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战役物资保障的作用是:为部队“驻”、“藏”、“伪装”提供物资保障;为部队机构开设、通讯联络、装备动用提供物资保障;为救治伤员、抢修武器装备提供物资需要。战役物资保障的主要任务是:预计战役物资需求;开展战役物资筹措;确定战役物资储备;实施战役物资补给;加强战役物资管理。加强战役物资保障防卫的措施是:搞好战役物资保障组织指挥及力量编成;确定战役物资保障需求预测的内容和方法;做好战役物资筹措与补给;加强战役物资保障自身防卫。  相似文献   

2.
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对于物资保障力量的建设、运用、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撇开具体物资的保障,仅从系统及抽象的角度分析军队物资保障及其特点,明确了物资需求与保障的系统性,给出了物资保障能力的确切定义和保障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分析确定了具有明确含义的基本保障能力指标,提出了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战时物资保障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一个核心要素。与外军战时物资保障体制、方式、方法相比较,我军应建立集中统一的战时物资保障组织体系和高效灵活的战时物资供应体制,重视战时物资保障战备建设,提高物资应急快速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战时物资保障呈现出保障数量大、保障范围大、保障速度要求快的明显特点。因此,为“打得赢”做好物资保障,必须下大力提高新时期战时物资快速保障能力。要提高战时物资快速保障能力,关键是要消除物资无战备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物资保障制约着登陆作战行动。我军登陆作战物资保障的主要问题是:储备种类、数量不合理;装、运、卸设备落后;港、场、站及保障基地容量小,设施简陋;保障方式方法滞后等。因此,为满足高技术联合登陆作战物资快速保障的需要,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物资保障能力:超前预置储备物资;加强物资运输工具的研制;建立可靠有效的物资保障系统;抓好登陆作战物资保障方法的研练。  相似文献   

6.
“物资保障社会化”这个概念值得推敲。从某种程度上讲,物资保障社会化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军队是一个非生产性的武装集团,物资只能来源于社会,即物资保障本来就是社会化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主要指服务保障社会化改革。物资保障社会化可分为计划性条件下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化,分散的社会化和集中的社会化等类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应急物资保障效能优化问题,通过构建时空二维空间将物资保障实体网络转换为保障时空网络,提出了基于时空网络的物资保障网络效能优化模型。利用时空网络技术描述了保障网络中物资配送路径,各节点和节线(边)所运输的物资量以及相互保障关系。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出物资保障最优配送方案。最后,通过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后勤保障决策部门做好应急情况下的物资保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现军队物资保障社会化,是解决军队物资资源短缺和实现保障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军队物资保障社会化的内涵、功能作了初步探讨,并通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抢险救灾物资保障对于抢险救灾行动的顺利实施.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的现实需求出发,提出了抢险救灾物资保障方案的优选问题,分析了抢险救灾物资保障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估抢险救灾物资保障方案的较有代表性的指标,并给出了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并利用熵权理论,以汶川抗震救灾物资保障为例...  相似文献   

10.
军需物资筹措是进行军需保障的前提和重要环节。登陆战役军需物资筹措对军需保障有着基础性的影响。文章就此提出了军需物资筹措的基本原则,并详细分析了登陆战役军需物资筹措可能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物资保障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我军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战略需要为目标,物资保障准备充分;以需求为牵引,物资保障范围空前增大;以适应为标准,物资保障方式灵活多样;以信息为主导,物资保障手段先进。伊拉克战争物资保障呈现出的上述主要特点,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后勤物资保障准备有所启示:前提,认清战时物资保障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做好战时物资保障准备;基础,克服物资动员这个薄弱环节;关键,提高应急机动保障能力;手段,建立平战结合的物资保障网络平台和重视自身防卫技战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物资消耗剧增,呈现出物资数量消耗、物资结构消耗和作战阶段物资消耗的不平衡性。为适应这些新变化,应建立国家物资储备和动员体制;优化军队作战物资的储备结构;作战物资保障平时要做到预有准备;加强应急快速保障力量建设;保障作战物资流动通道的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的应用导致现代战争作战样式的变革,也导致了后勤保障方式的变化。近年来,世界各国军队在物资保障领域大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各种高技术,发展高效能物资管理和保障装备,使物资保障能力大大提高。高技术应用于物资管理。使物资的流通速度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14.
物资仓库保障效能仿真模型就是立足物资仓库的实际,运用GPSS仿真语言对物资仓库保障的运作流程进行分析,运用GPSS仿真进行模拟仿真,并对相应的仿真数据进行分析。构建起物资仓库保障效能测度模型,应确立仿真系统的边界,明确物资仓库系统随机过程,采集所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研究、预测战时物资需求量,进而拟制相应的物资保障方案,是提高战时物资保障计划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要求。利用灰色预测法和趋势预测法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在对比分析各种物资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法加权的战时单兵日均物资需求的组合预测模型,为我军进行战时物资需求预测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物资保障信息化水平高低是决定非战争军事行动物资保障是否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非战争军事行动物资保障信息化存在基础通信不稳定、物资保障信息化支撑不足、军地信息融合工作进度缓慢等问题,应从夯实基础、军地融合、建立军事物联网、应用空间技术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远海防卫后勤保障特点,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以作战力量、保障点、保障力量等为智能体模拟了远海物资保障流程,建立了远海物资保障模型,提出了两种保障方案,并以成本费用、补给时间、补给效率为指标,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评估,得到了最优保障方案。结果表明,利用多智能体仿真技术能有效实现远海物资保障方案问题求解,降低补给时间和成本,提高补给效率,为远海物资保障方案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第1期《军事经济学院学报》学术争鸣栏目刊登了名为《质疑“物资保障社会化”》的文章。其作者对物资保障社会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后勤保障社会化分为产品的社会化与服务的社会化,为我们进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分析视角,但作者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物资保障社会化是一个伪命题,却不敢苟同。本文试对这一观点进行一定的辨析,以做回应,从而达到学术争鸣的目的。《质疑》一文的主要观点是:“军队是一个非生产性的武装集团,物资只能来源于社会,即物资保障本来就是社会化的”。“军队是一个非生产性的武装集团”这是没什么…  相似文献   

19.
装备物资供应保障中的装卸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装备物资装卸作为供应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装备物资保障效能的发挥有着极大的影响。综述了装备物资装卸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提出了装备物资装卸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应急物资保障计划辅助决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制定应急物资保障计划的流程,构建了制定应急物资保障计划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运筹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优化.该模型为制定应急物资保障计划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