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层连队的伙食费、业余生产费、伙食补助费以及伙食粮、补助粮(以下简称“三费两粮”)是基层单位物资经费的主体。加强“三费两粮”管理,对保证基层生活稳定,加强基层全面建设十分重要。为了摸清基层“三费两粮”管理情况,切实  相似文献   

2.
伙食问题一直是基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审计部门对基层伙食费的管理、使用有监督、评价的职责;开展切实有效的审计工作,无疑对基层伙食的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如何确定基层伙食费的审计重点并提出合理建议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了。 1 基层伙食费审计重点针对当前基层连队在伙食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弊端,可确定如下审计重点: 1.1 审伙食差额补助情况。一是审有无执行标准不严,存在虚报冒领现象。相当一部分基层分队不是本月领报上月的伙食灶差天数经费,而是月初在向上领报生活费时,将当月计领基本类别灶天数,全部作为计领灶差的天数计领经费,冒领、虚报现象极为普遍。二是审交伙制度  相似文献   

3.
当前,部队一些基层单位由于业余生产收益核算办法不尽合理,其它包干经费标准偏低,致使伙食费通过“生产费”科目被挤占、挪用、流失的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改革基层业余生产收益核算办法,管好标准伙食费,成为当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伙食费是保障军队供给制人员生活的基本经费,占基层包干经费的95%以上,比重大,数量多,容易被某  相似文献   

4.
军队伙食费是军队基层指战员生存发展和再生产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在军费短缺条件下,各项事业经费供求矛盾普遍突出,而现行伙食费供应管理体制供管脱节,伙食费供应滞后、挤占、挪用等进一步加剧了伙食费供求矛盾。伙食费需求刚性和其供应的不可间断性,要求必须改革现行供应与管理体制,改变目前“管钱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钱”的状况,提高伙食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伙食费季节性节超不均,是每个单位在伙食费保障时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它制约着伙食费保障效益的提高。就目前基层伙食费使用情况看,我们认为实行“弹性”管理使用伙食费,是提高伙食费保障效益的有效途径。一、目前伙食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重用轻管。基层连队的伙食费,使用批准权虽然在连队,但有些领导却认为后勤工作主要是司务长的事情,忽视对连队后勤工作的领导。另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连队伙食费管好、用好,让基层干部战士吃饱、吃好、吃得营养卫生,是军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现行伙食费供应体制不顺,伙食费领报、拨付、使用和管理等环节脱离,出现了供应断层,职能部门在伙食费管理上挂“空档”的现象。因此,改革基层饮食费的供应渠道和办法势在必行。一、连队伙食费实行专户储存的动因实行连队伙食费专户储存是市场经济对基层后勤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提出对连  相似文献   

7.
要保证部队生活达到相当水平并保持稳定,就必须保证有足额、稳定的经费来源。当前部队伙食费保障体制的主要弊端是:经费供应“吃大锅饭”,调整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不合理。这种保障体制导致部队生活水平难以长期保持稳定。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行伙食费在国防费中独立的大胆改革,建立伙食费专门供应与管理体系,确保足额供应、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使部队生活水平在稳定中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早在1980年,三总部就明确指出:连队要保证“在吃饱吃好的前提下,结存一、两个月的伙食费和粮食”。这对于搞好部队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基层后勤管理日趋规范,大部分连队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底”逐年增厚。据某集团军统计,去年已经有80%的连队节余经费超万元。但是,也有个别连队为积攒“家底”而影响了部队的生活。本文对基层连队攒“家底”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攒“家底”的思路要清晰。总部提出连队要结存一些“家底”,大前提是“吃饱吃好”,其  相似文献   

9.
堵塞伙食管理漏洞要从健全和落实伙食管理制度入手,采取具体措施,规范管理。一是总队和支队建立健全联审共管制度,财务、军需部门对伙食实行联审共管;基层中队要严把采购、验收、管好“账本子”,切实防止伙食费和主副食品外流现象的发生。二是在基层中队普遍开展“四堵、四防、五节”活动,  相似文献   

10.
司务长工作涉及到基层连队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基层官兵的切身利益,加强对基层司务长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察考评十分必要。考评的范围主要包括财务管理、被装管理、伙食管理、农副业生产及营产营具管理等。在财务管理方面:一是审查伙食费开支是否合理,有无被挤占挪用现象;二是审查农副业生产收入是否按规定补助到位,有无将生产费当成“万能费”使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司务长由干部改为士官担任后,由于相当一部分基层部队以营(队)为单位集中组织伙食,一个连队原来编一名司务长现改为一个营编一名司务长,其管理的经费比以前增加了3 ̄5倍。特别是近年来,上级下拨基层经费的总量与前些年相比明显增多,基层财务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把经费联审会签制度拓展至基层营(连)经费管理,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十分必要。1在基层营(连)实施经费联审会签,是充分体现经济民主的重要标志“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历来是我军的优良传统,胡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一直十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伙食费标准的提高,部队生活水平稳中有升,官兵普遍比较满意。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伙食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跑、冒、滴、漏”现象屡禁不止,挤占挪用伙食费现象时有发生,生产补助生活不及时、不到位,炊管人员业务能力较低等。为有效解决伙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年1月1日起,全军大幅度提高士兵伙食费标准,调整后,普通士兵每天的伙食费最低达到了10元。6月20日,是上调伙食标准的第一天,为了详细了解基层官兵调整后“吃”的情况,笔者深入到某舰艇岸勤服务部食品供应中心、东海舰队某通信总站三连、东海舰队某潜艇大队跟踪采访,拍摄了从食物制作到最终摆上餐桌的全过程。在食品供应中心,职工们正在把堆积如山的名牌“伊犁”牛奶装上车,一支满载着择洗干净的蔬菜、水果,加工好了的面点和熟食的车队从供应中心出发,奔赴停靠在码头上的舰艇部队。今后士兵的早餐能喝到牛奶,中餐、晚餐都能吃到水果,另…  相似文献   

14.
在基层生活对市场依赖性较大,部队伙食费标准偏低的情况下,如何抓好生产生活,适应市场的需要,保证部队在现有条件下生活水平不下降。笔者认为,应确立“三个观念”。一要确立市场价格观念。市场的需求决定着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基层生活所需的主副食品大部分是从市场采购,驻城市附近的部队从哪个市场、以什么价格采购,就应该讲究点“价格学”,即以最低价格采购相同质量的食品,使有限的伙食费发挥出更好的效益。如何选择采购  相似文献   

15.
1986年以来,我们经市政府同意,一直坚持民兵训练中所需经费集中到市人武部管理使用,深受基层的欢迎。 每年开训前,我们把训练任务分到各乡、镇和企事业单位,尔后根据市场情况,扣除民兵事业费和以劳养武经费列支的部分,计算出每个参训民兵应交的报酬费、伙食费、  相似文献   

16.
《武警后勤》2001,(5):57-57,56
近年来,我们针对地方资助经费来源渠道多、数额大、管理难等实际,加大管理力度,有效地发挥了地方资助经费在部队建设中的作用,促进了部队全面建设。近两年,支队各级共争取地方资助经费2100万元(含物资折款),顺利完成《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规定的部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截止今年4月份,支队本级家底积累达到510万元,33个基层中队家底积累均达到1—2个月伙食费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1要保障到位一是按伙食费标准"算到位"。科学计划、统筹安排,是搞好保障的前提。要根据驻训地市场行情,结合市场副食品价格、享受伙食费标准,详细计算好伙食费开支内容、范围,做到月有计划、周有收支安排,力求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实处、花到实处。二是按食物定量标准"供到位"。野外驻训要严格落实吃够伙食费标准、吃到食物定量标准、达到军人日膳  相似文献   

18.
驻滇某部汽车营情系基层官“兵盘中餐”,积极探索伙食管理新途径,摸索出了一条促进基层伙食规范化管理的新路子,得到了上级机关的充分肯定和推广。1突出重点,狠抓伙食管理五项制度落实一是着眼指导查实情。他们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五字”法,即:看、查、问、谈、算。看泔水缸有无剩饭剩菜、民主专栏内容是否齐全;查伙食费开支是否合理、手续是否完备、粮款是否节余;问饭菜是否可口、生活有何要求;谈伙食管理中的不足和建议;突“出先算后吃,算精吃够”,通过以上方法,对基层伙食管理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明,方向正。二是…  相似文献   

19.
旅团成立服务中心后,基层的主副食采购由服务中心统一供应,连队伙食费开支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长期以来,连队经费开支随意性较大,导致了连队家底经费大起大落,甚至有的连队出现违法、违纪等不良现象。为严格控制连队家底经费,严肃财经纪律。某部自1990年开始,对连队家底经费实行财务部门集中管理,收到了明显效果。目前,全团建制连队家底经费全部达到了2万元。其主要做法及效果是:连队各项经费纳入财务集中管理。连队设历年结余科目,年底结帐时,将各项经费全部转入历年结余,然后上交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团给每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有限经费产生最大效益?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武部针对“用公车多消耗大、电话费无节制流失大、招待标准高浪费大、水电管理差跑冒漏洞大、经费报销混乱支出大”等“五大”难题,用制度规范管理,有效杜绝了物资、经费的“管涌”现象,使有限的物资、经费产生最大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