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文春  李路遥 《国防》2014,(11):32-33
应急动员行动涉及面广,指挥协调复杂,必须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挥体系。要着眼增强国防动员应急功能、提高应急动员指挥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优化应急动员领导指挥机构、健全应急动员协调运行机制、完善应急动员指挥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2.
田学超 《国防》2010,(1):41-41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围绕动员机制启动、组织指挥行动、各种资源调用和相关力量使用等问题,采取上导下演、断面进入的方法,组织开展国防动员指挥演练。区国动委领导和成员全体参加。演练分为“应战”和“应急”两个内容。“应战”动员主要根据可能担负的战时动员任务,组织平战体制转换,分析判断情况,定下动员决心,明确具体任务,组织调动资源、兵员补充和预备役部队扩编等参战支前行动。“应急”动员主要演练在区委、  相似文献   

3.
沈鸿  尹桂德  杨剑 《国防》2008,(10):88-88
7月22日,广州市国动委紧紧围绕"平时应急、战时应战"需要,按照"立足实际、紧贴实战、破解难题、提升能力"的思路,组织进行了应急动员指挥研究性演练。演练按照实际应急动员任务确定演练课题,依据应急动员指挥实际编组指挥力量,针对特大城市实情构想演练情况,结合实战环境设置演练条件,重点围绕多样化支前动员和可能出现的城市人口大规模撤离、外资企业撤资停产、  相似文献   

4.
杨永海 《国防》2006,(1):28-30
未来应急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由于应急作战目的特定、行动突然、力量联合、攻防一体,对应急国防动员组织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员对象多元,组织指挥更加复杂;动员突然快速,组织指挥要求更加高效;动员支前与防卫作战一体,指挥机构生存更加困难。因此,未来应急作战中,要把雄厚的战争潜力快速转化为作战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权威、高效、顺畅的指挥体制是关键。下面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就建立应急国防动员指挥体制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应急国防动员指挥机构的可能编成应急作战国防动员指挥,必须贯彻“集中统一,权威高效,反应…  相似文献   

5.
曹习亮 《国防》2016,(1):7-9
国防动员指挥是国防动员体系的关键环节,省级国防动员指挥地位独特而重要、性质特殊且关联广泛、效率要求凸显,应高度重视相关问题的理论探索和预前实践。构建国防动员指挥体系、组织实施动员指挥,既要突出政府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发挥军事机关的军事优势和能动作用,做到政府主导与发挥军事机关能动作用高度统一。要妥善处理与作战指挥机构、与国动委及其办事机构、与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关系,避免政出多门、指挥混乱,影响动员任务落实。简化指挥机构内部设置和运行程序,建立多渠道多手段指挥通信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动员指挥方式,提高动员指挥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6.
蔡斌  丁舸 《国防》2007,(9):14-15
加强国防动员训练演练,是推进动员潜力向现实应急应战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作战对社会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和实质性动员准备的逐步深化,加强国防动员系统的训练演练,实现组织指挥顺畅、潜力转化快速,已成为应急应战准备对当前国防动员工作提出的现实而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透过世界主要国家国防动员应急应战的动员实践,认真分析了我国国防动员系统在历次抗灾救灾中所暴露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从应急应战领导指挥体制、应急应战力量体系、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应急应战法规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构建我国应急应战一体化体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提出了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战时应战"是国民经济动员的根本,"急时应急"则是国民经济动员职能的拓展。当前,进行国民经济动员应战与应急一体化建设必须构建权威高效的国民经济动员组织指挥体系,规范有序的国民经济动员预案体系,完备配套的国民经济动员法规体系,布局合理的国民经济动员物资储备体系,联合敏捷的国民经济应急动员力量体系,以不断增强综合动员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叶健 《国防》2007,(4):30-30
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作战行动对动员保障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动员领域越来越宽,动员实施速度明显加快,对应急动员的组织指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5·12”抗震救灾动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而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大规模局部动员和一省范围内实施的总动员,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应急动员。为有效应对这一重大自然灾害引发的原生危机、次生(衍生)危机和社会危机,此次应急动员活动围绕三大动员方向,科学调配社会力量资源,适时动态转换动员重心,打赢了现代应急动员“三大战役”,为未来应急动员的组织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建立国防动员平时应急机制,利用国防动员功能为国家平时应急服务,是实现国防动员平战结合的具体举措,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国防动员实践经验的总结。国防动员平时应急机制,是以国家战时需求为牵引,着眼平时应急需要,在现行国防动员系统基础上,建立的组织严密、指挥高效、反应快速、功能多样的“平时应急、战时应战”国防动员机制。根据我国国防动员建设的实际,当前建立国防动员平时应急机制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进行责权明晰的法律定位。要在即将出台的《国防动员法》、《紧急状态法》中明确国防动员的应急职能,从法律上赋予国防动…  相似文献   

12.
张路忠  杨洪涛 《中国民兵》2008,(11):F0002-F0002
前不久,一场代号为“利剑-08”的保定市国防动员领导干部集训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应急动员指挥演练,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这次演练以应对多种安全威胁为背景,以国防动员指挥信息系统为平台,采取“理论学习与网上观摩、专题讲座与互动研讨、网上指挥与实兵演练”相结合的方法,所有演练内容都紧紧围绕“实案实演”的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3.
傅慧军 《国防》2007,(3):23-25
平战一体国防动员领导指挥体制,是指平时能够有效领导管理国防动员建设、战时能够有效指挥国防动员行动的平战衔接紧密的组织体系,是国防动员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刘卫华  周建文 《国防》2014,(10):26-28
应急应战是国家法律明确的国防动员体系的两大任务。我国《国防动员法》又规定: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我们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拓展国防动员平时应急与战时应战功能,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集应急应战功能于一体的国防动员指挥体制。  相似文献   

15.
姚成 《国防》2013,(11):57-57
为贯彻落实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要求、进一步提升国防动员能力,云南省丽江军分区着眼国防动员信息化目标,决定构建市国防动员指挥控制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军地兼容、服务分区国防动员和应急处突的综合指挥自动化平台,  相似文献   

16.
李国记  孔德勇 《国防》2009,(11):20-20
动员法规是国家为动员实施而制定的法律规范,是国家行使动员权限的法律保障,是明确全体公民和社会组织在动员中权利和义务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动员工作条理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保证。国防动员应急建设涉及社会诸多要素、关联军地诸多部门、关系单位和个人诸多利益,牵涉面广、政策性强、落实难度大,  相似文献   

17.
洪晓荣 《国防》2012,(5):21-22
一、优化指挥结构,确保动员指挥科学高效 组织指挥体系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核心.应着眼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需要,加强国防动员对策性研究,努力构建平战结合,科学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 要健全指挥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地方行政机构调整改革时机,充实完善各级组织领导机构,尤其要健全完善市(区、县)级动员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国防动员运行机制,理顺各办事机构之间的工作关系,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平时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战时能快速实施平战转换、有序开展行动.要进一步加强县级以下动员组织机构建设,切实把乡镇(街道)的动员机构建立起来,并在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国防动员协作机构,确保动员工作延伸至社会每一个相关层面和环节.要积极推进国防动员与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机衔接,使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机构在工作运行、预案计划、力量使用、综合保障等方面实现一体化,为实现平战一体的动员指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智 《国防》2006,(2):51-54
组织边境地区后备力量应急动员支前,是抗敌局部入侵或“蚕食”的一种重要作战行动。作为边防省军区来说,着眼边境地区后备力量应急动员支前、提高快速动员和整体遂行作战任务能力,既是适应未来边境地区应急作战的实际需要,也是省军区一项重要工作。一、认清边境地区后备力量应急动员支前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边境地区是祖国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强边境地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应急动员支前能力,对于建设平安边疆、稳固边疆、繁荣边疆具有重要的意义。组织边境地区后备力量应急动员支前是满足“应急”之必须。边防无…  相似文献   

19.
胡田疆  杨静 《国防》2012,(11):52-54
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是目前我国并存运行的两大危机管理机制,前者基于应对战争及军事危机,后者基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积极推进两大机制有效衔接,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实现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权威高效、军地衔接的指挥体系 近年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实践证明,军地合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已经成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关键.为此,应把建立高效快捷顺畅的应战应急联合指挥体系,作为两个机制衔接的重点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20.
苗雨丰 《国防》2012,(8):29-30
审视当前边境地区应急动员准备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与应急动员准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少数军地领导干部对边境地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缺乏应有的紧迫感;一些单位和部门对边境地区应急动员准备任务的多样性和艰巨性认识不清,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二是应急动员准备工作机制与军地联合指挥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当前边境地区应急动员准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的情况下,缺少能够具体统筹、协调、指导的牵头部门,工作还处于无序化和各自为政的状态,虽然有些地区也建立了军地联合应急指挥组织机构,但统一规范不够,没有真正建立集中统一、军地一体、上下一致的应急组织指挥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