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论》作为一部在我党历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毛泽东哲学著作,其划时代意义在于,它同《矛盾论》一起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为正确解决我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继1937年《实践论》和《矛盾论》发表之后,毛泽东明确地对“实事求是”这个中国古代的思想命题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规定,并经过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在党的七大上确定为全党的思想路线。 一、《实践论》全面奠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在1941年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毛泽东《实践论》的影响,以及《实践论》中认识论与实践观的内在逻辑。《实践论》以人的社会性特征为出发点,以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强调了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并得出了通过实践发现、证实和发展真理的结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实践观的建立是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基础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阐述了大量关于实践的观点。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著作《实践论》中提出了一个认识论的重要问题即认识和实践的正确关系。在实践的哲学中,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实践论》是实践范畴的守正创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继承并且具有创造性的解决了在革命斗争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问世60周年,上海市哲学学会与空军政治学院联合发起,于1997年6月20日在空军政治学院召开了“《实践论》、《矛盾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上海市哲学界研究机构和军内外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及理论工作者共50余人。大会着重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尤其是他制定的游击战争的一系列基本作战方针、原则,体现了人民游击战争的基本规律,被作为一种独特的军事战略受到世界所重视。日本的久住忠南在《战争、战略、日本》一书中指出:“毛泽东论述的最精辟的是游击战,他所论述的游击战,比以往任何战略书籍都丰富,他那富有的想象力,是举世罕见的。在二十世纪出现的各种战略著作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毛泽东的游击战理论。”  相似文献   

6.
剑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剑术活动的记载。《孔子·家语》载说:“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这是剑术的一种“舞练”形式。手执干、戈、戚等武器进行“舞练”,那个时候叫“舞象”。《礼记·内则》说:“成童舞象,学射、御。”可见当时就已经把剑术等军事训练项目作为少年教育的内容。在民间提倡剑术活动的目的,就是“寓兵于乐舞之间”,提高武艺,强壮身体,培养军事人才,“习戒备之”。这时剑术的另一种“相击”格斗的形式也已出现。《庄子·说剑》载:“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决定着,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毛泽东思想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在时间顺序上有三种可能:前者先于后者;二者同时;前者晚于后者。关于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理论界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941年3月,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先开始使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两年之后,即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参见《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第7期,4…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正> 值此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论著《实践论》与《矛盾论》发表五十六周年及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刊特设专栏谨作纪念。 全国东西南北中各路学者共聚“丝路”,从实践观、科学、逻辑学和方法论的角度,将哲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使哲学真正走到历史的前沿,真正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石和方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学者们极为严肃、科学的态度和探求真理的勇气,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9.
克服消极心态开展“双争”活动树彬,忠生,志根,本京在基层深入开展以“争创先进连队,争当优秀士兵”为主要内容的“双争”活动,是推动《纲要》落实的基本形式和途径,是促进基层按照《纲要》全面建设连队的一种有效机制。最近,笔者就基层如何开展“双争”活动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无产阶级在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十月革命前十年,列宁就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1921年,列宁又一次提出“生产力状况”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党的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  相似文献   

11.
柯笋 《政工学刊》2014,(10):64-65
唱队列歌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式,是部队每天都要开展的经常性的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展示风貌、激发战斗精神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队列歌咏活动贴近官兵实际,随机性强,不受环境限制,教育意义直接,一直是基层连队文化活动的“保留节目”。我军高度重视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规定“队列集会有歌声”,以此作为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抓手。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毛泽东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论述散见于他的一些讲话、报告、与外宾会谈及党和国家的一些文件中,概括起来,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争是两个和平之间的现象。1957年1月,毛泽东就苏联编写的《简明哲学辞典》第四版中提出的战争与和平这两个现象“不能是同一的,因为它们是根本对立的和互相排斥的”这一观点指出,这种说法是根本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联系,否认了转化。毛泽东认为,战争与和平之间存在着同  相似文献   

13.
黄允升在《〈遵义会议纪实〉若干史实辨正》一文中指出:《遵义会议纪实》(以下简称《纪实》) 在《文汇报》、《光明日报》刊载后,产生了相当影响。这是一篇不错的纪实文学,但其中有些情节严重失实:(1)书中写道:毛泽东在会上反驳凯丰时说:“《孙子兵法》我确实认真研究过”。事实上,毛泽东本人曾多次说过当时他还没有读过《孙子兵法》。(2)《纪实》中说:苏区中央局在讨论1932年6月21日《中央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与我们的任务的决议》时,“引起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也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自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中译本面世以来,《共产党宣言》就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滋养的最重要的代表性著作。毛泽东一生读过次数最多的书就是《共产党宣言》。1939年底,他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后来他还说过,自己每年都会把《共产党宣言》读几遍。毛泽东到底读过多少遍《共产党宣言》,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可能也无法统计。  相似文献   

15.
<正>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建设年代,毛泽东从未中断过对中国历史典籍的研究.他熟读经史子集,精通诸子百家,小自圈点注释,大至宏篇巨制,无处不显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谙熟与厚爱.他提倡:“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一思想不仅贯穿于他的美学思想之始终,而且还直接体现于他的审美创造实践之中.探讨毛泽东美学思想形成的历程,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美学思想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至乐无如读书”,是《史典》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的一生如果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实在是一种快乐无比并且受益无穷的事情。近阅《领导文萃》杂志中有一篇题为《毛泽东与“九月九日”》的文章,记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去世的前一天,虽然开始进入人工辅助呼吸,血压高  相似文献   

17.
在毛泽东的《孙子兵法》解读史上,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并取得世人瞩目的实绩,是他倡导批判继承历史遗产最为成功的范例;而郭化若则受毛泽东之命研究《孙子兵法》,倾注了大半生心血,可谓躹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成就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研究《孙子兵法》第一人”的学术地位,被誉为“一代儒将”。  相似文献   

18.
王真 《政工学刊》2005,(10):15-17
中流砥柱本是一句成语,借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的砥柱山比喻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起巨大支持作用的力量和英雄人物。用“中流砥柱”来形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起的作用,最初是毛泽东同志。1941年5月25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的党内指示中,首次运用了这一词汇,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1945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再次用“中流砥柱”一词来表述中国共产党坚不可摧的伟大作用,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小实践观”对实践本身缺乏深入具体的系统研究,已不能适应日益发达的当代实践及其科学发展。本文提出建立大实践观,认为:《实践论》中关于实践的主体性、广泛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等基本思想为我们建立大实践观提供了指导;大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生态、经济和人类本体,物质、技术和精神,宏观、中观和微观构成的多维复杂矛盾运动系统。从统一的物质进化的观点看,实践系统具有从与人类关系近缘的低能高级层逐渐向高能基础层推进的层次的反控递进发展规律;从大实践观看,传统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认识论是“三统一”的,真理的标准也是有复杂层次性的。  相似文献   

20.
“军事人才”是军事人才学最基本的概念。近年来已出版的关于军事人才的专著共三本:一是《军事人才学概论》(86.8出版,于大清等著),二是《军事人才学引论》(88.12出版,裘克人等编著),三是《军事人才学基础》(91.4出版,阎宝珠主编)。毫不夸张地说,这三本书(以下分别简称《概论》、《引论》、《基础》)堪称是我国军事人才学的“三大基石”。然而,笔者在学习研究中,感到“军事人才”的概念尚需与几位军事人才学对前辈探讨求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