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军委江主席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人才培养是个长期的任务,又是当务之急”。这说明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新时期治军的重要特点和规律,是我军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保证。要推进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把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2.
林荣华 《华北民兵》2005,(12):41-41
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新军事变革,提高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关键是要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不断加快人才建设的步伐,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潘瑞吉 《国防》2005,(8):9-10
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关键是人才准备。当前,人才匮乏特别是科技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军事斗争准备的瓶颈。依托地方科技优势储备预备役军官,为战时部队补充高素质人才,既是尽快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两个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应急作战准备的迫切需要。作为自身建设的努力方向,预备役部队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以储备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和带动预备役军官队伍科技素质的提高,为打得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转变思想观念,把依托地方科技力量储备预备役军官工作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来抓经过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4.
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形势战备教育改革,是适应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军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是在多极、多事、多变的国际态势中建立的,是军委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就其“应急”的使命而言,这支部队是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突击力量,是直接显示军威、国威,...  相似文献   

5.
快速反应部队。亦称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它是指具有快速机动能力,能够紧急出动执行作战任务的部队,主要用以应付局部战争和地区性武装冲突以及其他军事突发事件。进入21世纪以来,为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快速反应部队以其灵活、迅速的优点,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的重点。例如,美军成立了“应急部队司令部”,用于随时派出部队对付地区性冲突和突发事件;北约将“多国快速反应部队”作为军队建设的第一层次;俄军也把立即反应部队和快速展开部队作为其常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外军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呈现了许多…  相似文献   

6.
选拔培养大批新型军事人才是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前提和保证 ,是事关军队现代化建设和质量建设的根本性大事。军委江主席指出 ,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 ,关键在人才 ,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 ,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 ,也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这就充分说明了选拔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新型军事人才的选拔培养既要遵循人才选用的一般规律 ,又要着眼其特殊性要求。各级党委要运用科学的、辩证的方法 ,切实把选拔培养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事关军队现代化建设和质…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应对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江泽民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反复强调“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这一变革的重要保证”。同时,明确要求在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时,要“重点抓好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认真贯彻军委的人才建设思想,采取超常措施培养好这“五支队伍”,是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治本之举。一、对指挥人才,要突出“复合型”要求,军政兼通、指技合一。未来战争的政治目的日渐凸显,除受一般…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兴国之本,人才是兴军之本。“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断,科学预测了未来军事发展的关键所在,提出了人才建设的标准和目标,为我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中青年教员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已经引起了一场新的世界军事革命 ,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泽民指出 :“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 ,关键在人才”。军队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和摇篮 ,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中青年教员是教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他们素质的高低 ,能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 ,加强对中青年教员的培养 ,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员的素质 ,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第一 ,要严把“入口关”。在选调教员时 ,要严格质量标准 ,不仅要看他们的学历 ,更要看他们的能力 ,全面考察他们是否具备军…  相似文献   

10.
核导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其作战具有战略性、作战节奏快、协同复杂、作战环境恶劣和受敌威胁严重等特点。因此,后勤保障要求必须“高”、准备必须“快”、指挥必须“严”、保障方法必须“活”、防卫能力必须“强”。组织后勤保障必须灵活运用保障方法,即:依托基点,辐射保障;预置预储,定点保障;随时跟进,伴随保障;灵活机动,巡回保障;应急支援,超越保障。同时,旅后勤要注重后勤设施和装备建设,调整优化战备物资储备,要按照“合格、适用、配套、过硬”的要求,抓好应急机动保障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慧奇 《国防》2005,(4):34-35
随着新一轮世界性军事变革的到来,信息化武器装备、数字化战场和新的作战样式开始登上战争舞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技术正在加速发展,世界各国军队“人才储备战”、“智力储备战”也拉开了序幕。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要求预备役军官队伍的素质必须与之相适应。为此,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拓宽选配渠道,从源头上选入高素质人才。按照《预备役军官法》的有关规定和“着眼需要、进出有序、确保质量”的要求,有计划地把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行业中与部队专业联系比较紧密、军事斗争准…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下大力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要求,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军分区、人武部的根本职责和主要任务。在未来应急作战中,民兵、预备役部队既要遂行必要的作战任务,又要担负大量的支前保障任务;既要为部队补充兵员,又要维护后方稳定,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军分区、人武部必须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一是主要抓好民兵建设。民兵是后备力量的主体,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础,其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着眼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特点对后备力量运用提出的要求,按照编为用、建为战的要求,根据担负的任务,进一步调整民兵组织布局,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尤其要把未来作战中急需管用的队伍编实编强。要按照“打得赢”、“不变质”的要求,强化民兵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鱼台县人武部围绕未来战争及和平时期可能担负的“支援保障部队机动作战、战时快速动员、城市要地防卫、应急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等任务,突出实用性训练内容,着力锻造既能“应急”又能“应战”的高素质民兵队伍。  相似文献   

14.
“闻鼙鼓则思良将。”在新军事革命波涛汹涌、信息化战争一日日临近的今天,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坚定地走人才强军之路,是国防后备力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民兵改革的迫切呼唤。 近年来,天津在城市民兵改革中,遵循军委江主席提出的“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的重要指示精神,本着现代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军委、总部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建设都在经费投入上作了重点倾斜。坦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经费供求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保障难度有增无减。因此,进一步加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财务建设,对提高部队战斗力至关重要。一是加强管理,提高标准经费保障能力,确保有限经费使用效益。二是加强业务建设,实现财务业务建设正规化。三是完善应急机动财务保障预案。四是管好用好应急储备基金。  相似文献   

16.
在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立以团(包括相当于团)为单位的军需保障队,可以把连队从繁琐的“一日三餐”中解脱出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战备训练中去,提高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作战能力。鉴于我军目前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实际,军需保障队可按目前部队的军需科(股)级别设编,下编给养保障分队、被装保障分队、农副业生产分队。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条件下,如何解决部队机动中的给养保障,是部队机动作战军需保障的关键。本文以陆军师为例,认为要搞好部队机动中的给养保障,必须着眼高技术特点,积极改善给养保障,提高机动保障能力;根据机动任务和条件,建立科学的储备标准体系,增强自我保障能力;依据现有条件,组建给养保障分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给养保障队伍;发挥“本土”优势,树立“大后勤”观念,紧紧依靠地方支前保障;从最困难复杂的机动条件着想建立连队和单车的保障体系,增强作战单元的独立保障能力;针对部队机动方式,采用“四结合”的保障方法,保障部队立体机动;适应高技术要求,加强隐蔽管理,强化动中管理,确保给养物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部队做好应急作战准备,党委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抓好应急作战准备的紧迫感责任感;强化领导军事斗争准备的能力素质,切实提高抓应急作战准备的实际本领;端正工作指导,切实把应急作战各项准备工作抓细做实;大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如期形成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延奎 《国防》2010,(10):11-12
军委确定在全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以来,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军委、总部关于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才建设作为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来抓,高素质人才群体初具规模,为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和职能使命的拓展,特别是军队信息化建设整体转型步伐的加快,对人才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标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坚持科学发展理念,贯彻信息化主导要求,突出提高信息化素质这个核心,着力在深化人才战略工程上下工夫、用气力、使长劲。  相似文献   

20.
预备役军官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和战时现役军官补充的主要来源。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立足培育应急作战人才准备出发,盯着问题做工作,瞄准差距求提高,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训练有素、作用明显、管理正规的高素质预备役军官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