中毕业,就以多项柔道冠军的优异成绩被哈尔滨体育学院提前录取。毕业后参军入伍,今天是他到部队的第七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柳州的银仔山顶时,随着一声起床哨声,陶旺和战友们快速动作起来,他整完内务,看到战友正对着被子发愁,就走上去有板有眼地讲起来,认真的态度很有些班长的样子,接着,这一天紧张的训练生活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强化高校大学生国防观念,激发高学历青年参军报国热情,努力为部队输送更多高素质兵员,3月中旬,宁夏军区联合自治区教育、民政、人社等部门,深入区内各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预征宣传活动,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活动期间,邀请兰州军区优秀大学生官兵代表宣讲团到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4所高校,采取现身说法、现场互动的形式,介绍了军营环境特点,畅谈了自己在部队成长成才的感悟,并就大学生在入伍政策方面的疑惑一一作了解答.通过宣讲,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参军入伍"政治上受优待、发展上有前途、经济上不吃亏",纷纷表示愿意接受祖国挑选,自觉履行兵役义务,为中国梦强军梦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官模式的实行,地方入伍大学生军官数量逐年增多,这必将有利于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推进我军三化建设进程。但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刚从地方入伍的大学生军官一到部队就热衷于准备考研,整天忙于复习,有的甚至为了考研偏离了中心工作,值得认真思考。弊端显  相似文献   

16.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本文基于“两个结合”视域下,以其更加宽广的历史视野、深邃的理论思考和生动的社会实践,结合多学科视角进行深入阐释与剖析,为西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寻求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他们身高都在1,9米以上,都是大学生,而且都来自北京。让我们看看成都军区某团新兵一连一班的这3名"高海拔"战士发生在新兵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国防》1999,(5)
在新疆古城巴里坤,传颂着一位普通农场女教师,以母亲般的博大胸怀,默默无闻地承受着家庭生活的艰辛,关心和支持两个弟弟安心部队服役,为国防建设建功立业的感人故事。她就是新疆建设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红山农场优秀教师李永霞。  相似文献   

19.
精神若水     
《兵团建设》2011,(8):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中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兵团精神?"老师答:"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中学生对这一标准答案似懂非懂。中学生回到家问爷爷:"什么是兵团精神?"爷爷沉思良久,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1952年驻疆部队整编,将部队分为国防军和生产部队,有一年轻战士一心想到国防军去。团长在大会上动员时挥舞着手臂高声喊道:"我们是毛主席的战士,毛主席的  相似文献   

20.
4年前,他还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受益于部队的良好风气,在警营幸福成长;4年后,他成长为一名连队主官,他说自己的带兵理念就是,要让战士比自己当年更幸福。4年前,《解放军报》曾以《幸福的西西玛》为题,报道了武警某部藏族战士西西玛,受益部队良好风气,在警营成长进步的幸福故事。时隔4年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