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纪文 《国防》2008,(10):67-69
士官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必须着眼军队质量建设需要,依托国民教育资源,拓宽士官来源渠道,扎实做好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招收士官工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一、充分认清招收士官工作的重要意义。胡锦涛主席强调,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招收士官是认真贯彻胡主席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2.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士官直招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新  吴盛洲  孔令顺 《国防》2008,(8):56-57
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士官,是提高我军士官整体素质、加快士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军士官制度改革的一项新课题。回顾近几年直招工作的做法,我们认为重点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梁震 《政工学刊》2011,(3):18-19
直招士官是指为提高我军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从地方高校毕业生中招收的专业技术士官。建强直招士官队伍要在筑牢思想根基、锤炼过硬素质、注重发挥优长、培树时代典型上下功夫,不断推动直招士官的教育、培养、使用走上科学化、系统化、正规化轨道,让他们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调查发现,新的士官制度实施以来,随着士官比例的增大和待遇的提高、地方用工和户籍制度的改革,过去比较罕见的士官在驻地成家的现象,目前已经在部队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士官在驻地成家呈上升趋势,是新形势下诸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调查表明,士官在驻地成家的人数与入伍所在地和部队驻地的环境、经济条件以及岗位分工密切相关。从入伍所在地情况看,老少边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步伐缓慢,士官在驻地成家的多于沿海开放地区。从驻地情况看,驻城市部队由于家属就业等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士官在驻地成家的多于驻防较为偏僻的农村。…  相似文献   

5.
士官制度改革是适应军队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大举措。士官实行分期服役制度,引起了社会和官兵的极大关注,给部队建设带来了一些明显变化。(一)士官数量大幅度增加。某护卫舰过去士官人数只有30人左右,占士兵总数25%,现在按定编将达到100名左右,占士兵总数的70%以上。(二)对士官基本素质要求提高。士官的选取,由于初次实行,对士官的选取距标准和要求还是有差距的。但随着士官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士官队伍中的竞争将越来越强,压力将逐渐加大。这就迫使士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军队建设和胜任本职工作的需要,否则将会落伍甚至被淘汰。…  相似文献   

6.
士官队伍是班长骨干和技术尖子的人才集体 ,直接参与组织连队的训练和管理 ,操纵使用着技术装备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发达国家的军队都十分重视士官队伍建设 ,把士官誉为“军队的脊梁”、“战斗力的基础” ,有的甚至把未来战争说成是“士官的战争”。我军的士官制度起步较晚 ,但一起步就成为军队建设的方向。从实行士官制度以来的情况看 ,士官既是连队党支部和连队干部抓管理教育所依靠的骨干队伍 ,也是连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士官队伍之所以难管理 ,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有些士官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松口气的思想 ;士官的“…  相似文献   

7.
张涛 《政工学刊》2006,(10):38-38
加强士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士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特别是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水平,加快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加强士官队伍建设要运用好四种机制。一、用好选拔使用机制。选好用好士官,是确保士官队伍的“初始”质量和活力的关键,也是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严格按法规、程序和标准进行选拔。要严格执行《现役士兵服役条例》中明确的四个基本条件和《士官管理规定》中明确的四项要求,严格按照士官编制人数、编制岗位、编制分期职务等落实选取计划,…  相似文献   

8.
朱毅  陶红军  魏化勇 《国防》2008,(10):69-71
士官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部队武器装备技术密集度大幅提高,一般士官已难以胜任复杂装备操作岗位,必须改善现有士官队伍知识结构,提高士官胜任本职的综合能力。从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收部队所需专业技术士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队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由于招收工作全面铺开的时间较短,有不少矛盾和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9.
董智奎  薛鹏 《国防》2006,(9):70-70
为提高我军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依据《兵役法》关于“根据军队需要,志愿兵也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的规定,自2002年开始,部分单位陆续开展了直接招收士官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看,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入伍的士官,专业技术基础好、适应能力强、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大部分具有技术岗位实践经验,有其独特的优势。这项工作的开展,优化了士官队伍结构,带动了士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必将对军队信息化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近几年的试点,兵役机关和招收士官的部队摸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为全面…  相似文献   

10.
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是加快高素质士官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更好地适应武器装备快速发展对人才需要的一项重要举措。昆明市在今年的士官招收工作中,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确保了直招士官的质量。一、健全组织,把专项工作统起来。今年是昆明市在三年直招士官试点的基  相似文献   

11.
被称作"军中脊梁"的士官队伍是美国军队的训练者和管理者,是美军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强大的战斗力源自美军科学合理的士官体制.探寻美军士官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轨迹,考察美军士官队伍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以期获取我军士官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唐思 《政工学刊》2014,(3):30-31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和兵役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单位士官的数量和比例比以往大幅增加,已成为我军战斗力组成的重要力量,士官在部队建设和未来作战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凸显。建好用好士官队伍,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一个重要基础。习主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应当看到,在一些基层连队,士官队伍的能力素质与这一目标的实现还存在不小差距;部队本身的一些特殊情况和客观原因,给士官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能否吸引士官、留住士官、发展士官,直接关系到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各项任务的完成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深化思想认识,提高士官队伍建设的起点。随着部队建设的不断发展,士官的职能不断拓展、责任不断加重,士官队伍在部队遂行各项任务中肩负着大量关  相似文献   

14.
士官人才的任用与退役机制的建立于完善是士官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士官人才的引进制度、管理模式以及士官内部关系处理等方面论述了怎样建立公平合理的士官人才任用机制;并从退役安置政策的细化与可执行性、退役安置的问责机制以及士官就业培训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军民合力保障士官退役安置。论文研究对于从军民融合的角度建立与完善士官人才的任用管理与退役安置机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士官队伍是部队兵役制度改革后产生的新的群体,是部队建设的一支骨干力量。总的看来,士官队伍作用发挥明显,思想比较稳定。但很大一部分士官存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思想顾虑,应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具体表现在:(一)已婚士官实际困难多,心理压力偏大。调查了解到,已婚士官现实困难最多。①生活困难。尤其体现在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家庭负担重的已婚士官身上,他们不足千元的工资,既要赡养父母,还要养育子女或供弟妹上学。有的士官家属下岗、没有经济来源,经济入不敷出,个别甚至背债过日子。多数士官长期两地分居,特别是当部队训练、舰艇出访…  相似文献   

16.
由治斐 《政工学刊》2005,(10):59-59
近年来,随着兵役法的改革,一大批新改选的士官,已成为部队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初级士官,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基层担负起“兵头将尾”的重任。但是限于自身局限,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他们的内心深处也结下了许多疙瘩。如何帮助他们破解心理“千千结”,已成为当前部队基层干部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角色变换,心里“水土不服”。从普通战士到班长,从义务兵到初级士官,实现角色变换,意味着一个旧角色的失去和一个新角色的获得。新旧角色的不同规范和要求,造成了士官们的内心冲突。他们紧张又焦虑,工作不知从何下手。例如做…  相似文献   

17.
司川 《云南国防》2004,(4):25-25
士官制度改革后,士官的数量增大,日常管理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就边防部队而言,士官与义务兵的比例已达到1:8。加强对士官的管理教育,是部队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中,我感到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针对管理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灵活的管理方法,增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进退得失,  相似文献   

18.
士官队伍是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五支队伍”之一,实施士官制度后,山西省代县某预备役团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特点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士官队伍建设的规律和方法,在士官队伍挑选、培养使用、管理教育等方面摸索出了一条确实可行的路子,2004年被北京军区表彰为士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士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士官逐步成为部队建设发展的主体力量,他们在实战化训练中发挥着不可估量、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其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建设一支听党话跟党走、能打仗打胜仗的士官队伍,成为各级党委必须持续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0.
夏则长  白中华 《国防》2000,(12):30-31
新颁布的《兵役法》对士官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根据军队需要,士官也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从非军事部门招收部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兵役制度改革后我军建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现行《关于改革与完善士官制度的实施办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中,对我军士官的选取、套改、军衔的授予与晋升、士官的待遇以及士官退出现役后的安置等都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但对从非军事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