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建设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党的强军目标和军事战略方针对后备力量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和改进组织建设,为后备力量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重点是着眼形势任务,合理确定后备力量数量规模;适应职能转变,系统整合后备力量组织结构;立足国情军情,统筹规划后备力量建设布局;融合社会资源,创新发展后备力量编组模式;转变工作方式,建立健全后备力量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陈红海 《国防》2012,(8):36-38
后备力量建设调整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新形势下,要围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按照"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要求,坚持科学统筹,勇于开拓创新,稳步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调整改革. 一、坚持任务牵引,调整改革国防后备力量编组和管理 编组和管理是后备力量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要坚持任务牵引,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深化后备力量编组和管理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3.
周汉江 《国防》2008,(11):13-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为新时期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努力解决规模结构性矛盾、封闭式训练方式、粗放型管理模式等问题,大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创新发展,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防》2012,(4):12-14
记者:袁书记,请您谈谈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国防后备力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袁纯清:国防后备力量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事关国家安全,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应对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加快国防后备力量转型发展,尽快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应对各种局面的能力,是军地各级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王统志  李清 《国防》2007,(9):49-50
基层武装工作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专武干部是人民武装工作在基层的组织者、指挥者和落实者,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新形势下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辉升 《国防》2007,(4):38-39
组织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支队伍无序组建、任务重叠、组织交叉、一兵多职、建用脱节,严重影响编组质量.因此,要尽快采取有效对策,按照"组织跟着兵员走、工作跟着任务抓、制度跟着组织建"的原则,全面规范国防后备力量各支队伍组建秩序,确保国防后备力量各支队伍"编得实、管得住、召得来".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规范国防后备力量队伍组建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对新形势下后备力量组建工作作出了全面规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立足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全面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万苏晋 《国防》2003,(9):55-55
国防后备力量是我军战役作战编成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战行动是战役作战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强化后备力量的战役训练意识,增强后备力量指挥人员的战役全局观念,更好地发挥后备力量在战役行动中的作用。 1.从后备力量军事训练面临的形势看,强化战役训练意识是提高后备力量军事训练层次和质量的必由之路。自1981年以来,我国后备力量按照“减少数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重庆直辖的十年,是重庆市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十年来,重庆市党政军各级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总部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一系列的重要决策指示,深化调整改革,完善领导体制,健全法规制度,促进了全市后备力量建设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中贵 《国防》2012,(10):18-20
坚持协调发展的思想,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走科学发展之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军事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对军队战斗力及后备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军队及其后备力量的根本职能任务是一致的,对战斗力建设的要求也是一致的.目前,后备力量战斗力建设的观念滞后,现役部队与民兵预备役队伍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意识还没有牢固确立,以"大陆军"为主和以人力物力动员为主抓战斗力建设的传统思维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从而严重制约着后备力量战斗力水平整体跃升.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确立新理念,走开新路子.一要着眼后备军与常备军协调发展抓战斗力建设.民兵和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后备力量与现役部队同步动员、同时使用是必然趋势.必须树立同步跟进、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观念,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科学确定后备力量的职能任务、规模数量和建设标准,建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与现役部队相衔接的后备力量体系,实现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由"自主独立"向"整体互补"转型.二要着眼规模与质量有机结合抓战斗力建设."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强大"不只是对"量"的需求,更是对"质"的要求.必须确立质量至上的观念,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同时,着眼信息化战争需求,以信息化人才、装备、技术为支撑,大力加强质量建设,实现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相似文献   

11.
张彦欣 《国防》2007,(6):45-48
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后备力量建设的实际,各级党委应特别注重发挥把关定向、统筹全局、党管人才、凝心聚力、组织攻坚"五个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搞好后备力量结构转型的总体设计 由于后备力量结构转型必将牵动后备力量规模、建设方式、兵役制度、动员法规、军事指挥体制等一系列相关因素的变革,因而需要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使命,继续坚持将后备力量建设融入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思考,进行总体设计和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3.
邱敏军 《国防》2012,(11):31-32
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基本形态.适应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要求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首要的是改进后备力量组织体系.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由现役部队作战能力要素和国防后备力量作战能力要素有机构成.国防后备力量作战能力要素构成涉及有预备役兵员预编任务的现役部队,涵盖预备役部队、民兵队伍和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各支队伍既相对独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相互依存长短互补.因此,在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中,应正确处理其力量单元的相互关系,科学确定各支队伍编组顺序,切实解决交叉编兵、一兵多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勤宏 《国防》2007,(4):31-33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整顿是巩固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国防后备力量组织整顿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任务牵引,优化布局结构,整合各类队伍,加强规范化建设,切实打牢国防后备力量快速动员和遂行应急应战任务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既充满机遇和希望,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有效破解发展难题,锐意改革、乘势而为.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各项建设和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彭水根 《国防》2008,(7):20-23
国防后备力量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新军事变革深入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不断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创新发展,是一项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岳胜军 《国防》2012,(9):17-19
按纲施训,是和平时期后备力量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生成提高的主渠道.扎实推进按纲施训,既是抓好军事训练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强后备力量全面建设的客观需要.虽然近些年后备力量训练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明显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仍然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当前,后备力量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训练落实不好,少训、偏训、漏训、粗训等现象比较普遍.要清醒认识差距,加强科学指导,在狠抓按纲施训上下功夫,在确保训练"四落实"上见成效.  相似文献   

18.
当前,科学发展观在后备力量建设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各级按照"常态化军事威慑"思想抓动员准备的意识明显增强,后备力量编组和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建设取得成效,"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的动员指挥体制进一步完善.但在转型发展的变化时期,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扎实推进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寇铁 《国防》2007,(7):34-36
后备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力量.新世纪新阶段,必须着眼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科学把握关键环节,加速推进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法规建设,国家立法部门先后出台了<国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国防教育法>、<预备役军官法>、<民兵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法规,有力推动和促进了国防后备力量全面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还存在法规不够健全,有些条款操作性不够强,尚未形成层次分明、配套协调、互为补充的法规体系,以及有法难依和违法难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