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戚继光的军事思想——纪念戚继光逝世四百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不仅是一位英勇善战的著名将领,而且是一位具有独到见解的军事理论家。他戎马生涯40余年,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在建设国防、练兵和作战过程中,继承和吸取历代军事思想之精髓,总结了自己练兵、育将、作战的实践经验,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正确地处理了继承和发展,冷兵器与火器,技术与战法,士卒与将帅,军人与军队,军事与政治诸方面的关系,丰富了我国古代军事学的宝库。他的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军事思想进行探讨。一、戚继光的治军之道——训练“节制”之师  相似文献   

2.
戚继光的武德教育有明显的层次性差异。根据(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的思想及戚继光的武德治军实践,可以把戚继光的武德教育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层次和高级层次。(一)基本层次的武德教育戚继光的基本层次的武德教育是以全军将土为教育对象的,也可以说是对全体军人进行的以建军宗旨为核心的普遍道德教育,意在提高全军将士的思想道德觉悟,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纪律、统一军风、统一行动。从教育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1.以“卫国保民”为宗旨的“忠义”教育何为“忠”和“义”?传统的军事伦理观认为,报效皇上、报…  相似文献   

3.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军队管理思想。尽管囿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这些思想未能形成系统的军队管理学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队管理的一般规律。探讨古代中国军队管理思想,汲取和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对于促进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加强部队的管理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治之以法——军队管理的根本在中国古代,管理统称为“治”,军队管理即为“治兵”、“治军”或“振旅”。《左传·隐公五年》有“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礼记·曲礼》有“班朝治军”之语,指的主要是军队平时的管理教育(含训练、校阅)。战国前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提出“兵以治为胜”,极言军队管理与战争胜负的关系,认为对军中士卒的良好  相似文献   

4.
时下,人武部开展科技练兵,部分同志有不同的想法,有的认为搞科技练兵是上级的事,存在与我们“无关”的思想;也有的同志认为人武部不具备条件,存在无法进行科技练兵的畏难情绪;还有的认为人武部开展科技练兵难有所作为。针对种种不同的思想认识,应及时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各级领导关于开展科技练兵的指示和讲话精神,帮助大家认清民兵、预备役部队开展科技练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打得赢”、“不变质”高度负责的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做好人武部科技练兵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5.
政工干部如何贯彻江主席“科技强军”的战略决策 ,与全军蓬勃兴起的群众性科技大练兵活动“同频共振” ,以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和现代化建设需要 ,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了解 ,当前影响政治干部科技练兵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观念滞后 ,认识上的误区较多。有的认为科技练兵主要是司、后、装的事 ,政治干部做好练兵中的政治工作就行了 ,存在着“与已无关”的思想 ;有的把政治工作简单归为一门“说唱艺术” ,认为主要是掌握谈心、搞教育等基本功 ,存在着学高科技“没啥必要”的思想 ;还有的认为高科技复杂、深奥 ,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历来重视思想教育,开展思想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在筑牢与士卒感情基础上开展思想教育,以将领的言传身教来感召、提高士卒的思想觉悟,将传统修身理论融入思想教育等,但中国古代军队思想教育存在内容单薄、偏重刑罚等不足。  相似文献   

7.
云南玉溪军分区在民兵军事训练全过程中,紧贴市场经济实际,针对民兵思想特点,加强政治工作,唤起民兵练兵习武的热情,取得了显著成效。 立足市场经济,注重民兵训练中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当前训练中政治工作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一是一些民兵认为“练兵无利”,“扛枪当民兵不如经商”;二是一些民兵认为现有装备打不赢高技术战争“练兵无用”。针对这种情况,军分区对参训民兵进行“爱军习武光荣传统”教育、“国际形势和新时期建军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前 ,部队科技练兵活动正在蓬勃兴起。在这场军事训练领域的重大变革中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作用 ,保证这一活动深入、持久、有效、健康地发展下去 ,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引导官兵处理好科技练兵中的几个关系。一、正确处理练与战的关系 ,在搞好仿真训练上下功夫“军应思战 ,兵要务练” ,军队的根本职能就是要练兵打仗。斯大林曾经说过 ,“战争中需要什么 ,军队就练什么。”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 ,是赢得战争的前提和基础。但是 ,在相对和平环境下 ,由于战争不是迫在眉睫 ,部分官兵容易产生当“和平兵”的思…  相似文献   

9.
科技强军,是新时期我军一项军事战略方针。大力开展科技练兵活动,其根本的目的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因此,科技练兵的水平和范围都要不断地推向深入。笔者认为,中共中央转发的《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促进县级人武部的全面建设、推动科技练兵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戚继光生于嘉靖七年闰十月(1528年11月),卒于万历十五年十二月(1588年1月),抗倭名将,字无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涂州走远(今安徽定远》,后定居山东东牟,将门世家。戚继光十七岁承袭父职任登州(今山东蓬莱》卫指挥企事,后戎马一生,驰骋在抗倭斗争的浙江。福建东南前线,创建“戚家军”,数败倭寇,屡建战功,耀为总兵官。后又召为神机营副将,继而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晚年遭排挤调任广东,后谢病归故里。《明史》有传,留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莅戎要略》等著作,是研究戚继光武德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军事篇”,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运用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指导基层建设,是新时期基层建设的客观需要。我们认为,把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落实到基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科技大练兵,是我军军事训练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面对这一变革,为之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着眼哪些特点规律,在指导思想上应该把握哪些方面,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必须承认以往的政治工作,在贯彻训练指导思想、推动训练发展、保证飞行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在解决“练兵热情不高、训练动力不足”等长期困扰训练的“老大难”问题方面效果不够明显。这就告诉我们科技练兵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探求调动官兵练兵积极性的新的增长点。笔者认为,“知识军事”这一伴随“知识经济”而来的新概念,是值…  相似文献   

13.
晚清首次整军练兵的思想与实践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出于“靖内思”与“御外侮”的迫切需要,在奕沂等提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的思想指导下,于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了一次整军练兵活动,作为强兵治国的“第一大政”。其主要内容:一是抽调部分八旗、绿营官兵加强训练,企图改变经制兵的废弛状况;加强中央军权。一是将裁减后的湘、淮勇营和各省勇营留防于各要地,发挥其安内攘外的作用。诚然,这次整军练兵,主要着眼于改善陆师的武器装备和试行西法操练,在编制体制方面虽有所变化,但没有超越湘军营制的框架,因而只能看成是军队近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或者是…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南沿海乡村,农民在新宅落成后,习惯在宅旁或庭院栽种一丛翠绿挺拔的剌竹。这一习俗,据说是当年戚继光抗倭后遗留下来的古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以参将率部入闽,在闽北,闽东奋起抗倭。倭寇纠集兵力,凭藉当时先进的鸟嘴铳等轻型火器进行报复,对戚家军威胁甚大。戚继光深知,如果墨守明朝军队“方阵在前,且打且进”的呆板战术,势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军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科技兴训、科技练兵,要害是科技。这是科技练兵区别于以往军事训练的本质特征,也是它作为军事训练深刻变革的关键所在。开展科技练兵,必须把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下大力抓出成效。这是关乎军事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1.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也是“第一生产力”。把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  相似文献   

16.
江主席“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推进部队科技练兵深入发展的根本指针。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自觉运用到科技练兵的具体实践中去。结合当前部队实际,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促进科技练兵活动深化,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牢固树立按照“三个代表”指导科技练兵的思想,不断增强搞好科技练兵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江主席指出:“党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这就明确确立了“三个代表”在党的建设以及…  相似文献   

17.
怎样才能使我军的职能教育入情入理、深入人心?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端正官兵的服役动机,使官兵尽职尽责地履行我军的职责,完成我军的宗旨?这既是各级党委机关致力研究的老问题,也是能否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落到实处的大问题。沈阳军区某部组织开展的“当兵为什么”、“练兵干什么”、“军队的职能是什么”的大讨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她仿佛是一缕春风,唤起了广大官兵爱军习武,忠于职守的意识;她仿佛是一场春雨,荡去了官兵思想深处的疑虑,增强了各级党  相似文献   

18.
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拘泥古训,不墨守成规,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作战方针的制定,到练兵打仗,无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戚继光的水师建设和运用也体现了这个特点。“水陆兼司”的抗倭作战方针倭寇来自海上,往往以沿海岛屿为基地,进行登陆袭扰。那么,对倭作战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针,才能克敌制胜呢?当时,有的人主张歼敌于海上,认为海防“则必宜防之于海”;有的则认为“固海岸为不易之定策”,主张歼敌于登陆之际;有的主张更全面一些,认为“海防之要唯有三策:出海会哨,毋使入港者,得上策;循塘距守,毋使登岸者,得中策:出水列阵,毋使近城者,得下策;不得已,而至守城  相似文献   

19.
四海春潮涌,正是练兵时。在犁波耕浪追逐强军梦的航程上,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似战鼓催征,如号角激扬。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练兵就是为了打仗。而战斗力始终是军队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习主席多次强调,必须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打仗聚焦用劲,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从军队的根本职能来说,“打仗”应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有没有把“真打”放在脑子里。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军队也搞“思想政治教育吗”?回答是肯定的。在美国军队中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却丝毫不乏“思想政治教育”之实,这便是所谓的“精神教育”。美军认为,精神教育是增强军队凝聚力,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