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云南省易门县六街镇专武干部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0个春秋的李国林,10年中,六街镇先后换了三任部长,而他还是在“原地踏步走”,但他没有怨过,没有后退过,被誉为“永不倒退的老黄牛”,并先后20多次被(地)市、县、乡(镇)评为模范共产党员、优秀专武干部、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  相似文献   

2.
岁未年初,江西省都昌县的人事制度改革结果显示:在各乡、镇被分流的300多名干部(占乡、镇干部数的三分之一)中,专武干部没有1人被分流。这是该县人武部在调整改革中理顺专武干部进出渠道的结果。 他们注意多渠道选拨苗子,严格把好专武干部的入队关。一是从转业军官中挑选年轻干部。二是从大、中专毕业的年轻乡干部中选拨,先试用,合格的选配为专武干部;三  相似文献   

3.
来信之一:专武干部是武装工作的基础和最辛苦的人。近年来,我们在专武干部调整考核时,发现大多数老武装默默无闻、苦干奉献;也发现部分45岁左右处在“任职临界线”附近的专武干部存在一种消沉心理。他们有的精神不振、心态失衡,有的工作消极。而他们中许多曾是贡献突出的优秀专武干部。他们之所以存在这样一种不良心态,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习主席深刻指出,"政治干部既会做思想工作又会指挥打仗,这是我军的一个传统。政治干部要努力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政治工作要成为行家里手,军事工作也要成为行家里手,这样才能把政治工作做好"。当前,舰艇政治干部掀起了学军事的热潮,形成了良好导向,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产生了诸多困惑。有的感到工学矛盾突出、舰艇军事知识复杂、自身底子薄,存在畏难情绪;有的组织力度不够,缺乏系统培训,个人没有规划;有的学习计划脱离实际,要么标准过低,要么贪多求全,要么重理论轻实践;有的碍于面子、好摆样子,没有真正扑下身子学军事练指挥。为解决这些倾向性问题,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认真领会关于政治干部学军事的指示要求,切实提高舰艇政治干部学军事的质效。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军区切实加强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工作,将这些文化素质较高的莘莘学子,逐步培养成为文武兼备的优秀军人,为提高部队打赢能力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在这些地方大学生干部中.有143人担任过边防部队营连主官.25人调入军以上机关工作;4人荣立二等功.45人荣立三等功:涌现出了以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于部曾庆斌、军区优秀科技人才标兵刘英敏等为代表的一批地方大学生干部成才典型。  相似文献   

6.
人武干部的培训,要加大力度,重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这支队伍大多是营、团级干部,在部队是领兵打仗的指挥员,到了人武系统,身后没有现役士兵.但有成千上万的民兵、预备役人员。教育培训他们学政治、学军事、学科技都是必要的,但必须引导他们坚定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7.
春节刚过,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又有4名专武干部拿到了函授本科毕业证。至此,近年来该区已有22名专武干部获得函授、自考本科文凭。区人武部会同区委组织部进行的干部综合素质摸底考评显示,100%的专武干部称职,优秀、良好率占81%。一度身为专武干部却"不专武"的人们颇有感受:区人武部的科学引导,使他们真正做到了爱武、懂武、专武、精武。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形势,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华北民兵》编辑部组织了“优秀专武干部”征文活动,并将优秀征文汇编成《基石》。这本书汇集了全区114位专武干部认真履行职责的感人事迹,展现他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是供专武干部学习的一本好教材。  相似文献   

9.
刘航民 《政工学刊》2004,(11):52-53
一、演习准备阶段基层官兵的心理变化特点。在演习准备阶段,基层官兵主要有四种心理表现得较为明显。①渴望和猎奇心理。一些没有参加过演习的官兵,他们想亲自体验一下实装实弹的战场氛围,或是借演习换换环境,开开眼界。②担忧心理。有些任职时间短或者没有参加过演习的干部,由  相似文献   

10.
科技干部是科技部队生成战斗力的关键因素 ,是我军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做好科技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打牢制胜未来的精神支柱 ,是每个科技部队的领导和政治干部职责所在。新形势下做好科技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要“五看五靠”。(一 )看到信息时代带来的影响。信息技术带来的网络化、虚拟化和数字化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科技干部是我军迎接信息时代的第一方阵。一方面 ,科技干部的工作模式率先进入信息化操作的时代。另一方面 ,科技干部私人拥有电脑的比例相当大 ,信息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1.
科技干部是军队院校的主体,正确选拨、使用科技干部,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对院校建设至关重要。而正确地使用干部有赖于科学、准确地考核和全面地评价干部。目前,我军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考核机制。但由于考核标准比较原则,加之受改革开放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干部的考核评价往往受考核者个人  相似文献   

12.
肖降麟 《防化学报》2000,9(2):65-68
军校科技干部队伍建设是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重要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军校科技干部管理,应从认识上加以提高,从制度上进行调整,从措施上予以保证,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着力选拔培养优秀科技干部,形成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种花叫宝相花,没有五角星的冷艳,但它能散发出知识的芳香;有一种星叫科技星,没有五角星的锐气,但它能照射出智慧的光芒。从地方大学毕业后,我就成为了一名肩扛宝相花、领挂科技星的军人,虽然同样身着戎装,可是我的任务却略有不同,这里没有枪炮却依然充满着硝烟,没有壕沟堡垒却有一个看不见的战场。2009年我作为南开大学的一名国防生分配到了信息技术中心,之后部队派我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接受任职培训。可到了那里我就开始犯起了嘀咕,同来培训的70名战友中,只有我一个文职干部,看着他们肩上的一杠两星,再瞅瞅自己孤零零的宝相花,心里莫名地起了另类感。军校培训时,宿舍的战友总是略带调侃地说:"文职干部守好实验台就行,舞枪弄炮的体力活还是交给我们吧。"  相似文献   

14.
在雷锋同志的第二故乡——辽宁省抚顺市,广大军转干部的心中感受到的是融融的春意。因为他们有一种“家”的感觉。抚顺市军转办用他们“为军队建设服务,为军转干部着想,为用人单位负责”的行动诠释践行着雷锋精神,温暖着军转干部的心。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近期笔者与基层专武干部谈心时了解到,社会上一些人着专武干部服装的现象比较多。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且不注重自身修养,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笔者调查发现,着专武干部服装的有宾馆、酒楼、招待所服务员和商场营业员、企业保安、销售人员,少数单位员工军训为了整齐划一也着专武干部制服,更有甚者,一些人成群结队穿着专  相似文献   

16.
有少数转业干部反映,说他们从确定转业到办离队手续,没有领导同他们谈话,只在开始时让人给他们送来了一张表格要求填写。对此,他们感到很失望、很难过。据了解,这不是个别现象。应当明确,同每个确定转业的干部作一次恳切的谈话,倾听他们的意见,体现了组织对转业干部的关心。应该重视做好这项工作。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地方工作是军队干部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各级组织要主动关心他们,给他们送温暖。工作要尽可能做得细一点,不应草率从事。有些转业干部,在部队奋斗了十几、二十几年,特别是那些长年在边防、海岛等边远艰苦的地区和在飞行、舰艇…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对辖区内的专武干部进行了一次军事素质调查,发现存在许多问题。为数不少的专武干部在军事训练中,一般的队列口令都下达不准确,枪械使用保养,军事地形学也没有接触过,战时兵员动员也不懂;基层专武干部不专武比较普遍。平时多忙于地方工作,本职的武装工作处于应付状态;部分专武干部老化,军训意识淡化,各项工作不太用心,或是力不从心;上级军事部门近年来有些冷落了基层专武干部的军事训练,军事机关很少或没有组织专武干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遂宁军分区积极探索干部培养的新路子,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提高打赢能力。 他们采取在职学习、集中培训、换岗锻炼、以会代训、依托地方党校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干部的培捧。以报销过半学费、提升使用等敏励措施,鼓励干部参加军地院校函授和自考。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干部的学习热情,比着学、追着学的学习氛围逐步形成。他们有计划地选拔优秀干部人军队院校进行专业培训,打牢了干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1983年以来,我县遵照上级指示精神,以上代干吸收了一批城镇退伍军人为专武干部。目前,全县43名专武干部中,以工代干达26人,占60%。这批干部已成为武装工作的骨干,他们长期工作在第一线,成绩突出,上面没有转干指标,不能转干;不能进院校学习;更不能交流调用;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不多。”这就是说,人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公正地看待工作中有过失误的干部,既不能姑息迁就,也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将其打入“冷宫”,而应给他一个公正的“待遇”。据了解,当前部队普遍存在着对有过失误的干部不愿使用、不敢使用的现象。比如,有些干部在个人婚恋上、在经济上、在处理官兵关系问题上出了差错,就得到“下岗”的“待遇”。事实上,“四平八稳”的干部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干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