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圆明园遗事     
康建民  柳茂坤 《国防》2000,(1):41-42
北京被英法联军野蛮侵占,圆明园被疯狂焚毁,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经历的一场奇耻大辱。为保卫祖国和家园,广大军民自发地与侵略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誓死抵抗,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皇园卫士 1860年10月6日傍晚,英法联军由土城一带直扑圆明园。清军统帅僧格林  相似文献   

2.
《宁夏科技》2001,(10):38-40
强大,屹立世界;弱小,受欺挨打。历史上在中国衰败的年代,一些地方被邻国侵略、占领、掠夺。南沙也没逃脱被凌辱的命运。1931年4月,法国侵占我南沙群岛“九小岛”,即南威岛、安菠沙洲、太平岛、南钥岛、中业岛、双礁(两十岛)、鸿庥岛,在南沙群岛进行了大肆地掠夺,但运走鸟粪磷矿就达76万多吨。  相似文献   

3.
50年前,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周年的时候,美国当局将一场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在美国侵略朝鲜与台湾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被迫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新中国经受了这场战争的全面考验,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取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并在国际国内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一 中国人民不愿打仗,中国人民希望和平、热爱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949年 10月 1日成立后,即决心治理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掠夺和战争破坏的已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国家。到 1950年 6月,全国除大陆的西藏和沿海的台湾等部分岛…  相似文献   

4.
王栋 《军事文摘》2023,(9):66-70
<正>13世纪的蒙古铁骑曾纵横欧亚大陆,被西方惊呼为“上帝之鞭”。时至清朝末年,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登上历史舞台,一度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击败英法联军,为清廷承担起了抗击西方侵略的重任。但在之后的八里桥一战中,面对英法联军先进的武器与战法,僧格林沁引以为荣的蒙古骑兵全军覆没,向当时的中国宣告了传统骑兵时代的彻底结束,也为西方“上帝之鞭”的历史想象拉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5.
1856至1860年间,美国和法国在沙俄和美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目的在于攫取比(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更多的持权。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其作战时间。规模和给予中国的破坏和影响,都超过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而发生于京津门户的三次大沽之战,清政府经历了败──胜──—败的曲折,对整个战局有巨大影响。本文拟对三次大沽之战的简单经过和胜负原因,作初步的分析探讨,以就正于方家。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第二年春联军北犯。2月,英法公使派员向江苏巡抚赵德辙递交美法俄美照会,要求在3月底前派钦差大臣赴…  相似文献   

6.
1998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海洋年,也恰逢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北洋舰队组建成军110周年。值此我们探讨海洋与近代中国历史的有关问题,自然具有特别的意义。近代中国的海上军事斗争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鸦片战争,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约20年后,英法联军的侵华舰队卷土重来,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然后驱兵北京城,点火焚毁了圆明园。1884年,法国远东舰队在侵华战争中肆行于中国东南沿海,在马尾港全歼了中国的福建水师。10年之后的甲午战争,更是上演了一幕蓝色的历史大悲剧,日本海军全歼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区区岛国将泱泱大清帝国彻底打垮。几年过后,八国联军的舰队又不费吹灰之力,迫使清朝政府接受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将中华民族彻底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此后的中国,更是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侵略者的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决定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日本侵略者自1894年10月24日军事 入侵我国东北起,至1945年9月5 日关东军被消灭止,对中国东北人 民进行了长达51年残酷的法西斯殖民统治。其侵略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厂,搜刮之甚,举世罕见。然而,50年后的今天,对这一悲惨的历史,有许多人开始淡忘了,年轻的一代则对此知之甚少。更为严重的是在日本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仅不承认日本过去的侵略罪行,甚至公开发表抹杀、歪曲这段历史的言论,这是中国人民尤其是深受日本浸略者长期殖民统治东北人民所不能容许的。本文全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行径和对中国东北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相似文献   

8.
1929年12月在南京出版的中国杂志《时事月报》刊登了日本《田中奏折》 (原文题为《田中义一上日皇奏章》)主要内容的梗概。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因这一奏折中侵略中国的阴谋计划被揭露,慌了手脚,田中内阁及其所控制的舆论工具矢口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并说这是一个伪造的文件。但是,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直至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这一时期,这个文件确定的方针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田中奏折》在中国和世界成了很多论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王贞勤 《环球军事》2012,(23):58-60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炮响,日寇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以战养战”,他们大肆掠夺中国宝贵的黄金等战略物质和资源,位于山东胶东半岛的招远是中国著名的“金都”,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和军事大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多次以种种借口大肆插手地区冲突、民族纠纷,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其大国地位和利益,同时也为了以此刺激经济增长。世界将在军事力量分化与组合、多极化世界逐渐形成的不稳定局势下,进入21世纪。一、21世纪初叶常规兵器发展的特点1.争夺军事技术优势是兵器装备与技术发展的动力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虽然其侵略和扩张的本性有所收敛,但只要有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当冷战结束人们预言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1.
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就把侵吞中国作为其即定国策。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期,日本帝国主义除了在政治上宣扬所谓:排除欧美列强侵略中国及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的渗透,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的谬论外,在经济上也积极备战。他们通过对内加强对人民的剥削,实行经济军事化;对其占领区殖民地实行殖民掠夺等方法,为其进行全面侵华战争积聚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2.
1915年4月22日,为改变僵持的战争形势,德军在比利时南部伊珀尔对英法联军实施了氯气攻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化学战。潘多拉魔盒由此打开。一、战争僵持,化学战应运而生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和掠夺财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法、英、美、俄、意为首的协约国在欧洲战场上展开激战。经过3个多月的交战,双方在7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对峙了长达半年之久,为突破对方的防御,双方都在寻找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方式。伊珀尔位于比利时西南部,是通往英伦海峡各港口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14年10月至12…  相似文献   

13.
日本1895年掠夺去台湾、把台湾变为其殖民地后,其侵略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侵略中国的步伐逐步升级.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又对中国大陆发动全面侵略.  相似文献   

14.
报刊文摘     
不要忘记殖民主义的掠夺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沙俄在入侵东北时制造了海兰泡、江东64屯惨案。西方列强的军队所到之处,烧杀劫掠、奸淫妇女,无恶不做。八国联军进北京后,准许军队抢劫三天。日本侵略军从户部抢去300万两银子,法国大主教樊国梁从大官僚立山家一次就抢走价值100万两银子的财物.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4.6万余册珍本图书被抢走。圆明园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被付之一炬。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不仅没有确立持久的和平,反而孕育了新的战争危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爆发,动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基础,使得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全面危机加剧,为法西斯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1922年10月,意大利发生法西斯政变,墨索里尼上台出任首相。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建立了法西斯统治。1935年10月,意大利发动了侵略阿比西尼业的战争,1936年又伙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6年,德国重占莱茵兰非军事区。1936年10月,德、意签订《德意轴心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11月,德、日签  相似文献   

16.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即九一八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3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相似文献   

17.
68年前,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凶残的侵略者在中国大地大肆烧杀抢掠、奴役和残害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但是,如今的日本政府始终不肯正面承担历史责任,日本国内的右翼极端分子也不断否定曾经的暴行。值此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特刊发此文,以还原历史本来之面目,昭彰侵略恶魔之罪行。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变华北为第二个伪满洲国,保障其在东北四省的权利,于1935年开始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但迫于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压力和中国国内的抗日怒潮,这一目的没能完全实现,最终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以达到控制华北的目的。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这种侵略行为,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政策有所改变,但仍未实施彻底的抗日政策。鲁迅对国民党的这种屈服、妥协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并对国民党政府在国内的一系列黑暗统治进行抨击,同时鲁迅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黑暗现状的担忧和对中国前途终将光明的信念。  相似文献   

19.
图片新闻     
1953年2月19日至24日,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先后乘坐“长江”、“洛阳”舰从武汉到南京,航行了四天三夜,并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政工学刊》2009,(4):F0002-F0002
1953年2月19日至24日,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先后乘坐“长江”、“洛阳”舰从武汉到南京,航行了四天三夜,并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