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甲:打起竹板走上场,乙:我心中有苦没处讲。甲:嗯?昨天你还笑吟吟, 今天有什么不顺心?乙:刚才在商店大门口, 我碰上了一个“三只手”, 身上的钱包被偷走, 气得我浑身直发抖。甲:(自)你看见小偷偷你钱了?乙:我回头时他正伸手, 我看得一清和二楚。 只是手足无措心打颤, 浑身上下冒白汗。甲:你心慈手软傻呆呆, 丢了钱包算活该!乙: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遇见小偷你敢瞎逞能?甲:听这话我敢推断,你胆小怕事根本不算男子汉。 不是对你说大话, 见小偷咱从来不害怕。乙:(白)你敢抓小偷?甲:我抓过小偷立过功, 人人夸我是活雷锋。乙:(白)是么?那你给大家讲…  相似文献   

2.
时间 :2 0 0 1年的某一天地点 :某连部人物 :甲—老指导员  乙—新任指导员甲 :最近发现你情绪低落 ,反应速度降低 ,是不是头脑“碎片”太多 ?乙 :我只是觉得越来越与连队官兵“不兼容”了。甲 :也许这与你和他们的“配置”有关系。你们连好像就你一个从地方大   学毕业来的干部吧 ?乙 :这不是主要原因。有时他们谈得正热闹时 ,我一插话就“死机”。甲 :难道你说了什么“非法话题”吗 ?乙 :不是我非法 ,他们尽谈论什么训练苦呀 ,想家了 ,谈恋爱了 ,对干部有   意见了等。我觉得他们的话题“版本太低” ,应该“升级”。甲 :有时候 ,…  相似文献   

3.
辨谬二则     
<正>树叶作见证人l 树叶奇案16世纪东方思想家,在《杂人趣谈》一书中提到一个诉讼案:在法官前,甲(原告)指乙(被告)欠他许多两黄金.乙硬不承认,坚持说:“我是第一次见他,从来没有跟他共过事.”  相似文献   

4.
乙:您的职业是——甲:设计师。乙:您设计什么? 甲:装甲。乙:只见过“马甲”和“夹克”式外衣,还没有听说过“装甲”式服装。请问您的设计是什么风格? 甲:我喜欢用平直的线条。乙:平直的线条简洁,穿上显得有气魄。好!那面料是- 甲:平整  相似文献   

5.
国防乐园     
此句只应唐代有 甲:电视连续剧《浣纱女的传说》中,西施弹奏的《思乡曲》好动人啊,连吴王夫差听后都赞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 乙:这句话好像是杜甫的诗句。 甲:管他呢,也许是吴王夫差读过杜甫的诗。 懂得鸭语 儿子拿着诗集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爸爸挠挠头说:“可能是诗人懂得鸭语吧?”  相似文献   

6.
心理小游戏     
《解放军生活》2012,(10):53
一、游戏名称:体验批评二、活动场地:室内、室外均可以三、活动程序:1.表演小品。战士甲扮演排长,战士乙扮演经常犯错的小王,战士丙扮演小王的朋友小李。小王因为熄灯后未按时休息被排长发现,带到办公室批评,回去后,小李劝小王。当然小李是站在小王一边,于是两个人一起"讨伐"排长。2.战士以班为单位,交流讨论。各班长总结本班综合意见,代表大家  相似文献   

7.
笑笑好心情     
真灵一对夫妻来到一口许愿井旁,丈夫弯腰,许个愿还往井里扔个硬币。妻子也想许愿但她弯腰时不小心翻入井里。丈夫惊呆了,然后又笑着对自己说:"这许愿井还真的很灵啊!"四只老鼠吹牛甲:我每天都拿鼠药当糖吃。乙:我一天不踩老鼠夹脚发痒。丙:我每天不过几次大街不踏实。丁:时间不早了,回家抱猫去咯。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在和一些同事座谈时,谈及表扬这个话题,有的干部说“表扬是种花,不是栽刺,咋用都行”。这种说法显然不妥。表扬作为管理教育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作为“两个经常性”工作中的一个常用手段,表扬什么就是提倡什么、引导什么,必须把握方向,讲究科学,正确运用。为什么要表扬?因为表扬至少有四方面的好作用:(一)满足渴望。每个人都有一种得到别人赞赏和表扬的心理需求。美国著名教授戴尔·卡耐基说:“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他们的批评,心里往往好受得多。”可见被表扬的感觉真好。(二)唤起自信。一个真实的…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喜欢评论别人的缺点,这个人怎么样,那个人又怎么怎么样。其实他自己身上毛病也不少,但却只字不提,装作没看到。像《两只袋》故事中的那人一样,肩上搭着两只袋子,前面装的是别人的缺点,天天能看到;后面装的是自己的缺点,始终看不到。况且喜欢评论别人缺点的人本来就是爱嚼舌根之人,这就是一个最大的缺点,他却不知道,真有点乌鸦说猪黑的味道。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效应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官差负责押一个和尚上府城。住店时和尚借机把官差灌醉,又给他剃了个光头,然后逃走了。官差醒来后发现少了一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和尚还在,可随后又问我在哪里呢?笑话只为博人一乐,然而,认识自我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苏东坡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这个道理:明明站在山里,却不知道山到底什么样;同样,明明是熟悉的自己,却难以认识。社会心理学家称为苏东坡效应。  相似文献   

11.
笑笑好心情     
刘鹏 《华北民兵》2010,(1):62-62
悍妇猛虎甲:昨夜和朋友上酒家,小偷光顾我家里。乙:偷去什么东西?甲:太太以为是我酒醉夜归,不分青红皂白揍了他一顿,小偷高喊救命,幸好,警察来救了他。  相似文献   

12.
时下,外出办事,发现不少单位都是正职一人唱“独角戏”,副职不负责。副职不负责的主要原因有:一,副职自身存在自卑感。认为自己是副职,“天塌下来有高个子撑着”,即使说了,做了还必须向正职请示、汇报,说了没用,不如不说;二,少数正职喜欢大权独揽。凡事都是他一人说了算,不把副职放在眼里;三,上级领导有偏见,有事专找正职,这无形之中冷落了副职。 笔者认为,职务就是责任,职务越高,责任越大,作为正职,应该而且必须对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地圈上找不到甲:请问,阎锡山是哪个省乙:山西。甲:那地图上怎么找不到?男敢的士兵·教首:你们听着,在战场上,勇敢的士兵总是哪儿炮火最密集就往哪儿钻,明白吗?  相似文献   

14.
问:甲与乙原系夫妻关系,因感情破裂,于1996年8月离婚,并对财产进行划分。离婚之后,甲乙二人皆后悔并有意复婚,但未办理复婚登记,也未同居。正在此时,甲因车祸而死。他生前无子女,其父母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已早亡,仅有一同父异母兄弟丁。丁在清理甲的遗产时,乙赶来以甲的妻子身份要求继承甲的遗产。丁不同意,因而  相似文献   

15.
有两家用人单位面对同一批求职者进行面试之后 ,得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 :一家觉得这些求职者都有缺点 ,于是在发出了“人才难求”感叹后抱憾而去 ;而另一家却觉得这些求职者各有优点 ,进而得出“人才不少”的结论 ,满载而归。面对同样的求职者 ,为什么两家用人单位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呢 ?这恐怕还是因为用人观念的不同。一家先看“短” ,一家却是先看“长”。古人说 :“人之才行 ,自古罕全 ,苟有所长 ,必有所短。”先看其“短” ,就很容易被其“短”所惑而不见其“长” ,或者误以为其“短”超过其“长”而斤斤计较 ,横挑鼻子竖挑眼。这在过去…  相似文献   

16.
军事游戏     
抓俘虏方法,人数相当的甲乙两队,各自排成横队,面对面站在场地两端,各队前划一道“阵地线”。裁判员的哨音响后,甲队齐步走出“阵地线”,向乙方进攻。在前进过程中,裁判员可随时发出反攻信号(信号自己规定)。当反攻的哨音一响,乙队立即出动追捕甲队人员,甲队即急速向自乙的“阵地”退避。乙队在追捕中,力争俘虏甲  相似文献   

17.
无论组织还是个人 ,在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 ,就是在个人述职、组织鉴定或开民主生活会时 ,最让人作难的是给自己或别人找缺点。很多人为了找出个“合适”的缺点 ,绞尽脑汁、大伤脑筋。俗话说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缺点人人都有 ,需要时也总是要找的。但有些同志总觉得 ,找个人的问题 ,说轻了怕被别人认为态度不诚恳 ,说重了又怕影响个人进步 ;找别人的问题 ,说轻了怕交不了差 ,说重了又怕得罪人。有的怕实话实说会被别人嘲讽为“二百五”、“脑袋缺弦”等等。最后 ,掂量来掂量去找出了无关痛痒、千人一面的一种折衷“缺点”。诸如…  相似文献   

18.
人格的力量     
焦裕禄、孔繁森等同志,无论台上台下生前生后都被人爱戴。何也?他们无比强大的人格力量使然。陈毅同志生前曾经说过:一个领导干部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权力的力量,一种是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对群众有着由衷的、自觉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影响力。人武部主官,正处在军地结合部,且参加地方活动多,既要在军人中树威信,又要在普通老百姓面前树形象,因而必须大力加强修养和锤炼,努力培养高尚的人格魅力。如何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市一位民兵到某公司(以下称甲公司)打工,由于施工的某安装维修公司(以下称乙公司)职工违规操作,致使一块重物砸在该民兵头上 造成严重脑外伤,经抢救脱险 后来,甲 乙公司在没有征求伤者意见的情况下 协议确定赔负伤  相似文献   

20.
背上留言     
一、活动目的本活动旨在引导大家更完整地认识自我,正确对待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二、活动要求1.游戏道具:A4白纸每人一张、彩笔、胶带、背景音乐、多媒体。2.人员与场地:30—50人,室内。三、活动步骤1.每人派发A4白纸一张、彩笔一支及胶带等,将A4白纸相互粘到每个人的背上。2.可以相互在对方背上留言,写上对他的认识、优点、缺点或是建议以及最想对他说的话等,签名自愿。3.相互写的时候可以播放适合的背景音乐,增加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