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丁少武 《国防》2003,(5):33-34
国防动员建设涉及的领域广、内容多、要求高。要搞好国防动员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统一领导,军地联动 国防动员建设不单纯是军队的事,而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因此,应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的原则。一是发扬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地方党委要定期召开常委议军会,传达学习上级有关国防动员建设的重大决策和指示,分析形势,研究解决国防动员建设的重大问题。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定期到军事机关现场办公,认真履行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依托社会经济发展给国防动员建设提供的雄厚基础,紧紧围绕"双应"需求,积极协调军地多方力量,发挥军地资源优势,强势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瞄准"双应"需求抓建设,着力打牢国防动员工作基础。实践中,我们着力在建强队伍、构建信息一体化指挥平台和完善"双应"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建强国防动员队伍。我们把编实配强、提高锻造领导干部和动员对象的能力素质作为国防动员的重要任务。每年都本着"精干、专业、高效"的原则,根据军地人事调整,结合民兵整组,及时  相似文献   

3.
经济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军地联审制度,是增强经济建设的军民兼容程度,提高经济动员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经济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军地联审工作还存在着法规不完善、权责不明确、机制不健全、标准没确立等现实问题,应从完善法规制度、明确相关各方职责、健全工作机制以及科学制定技术标准等方面着手,着力推进经济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军地联审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高国胜  龚雷  孙学栋 《国防》2013,(7):14-15
国防动员实施预案是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威胁而预先制定的国防动员活动方案,是提高国防动员实战能力的重要保障。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对于理顺指挥关系、规范行动程序、提高保障效率、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要"准"。《国防动员法》规定:"国防动员实施预案,根据国防动员的方针和原则、国防动员潜力状况和军事需求编制。"  相似文献   

5.
刘新泉 《华北民兵》2011,(11):48-48
新颁布的《国防动员法》明确提出:"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这就要求新形势下必须依据《国防动员法》,进一步按照融合式发展要求,统筹军地资源,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的创新发展。一是融合军地指挥机构建设。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军分区在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机制的同时,始终把军地联合指挥、军地预案衔接、军地信息互通作为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双应"能力的融合重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军地要素对应、工作衔接、相互协同的应急应战联合处突指挥体系,达到指挥控制、力量运用和协调保障的一体化。针对近年来国防动员和政府应急  相似文献   

7.
国防动员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国防动员计划、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和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制度。"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是国防动员平时准备和战时实施的基本依据,潜力统计调查是掌握和评估国防动员潜力资源状况的主要途径,三者同为国防动员组织活动的基础性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十六条规定:"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根据国防动员的方针和原则、国防动员潜力状况和军事需求编制。军事需求由军队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国防动员实施预案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当在指挥、力量使用、信息和保障等方面相互衔接。"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执行情况的评估检查制度。"国防动员计划、实施预案执行情况的评估检查制度,是指为掌握计划、实施预案执行进度和评估执行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特别是提出了要提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的明确要求。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着眼提升质量要求,紧紧抓住国防动员体系能力建设这个重点,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不断向信息化建设要效益,确保一声令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要紧紧扭住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这个龙头。加强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军地多个部门,涉及军地众多领域,军地双  相似文献   

11.
陈平 《国防》2013,(3):33-34
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是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关键环节。必须紧紧围绕贯彻"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走活军地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打造联合、权威、高效、顺畅的国防动员指挥体系。深化军地融合的动员建设理念。加强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必须着眼军地联合指挥,树立军地一体、军民联合的建设理念。应着眼遂行新的职能任务需要,牢固树立军地全面融合的意识,使部队的指挥  相似文献   

12.
正前不久,河南省军区指导预备役高炮师接受了济南军区的突然拉动考核,并同步组织郑州、洛阳、新乡、三门峡等7地市国防动员委员会进行了国防动员综合演练。拉动考核区分动员、机动、演习三个阶段,国防动员综合演练主要完成了动员支前、防卫警戒、交通保障等任务。这次拉动考核和综合演练,军地领导高度重视,省政府、省军  相似文献   

13.
高军虎  吴焕奇 《国防》2001,(11):13-13
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国防动员指挥系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国防动员数据管理自动化、工作程序规范化、辅助决策智能化,提高国防动员的速度和质量,赢得战争的主动权,要求国防动员指挥系统建设应具有"四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钟伟  解清 《国防》2012,(11):57
新时期新阶段,安全威胁的多样性、军事任务的多元化,大大拓展了国防动员的职能使命.我们要积极适应国防动员职能使命拓展的新需求,大力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防动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完善与政府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动员指挥体系.着眼应急应战双重需要,对军地职能部门指挥机构进行系统整合,构建军地一体、平战结合、集中统一、权威高效、运转顺畅、反应灵敏的联合指挥体系.一方面,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发挥军地情报信息系统作用,依托现有信息网络,按照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要求,将过去军地情报信息单线传递改为动员情报信息的双向交换,搭建本级作战指挥系统、政府应急系统、相关职能部门系统相连接的指挥网络,建立贯通地方政府网和部队国防动员信息网的军地一体、军民共用、快捷方便的立体信息指挥控制平台.  相似文献   

15.
《国防》2011,(9):76-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动员的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将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纳入战备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落实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家在和平时  相似文献   

16.
《国防》2011,(8):8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十七条规定:"各级国防动员计划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的编制和审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7.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协调军地同心抗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防动员系统着眼“面向三军、协调军地”的职能使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力促军地抗击疫情力量联防联动,形成了军民同心、众志成城的战“疫”合力。跨军地联动,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襄阳请求支援!”“宜昌请求支援!”  相似文献   

18.
李世明 《国防》2013,(7):4-6
"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国防动员建设转型发展的现实必需。抓好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切实把握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发扬优良传统,凝聚军地合力,加速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防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是国防动员的重要制度,有其特定的要求、编制程序和组织实施方法。《国防动员法》专门对国防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的编制和落实作了规定,这既体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当前,应以《国防动员法》为依据,从以下六个方面规范完善动员计划和实施预案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四川省营山县军地双方着眼应战应急需要,紧紧围绕国防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新要求和可能担负的任务,把以"应战"为主要使命的国防动员和以"应急"为主要任务的抢险救灾、维稳处突"两条线"予以整合,大力开展"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在国防动员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路,既有效提升了国防动员能力,也推动了国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