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文章对军人劳动与军人报酬问题,从定性、定位、定量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军人工资福利待遇是国家给予军人的劳动报酬。国家报酬制度是军人劳动报酬的前提和基础,决定、支配社会一般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因素和规律,同样决定、支配着军人的劳动报酬。由于军人的劳动是一种生产“保卫”和“安全”的特殊劳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安全产品”是一种“整体”产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军人的工资福利待遇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处于再分配的地位,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而实现的。由此决定了军队只能吃“皇粮”。军人工资待遇从数量上主要取决于军人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军队活动的效率和水平,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据此,军人工资福利待遇也应建立相应的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2.
军人风骨     
军人之所以有钢铁长城之美誉,是因为军人独有的风骨。军人的风骨不是柔软的垂柳,军人的风骨不是娇嫩的水仙。军人的风骨应该是陡峭的山崖,军人的风骨应该是笔直的青松。 军人的风骨不会存在于清澈平静的小溪里,军人的风骨不会存在于温暖舒适的巢穴里。军人的风骨只能存在于宽广咆哮的大海里,军人的风骨只能存在于仰天搏击的苍穹里。  相似文献   

3.
军人保险与军人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军人享有劳动就业、劳动保护、职业培训、劳动报酬、离退休生活保障、物质帮助、福利、优待、抚恤、退役安置等权益。军人保险制度与军人工资津贴制度、军人优抚制度、军人退役安置制度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军人权益保障体系,具有不可替代性。军人保险水平的确定,必须考虑到与军人的劳动付出相对应的军人权益保障的需要,而且还取决于对军人权益的认知能力和认同程度。军人保险制度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现在人武部已归建。这对人武干部来说,重塑军人形象尤为重要。那么,军人应该是什么形象呢?一、军人外在的表现。一是严整的军容。二是端正的举止,三是高昂的士气。军人的精神素质,是完成任务,取得胜利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军人劳动和军人劳动消耗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人劳动是社会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社会其它劳动相比,军人劳动及其消耗有其自身的特性。军人是准备战争、进行战争的劳动者,这就决定了其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同时也决定了其劳动负效用特性。军人劳动消耗则具有教育、健康投资高,机会成本、心理成本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军人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为军人由于年老、疾病、伤亡、生育等原因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不能参加劳动时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包括离退休养老保险、疾病保险、战伤阵亡保险、生育保险等。军人社会保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解除军人后顾之忧,保持部队高度稳定的重要的制度保证。因此,深入探讨军人社会保险问题,并努力作好这项工作,对于稳定部队、促进部队建设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军人的价值     
文学家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思想家说,军人是民族之魂;历史学家说,军人是战争的产物;政治家则说,军人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保证。有人说,军人是绿色的。因为陆军在大地上匍匐,与大自然的绿色融为一体,他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孕育着新的更美好的生命和生活;也有人说,军人是蓝色的。因为海军在碧海游弋,空军在长空搏击,他像大海一样深邃,像蓝天一样宽广,具有碧海一样清澈、纯洁的心灵,具有蓝天一样宏伟的目标和使命;更有人说,军人是红色的。因为军人们用自己的鲜血将红旗染成红色,绽放着悲壮、激烈的情怀。我要说,军人最无私、最勇敢。他们用血肉之躯构筑了一座又一座的胜  相似文献   

8.
在军人工资理论上必须澄清以下认识:工资是军人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军队也是一种职业,从军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军人和国家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军人的无私奉献不应当是无限制的;军人的社会地位、军人的人力资本、军人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军队的吸引力都应当从军人工资中得到相应的体现;军人工资水平的高低不应当被看作是军队宗旨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军人保险审计是指对军人保险活动及其相关事项进行的监督,审计的重点是军人保险基金。文章针对军人保险的特点,借鉴国家社会保障审计的经验,对军人保险审计的意义、目标、任务、内容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着重提出了当前军人保险审计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初 ,军委确定建定军人保险制度 ,这是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重要举措。但是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者 ,对于我国军人保险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同认识。这些争论的焦点不是集中在要不要建立军人保险制度 ,而在于中国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军人保险制度。对于这一点 ,我们拟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一下我国军人保险制度的本质、决定我国军人保险制度的构成要素和这些构成要素内部起作用的机制。一、我国军人社会保险制度的本质我国的军人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设立专项基金、在军人遇到死亡、伤残、年老、退役等情况时 ,给…  相似文献   

11.
军人保险供求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求矛盾是军人保险的基本矛盾。为实现军人保险的供求平衡,必须分别从军人保险总平衡、军人保险需求平衡与军人保险供给平衡三个方面寻求理论与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要在正确理解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 ,立足于军人和军事生活的特点来理解军人心理素质。军人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是要切实掌握如何进行军人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 ,教育引导、环境磨炼、自我养成和结合渗透是加强军人心理素质教育的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加强军人保险法制建设,构建军人保险法律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规律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依法治军、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对维护军人合法权益,调动官兵积极为国防事业作贡献,提高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军人保险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要使军人保险工作正规有序地进行,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险法律制度,使军人保险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推动军人保险工作跨世纪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军人劳动报酬是军人工资、军人福利和军人保险的集合。在宏观层次上,军人劳动报酬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于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决定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在微观层次上,军人劳动报酬决定于补偿性劳动报酬及收益所得。  相似文献   

15.
构建科学合理的军人保险体系,是保障军人合法权益的前提,是规范军人保险工作的客观需要,是提高保险基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构建军人保险体系,应按照完整性、规范性、指导性、实用性、制衡性和开拓性原则,建立健全军人保险的法律法规体系,设置具有军队特点的险种,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开拓合理有效的基金运营方式。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生活待遇应该通过立法予以保证。基本思路是完善军人生活法规体系,提高立法层次。重点内容应包括军人基本工资收入立法、军入补贴和特殊津贴立法、基金立法、军人家属的优待立法。  相似文献   

17.
军人本色     
也许有人会说,军人是为战争而存在的,只有在战场上那种轰轰烈烈慷慨赴死英勇就义的壮举才能体现军人的价值。而和平年代的军人,该怎样实现军人价值、体现军人本色?刘腾飞的故事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回答。有着20年军龄的刘腾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行动诠释着军人的深刻含义:在群众面前,他奉献出一片爱心;在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在诱惑面前,他坚守气节;在平凡工作中,他执著而真实……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刘腾飞的生活,正如《渴望》里那句歌词:“宛如平常一首歌……”  相似文献   

18.
军人·冬日     
李承兵 《国防》2007,(2):84
冬日里,用号声撕破晨幔,迎来黎明的是军人;用脚步踏碎积雪,震醒大地的是军人;用歌声吹散冷凝,带来生机的是军人;用无悔奉献边防,坚守岗位的仍是军人.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军人社会保障法规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保护军人合法权益的需要。军人社会保障立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军人社会保险法、军人社会福利法、军人社会救助法、退役军人安置法和军人优待抚恤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保险的主体形式之一,互助保险以其固有的运作机制,在适用风险的保障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入互助保险机制,保障军人特殊岗位风险,是实现军人保险政策目标的必然要求。军人互助保险的职能在于针对军队内部实际,对特殊地区、特殊岗位以及执行特殊任务的军人面临的特殊岗位风险;提供灵活高效的风险保障,满足军人对特殊岗位风险的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