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巴尔干、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以来, 丹麦军方已经意识到,其陆军应该从机械化陆军全面转型为全谱作战的陆军,要发展具有最新技术水平的单兵系统,以满足徒步作战士兵的作战需求。因此,丹麦陆军对发展新型士兵系统给予了很高的优先权。  相似文献   

2.
“宙斯盾”作战系统是美国海军二十世纪80年代研制的舰用指挥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把舰艇的对空、对海和反潜作战在探测、跟踪、指挥和武器功能上有机地综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快速反应的自动化系统。其探双IJ距离达400多公里,可同时跟踪IO0多个目标并能迅速进行目标判别和调动武器实时攻击,具有反应时间短、防空火力强、抗干扰效能好和全空域作战等特点。“宙斯盾”作战系统包括AN/SPY相挂阵雷达,MK41垂直发射装置,MK99火控分系统,MKI作战指挥与决策分系统,UYK-43/44计算机,AN/SLQ-32(V)电子对抗系统。系统的主要功用…  相似文献   

3.
作战形式(沿海作战,不同于战争的作战,联合作战,多任务作战,反恐作战)的变化是和技术的发展(主要是COTS和ICT、网络、人工合成)紧密相关的。预算和人员的限制(少花钱多干事,裁减人员)导致现代海上作战的深刻变化和海军作战系统发展的突破。本文将对海军作战系统领域作个简要介绍,同时描述适于未来发展的作战系统的可能的轮廓。本文的观点是以新一代海军作战系统的开发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4.
军事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在军事领域引发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呈现出信息化、精确化、隐性化和无人化的特点。由于无人作战系统具有便于执行艰险任务,降低有人作战系统战场威胁等优点,备受美军青睐。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工智能、控制、通信等技术的成熟,无人系统不断发展,延伸至军事作战领域,无人作战系统将深刻影响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研究了国外无人作战系统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分析了智能无人作战系统的关键技术,以防空作战为背景,提出未来智能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初步构想,梳理总结了应关注的重点技术方向,为智能无人防空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美国陆军正在加紧研制“未来作战系统”(FCS),18种武器装备中包括有人/无人地面车辆、无人机和传感器。2003年5月,美国国防部国防采办委员会批准了价值150亿美元的“未来作战系统”武器发展与试验项目。预计该系统2008年进入低速率初始生产;2010年装备第一个“未来作战系统”营后具备初始作战能力;2012年第一个行动单位(包括3个营)装备完毕,具备完全作战能力。与“未来作战系统”相配套,未来的美国陆军将以“旅”  相似文献   

7.
李守林  李剑 《国防科技》2005,(10):47-51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空间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太空日益成为现代战争重要的作战空间,近几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实践也一再表明,拥有太空优势的一方能够为己方作战力量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援和保障,并且,使用部署在太空的侦察和打击系统也可对海上、空中、地面目标直接实施攻击,通过反卫星武器和空间作战飞行器能够干扰、破坏、摧毁敌方的太空作战系统,夺取制太空权,从而对发生在海上、空中和陆地的战争的胜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美、俄、法、日、印等军事强国都在积极发展军用空间技术和太空作战系统,围绕太空展开的军事竞争…  相似文献   

8.
网络化作战系统的软硬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发展网络化作战系统的两个推动要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第二代作战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讨论了网络作战系统的发展目标 ,提出了网络化作战系统的软硬件体系结构 ,包括硬件的三层次结构和集成化作战软件的技术方案 ,指出了实现作战系统网络化的巨大效用。  相似文献   

9.
海军舰艇作战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复杂的大系统,是实施海上战争的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第一代作战系统——独立式作战系统。之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作战系统先后经历了独立式、集中式、分开式和分布式作战系统。目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海军舰艇作战系统已成为海军发展的重点。一、海军舰艇作战系统基本组成传统的海军舰艇作战系统基本组成通常可分为作战指挥系统、警戒探测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舰炮武器系统、舰载直升机系统、反潜武器系统、电子战系统、综合通信系统、综合导航系统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神的羊皮盾 Aegis命名的“宙斯盾”舰载作战系统,是美国研制的装备大、中型水面舰的综合性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早期的“宙斯盾”作战系统主要用于单舰或舰艇编队的防空指挥控制,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防空、反舰、反潜和对岸攻击的综合性舰载指挥控制系统。它是美国21世纪海军“联合防空作战”(AAW)和“海基弹道导弹防御作战”的基石,将确保美军备军种联合作战、登陆作战、向世界危机地区投送兵力的顺利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的必然结果,将极大地提高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并对未来战争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了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的战场感知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精确打击系统,探讨了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爱国者”武器系统的研制及改进过程,“爱国者”PAC-2系统的组成,主要作战过程及PAC-3系统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未来作战系统”是美国陆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武器装备发展项目,项目从酝酿到终止,经历了十几年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军队的高度关注。深入研究”未来作战系统”的发展历程.探索其发展特点.吸收借鉴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战斗机显示系统是在各种环境下(包括夜晚和低能见度时)为飞行员提供有关飞行、目标、战术以及武器瞄准等信息的系统,它可以辅助飞行员完成作战任务。先进的显示系统可以增强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提升战斗机的作战能力.因此战斗机显示系统的发展一直受到重视。早期的陀螺稳定瞄准系统直到20世纪50年代,战斗机装备的还是陀螺稳定瞄准系统。这种系统的优  相似文献   

15.
作战效能试验评估是检验地面无人作战系统是否满足作战要求的根本手段.针对地面无人作战型号新、作战需求牵引性弱等问题,紧贴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智能自主特性,以能力构想为核心,以作战概念创新为牵引,建立了基于能力的地面无人作战系统作战效能试验评估框架,明确了作战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作战效能试验方法,设计了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作战效能指标框架和总体方案,为适应地面无人作战系统发展要求,并有效开展作战效能试验评估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海军的注意力已经从全球战争情景转移到局部的、沿海偶然事件和冲突的复杂情况的准备状态。在作战上,舰上人员将必须有能力把注意力从作战系统多使命任务转移到纯单一使命上。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作战系统必须能在一个受预算制约的环境中不断引入技术。从作战和发展两方面来看,作战系统的结构是影响作战系统灵活性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用一种横向综合方法把作战系统功能从基本原理上划分为探测、指挥和交战功能,以便提高所要求的灵活性。这种基本原理上的划分方法目前已应用于单独的武器系统,但还没有用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作战系统。相反,过去往往是先研制自含式武器系统,然后再纵向综合成作战系统,从而减少了灵活性。 作战机构是对作战系统结构提出要求的主要因素。本文说明:在横向上综合作战系统的探测、指挥和交战,能最好地支持作战机构。可以断定,一个在横向上对探测、指挥和交战进行综合的综合作战系统结构应成为未来作战系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地面无人作战系统是陆军装备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详细介绍了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定义与分类、特点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地面无人作战系统的对未来战争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相关课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各国海军众多型号的两栖攻击舰中,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作战系统配置较为典型。以“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舰作战系统的组成配置、主要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性能、指挥关系和作战指挥控制流程,总结了该舰作战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为两栖攻击舰作战系统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无人作战系统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人作战系统是信息化战争中夺取信息优势、实施精确打击、完成特殊作战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未来军事力量的倍增器。文章在介绍国内外无人作战系统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对无人作战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自主技术、协同技术、通信技术、平台技术和载荷技术等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