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商隐的诗具有感伤、朦胧等特色.通过对其本人的出身、遭遇等的研究,探究了其心态特征与诗歌表现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孤独心态是新生代作家群体性的文化心态。这种孤独是一种精神的孤独 ,是灵魂的独舞 ,带有强烈的悲剧意味。新生代作家的孤独心态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新生代作家的思想、情感是矛盾的。他们既享受生活 ,又惧怕生活 ,既厌烦孤独 ,又崇尚孤独 ,甚至于追求孤独。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 ,这种精神孤独的具体展开形态有四种 :怀疑与恐惧 ;伤感与忧郁 ;逃离情结 ;悲观绝望。孤独心态使新生代作家的小说创作个人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3.
驻足在军校最后时光的分界线上,心情被时间的棱镜映射成两个模样。对黄牌加身的渴望,一天天地尽情膨胀;始于世纪之交的绿色年华,却在青春的时钟里滴答着感伤。感伤是时光以水一样的方式,从指间轻轻滑落;感伤更成为一种留恋,无由的留恋,在大四的日夜里蔓延开来。感伤的是别离的关键字,留恋则是感伤的主题词。现在我无比留恋的是——  相似文献   

4.
登山思无穷 临水心未厌--朱熹的山水情怀及其山水诗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是一个极富生命情趣和诗人雅兴的人 ,终生喜好游览山水并创作了大量山水诗 ,在平淡自然的总诗风中又呈现出豪放雅健的特色。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复杂的心态和性情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5.
苦乐勘测兵     
“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其实是钻探的”。乍听海军某部队后勤部勘测队队长原秋用近乎悲凉的语言,概括他们勘测兵的生活,似有过言之感。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近他们之后,不仅信了,而且还被这些既在陆上钻探,又在海里测量的勘测兵的生活深深打动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的现代派诗人群体中,被评论家李健吾称作“前线诗人”的废名、林庚、卞之琳、何其芳等曾掀起一股“晚唐诗热”,对中国诗歌传统进行了一次独到的重新发掘与阐释。无独有偶,在这些少数的前线诗人中,废名、林庚、卞之琳都曾不约而同写下了若干无题诗,对应晚唐李商隐的无题诗,他们在自由表现其诗的感觉与理想中亦见出了他们的不同个性与智慧。  相似文献   

7.
来信之一:专武干部是武装工作的基础和最辛苦的人。近年来,我们在专武干部调整考核时,发现大多数老武装默默无闻、苦干奉献;也发现部分45岁左右处在“任职临界线”附近的专武干部存在一种消沉心理。他们有的精神不振、心态失衡,有的工作消极。而他们中许多曾是贡献突出的优秀专武干部。他们之所以存在这样一种不良心态,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李东 《政工学刊》2013,(6):32-32
卸任飞行员是因年龄、职级等特殊原因从领导职务卸任成为一名普通飞行员的一个特殊群体,担任领导职务时有位子、有面子、有贡献,职务调整为普通飞行员后,飞行大队需要从思想、心理、认识、地位和技术等方面做好他们从优越心态平稳过渡到平常心态的各项转化工作,这既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也是发挥骨干人才作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文人生命情绪勃发与生命意识高扬的时期 ,此时期的文学可称为生命文学。魏晋士人以一种忧生叹死的自我意识去关注社会 ,体悟自然 ,表现自我 ,抒发他们心中的愤懑与惆怅 ,失意与忧伤 ,既有对人格理想、功业抱负的追求 ,又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慨叹 ,从而形成了慷慨悲凉、哀婉忧伤的文学风格。这一时期的诗歌称得上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丰富生命内涵的诗歌  相似文献   

10.
编读互动     
军人代表着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在我们眼里,他们应该永远是铁骨铮铮、坚毅不倒的。但是,每个人的心灵都有最脆弱、最柔软的一部分。这部分心灵会受伤,会流泪。军人也不例外。收藏这些感伤和泪水的最好的容器就是日记。现代社会,日记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早已被淡漠。紧张的生活使  相似文献   

11.
臧传军 《政工学刊》2003,(10):27-27
后进单位是部队建设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为何弱呢?近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某部5个后进基层连队和3个小远散单位进行了调查。一、自卑感和失落感是后进单位前进的心理障碍。调查发现:后进单位官兵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消极心态:一怕领导机关总拿老眼光看待他们;二怕其他单位瞧不起他们;三怕自己干工作出力不讨好;四怕在后进单位工作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官兵不安心本职工作,想调离工作岗位。官兵存在的“四怕”心理,导致广大官兵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已经成为他们前进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旧体制交替,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心态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掌握、分析、利用好这些信息,是新时期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观念更新快。他们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意识增强。市场观、竞争观、经济效  相似文献   

13.
目前,美国是创造力经济的领头羊。美国企业对消费者的心态了如指掌,甚至在消费者开口表达之前就已经摸准了他们的需求。对消费文化的深入了解是美国企业的优势,是创新的源泉,是创造力经济的深厚基础。企业创新是开拓性的复杂劳动,而促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基层官兵的主体是青年人,他们面临着为军旅生涯奠基的任务,这阶段亦是其心理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他们所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与军队工作生活环境之间的张力,又使其发展的道路上充满着诸多荆棘。因此,必须大力搞好青年期军人心理成长与自我调适的教育实践,帮助官兵提高心理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5.
心态各异的“留守族”栗红斌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孔雀东南飞”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人才大迁徙,特别是在一些地域偏僻、效益欠佳的军工企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如此,还是有绝大部分的青年科技人员留在原来的单位,充当着“留守族”的角色。他们难道就自甘“寂寞,...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宋代元右时期的几位代表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处世心态两方面入手,阐述了元右诗坛和熙宁变法之间具有统一性与分离性的特点,统一性在于二者之间的变革精神,分离性表现为两点:一是,多元诗风对一元学术风气的背离;二是,以佛老为主导的处世思想对一元主导的荆公新儒学的背离.诗坛与政坛在新变上的统一性为元右诗坛的繁荣提供了宝贵的契机,而二者之间的分离性则让这种繁荣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7.
《全唐诗》中有些诗歌折射出唐代诗人对孙武与《孙子兵法》的情感及认知。有的诗人正面肯定孙武"吴宫教战"执法严明;有的诗人怜香惜玉,批评孙武执法严酷。有的诗人赞叹孙武才华;有的诗人感慨孙武拥有施展才华的良机。有的诗人咏叹《孙子兵法》的价值;有的诗人认真学习研究《孙子兵法》。唐代这些诗人不同的个人阅历,以及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变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唐代诗人对孙武以及对《孙子兵法》的评价态度。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生活》2014,(1):13-14
正"这些战士我们永记不忘,为给子孙留下一个繁华自由的城邦,他们宁愿战死在前方。"这是被镌刻在英雄纪念碑上的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诗句。只要是国家需要,他们一定会选择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一切;只要是救人于危难,他们一定会选择舍弃自我,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便是英雄。从感动中国人物邱少云、罗盛教、欧阳海,到战斗英雄庞国兴、顾金海……英雄始终与一支部队的历史相伴,他们舍身成仁、勇猛无畏、自我牺牲的英勇行为像一道道闪电不断地穿云破雾,成为一支部队的精神灯塔,照亮战士前进的行程。而新一代官兵也正用青春的热血为连队的荣誉注入奋进的风采,续写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全宋诗》语境显现了孙武与《孙子兵法》的影响。宋代诗人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孙武人物形象。有的诗人把孙武刻画成一个兵家形象;有的诗人把孙武勾勒成一个嗜权者形象;有的诗人把孙武描绘成一个谏言者形象。宋代诗人多方检视《孙子兵法》魅力。宋代一些诗人主要从商业、弈棋、兵学、历史、建筑艺术等角度展现《孙子兵法》独特魅力。宋代诗人对待《孙子兵法》态度比较暧昧。有的诗人主张不学《孙子兵法》;有的诗人认为《孙子兵法》值得学习;有的诗人对待学习《孙子兵法》有所选择、摇摆不定。总之,宋代尊崇理学的社会思潮、繁荣的商业和发达的文化艺术,显著影响了诗人对孙武与《孙子兵法》的评判态度.  相似文献   

20.
<正>1月22日,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副主席李树国一行来航空工业昌飞,开展2018年春节走访慰问调研活动,把关爱送到基层一线,送到困难职工家中。在困难职工家中,李树国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工作情况,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用乐观、阳光的生活态度面对疾病和困难,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尽快走出困境,并叮嘱他们有困难找工会,相信工会组织一定会全力以赴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李树国一行实地考察调研了昌飞公司两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群众活动场馆。李树国对昌飞公司近年来的工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