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装备保障系统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局限性,剖析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机理,提出了"静态能力+动态能力"评估内容框架。运用ANP理论,从复杂系统角度构建了网络结构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反映装备保障系统复杂的内部关系,并研究了指标的度量条件。  相似文献   

2.
组合权重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证据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确定指标组合权重的方法,综合考虑了主客观因素,更为合理。基于证据理论建立了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步骤。可为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
部队装备保障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在讨论装备保障能力评价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业绩评价和保障潜力评估因素的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理论建立了相应的综合保障能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机场跑道抢修能力评估是工程保障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影响机场跑道抢修能力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机场跑道抢修能力模糊综合评估模型。最后,运用模型对西南某机场的跑道抢修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提高该机场的跑道抢修能力建设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装备保障能力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构建了适合我军装备保障特点的保障能力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综合主客观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可拓优度理论的保障能力信息化建设评估模型,进一步研究了装备保障能力信息化建设中薄弱因素的捕获方法,并对装备保障能力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估改进。评估实例证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装备保障能力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问题,在把握航空装备维修特点和系统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信息化优势为主导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AHP的改进熵值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有效融合了主客观信息;引入云模型原理,将不确定性因素转化为定量化数字特征,开展基于云模型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实例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够科学、准确地评估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当前主要评估方法基础上,探究使用物元可拓模型对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进行评估。界定了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概念,并在深入分析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物元可拓方法建立了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合成旅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提供一定参考,对进一步完善合成旅实战化装备保障演练工作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装备自身固有能力和保障系统、保障能力两个方面研究影响航空装备保障效能的因素,构建了以战备完好能力、执行任务能力和直接被保障能力为表征的装备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对出动架次率等典型保障效能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评估了装备的综合使用能力和保障能力,并从保障设备的配置出发对保障资源进行优化,提高了装备在使用环境下的综合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9.
作战数据保障为部队的指挥决策和作战行动提供数据服务,是确保精确指挥和精确打击的重要措施。提出面向任务的作战数据保障能力评估过程,建立作战数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了作战数据保障能力的指标量化分析方法,开发相应的评估工具。该工具支持指标体系编辑、指标量化和数据采集等功能,为作战数据保障能力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预警反击作战的实施离不开实时的预警信息保障。为准确评估预警反击作战体系预警信息保障能力,分析了预警反击作战预警保障流程,明确了预警保障能力评估准则,根据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构建了由天基预警保障能力、地基(含海基)预警保障能力以及空基保障能力组成的多层次预警信息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进行了分析与定义,为进一步开展预警保障能力评估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FCA-DEA方法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端  张东升  张同振 《国防科技》2009,30(2):1-4,49
文章基于模糊综合评价与数据包络分析综合分析方法(FCA—DEA),针对装备维修保障的特点,提出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对维修保障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并构建适合能力评价的DEA模型,研究了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及改进方法,为部队进行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对反导作战能力的有效评估,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回顾了天基预警下反导作战的典型场景和鲜明特点,强调了评估指标的建立原则.建立了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由天基预警能力、跟踪测量能力、指挥控制与作战管理能力和火力拦截能力组成.根据作战要素分解,实现了多级指标扩展.指标体系中既有系统效能的静态指标,也包含作战效能方面的动态指标,可用于反导作战的时效性评估.从建立评估模板的角度探讨了指标体系的运用方法.相关结论可为反导作战能力的有效评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装备使用阶段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装备使用阶段的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对于发挥现有装备的作战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是分析评估的基础.文章首先给出了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然后从维修保障系统、装备、作战单元3方面给出了装备使用阶段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评估过程中主观性的影响,将PSR理论引入军地联合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中,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逻辑关联的框架约束;根据网络分析理论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关联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互信息模型的指标赋权方法,并采用层次聚类法检验了评估指标体系的逻辑关联性;根据评估指标的量纲特点建立了η-PSR评估模型;最后以某型装备维修保障试验评分表为数据基础,对基于改进PSR理论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装备维修保障运行逻辑所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具有明确的逻辑关联性;采用互信息模型的指标赋权方法降低了主观赋权的影响;基于改进PSR理论的装备维修保障能力η-PSR评估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装备维修保障效能的定义、与维修保障能力的区别以及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构建原则,建立了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基于任务的动态指标,能够反映战时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可操作性强,可以为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仿真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加强摩步师登陆战斗的道路机动工程保障需求影响因素及能力影响因素 ;确定了其需求指标及能力指标体系 ;建立了其道路机动工程保障满足度评估模型。并根据部队实际演习的资料 ,运用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影响因素的分析中,运用灰色理论,建立消防部队战勤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多层次指标体系下的分级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的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对于物资保障力量的建设、运用、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撇开具体物资的保障,仅从系统及抽象的角度分析军队物资保障及其特点,明确了物资需求与保障的系统性,给出了物资保障能力的确切定义和保障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分析确定了具有明确含义的基本保障能力指标,提出了物资保障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两栖装甲车辆机动生存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登陆作战任务的完成,如何对其进行正确评估是提高两栖装甲车辆生存能力的关键所在。构建两栖装甲车辆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是其生存能力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阐述两栖装甲车辆的特征以及在战场面临的主要威胁,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两栖装甲车辆的机动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该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装甲装备的生存能力主要取决于装甲装备的敏感性及易损性,具体表现为车辆自身效能、战场环境因素、战场保障能力等,可用生存概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弹药信息化是武器装备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战斗力的生成。如何分析、评估保障单位在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弹药信息化保障能力的建设水平,对我军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在分析影响弹药信息化保障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我军弹药信息化保障能力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和集对分析法综合分析的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弹药信息化保障能力评估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求得指标权重,最终获得被评估单位弹药信息化保障能力的整体建设水平。结合实例分析,验证构建的评估模型能够用于我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弹药信息化保障能力的评估,进一步为如何提高弹药信息化保障能力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