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话是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手段,现实工作与生活中经常遇到。可有的谈话会使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有的谈话却让人感到话不投机,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2.
交往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交往问题是关于人的基本问题,也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线索。交往思想发展经历了从康德的语言交往和贸易交往理论开始,再到费希特相互承认的社会共同体主义,到黑格尔所提出的市民社会中的交往交际问题,最后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阐明交往的实际本质的逻辑历程。文章从马克思撰写的文本梳理角度阐明了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并与德国古典哲学代表的交往思想做了对比与说明,阐述了马克思交往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3.
人际关系指社会人群中,因广泛的物质、精神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社会需要。卡耐基教育基金会对成功人士的研究发现,“一个成功的人,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与处世技巧”。  相似文献   

4.
与战士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经常和战士谈话,是各级干部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把握官兵的心理特点。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是各级干部提高谈话质量、增强工作效果、防止和克服“谈不来”等现象的客观要求。为此,干部在与战士谈话时要把握好五个契入点。  相似文献   

5.
网友孤寂的帆留言:知心姐姐,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一直以来与人交往都让我困扰,以前在家的时候,只有和很熟悉的朋友或者是一个人待着时内心才会平静。同学聚会、家庭聚会我都不喜欢参加,我害怕别人关注我,害怕当众说话。来到部队以后,我觉得自己的问题更严重了,小值日讲评,只是面对班里几个人,我就紧张得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领导找我谈话,我也常常语无伦次。平时也不愿意和战友单独相处,因为我觉得气氛很紧张,很尴尬。我  相似文献   

6.
徐健 《政工学刊》2008,(5):29-29
在当今的军营里,偶尔会发现这样一些士兵,在他们身边要么一个朋友也没有,要么趣味相投的几个人形成小群体。调查发现,这样的士兵或多或少都存在人格上的缺陷,不能很好地融入部队集体,以至于与战友交往困难。这种情形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锋芒毕露遭拒斥。这种士兵自我中心主义严重,过分自大,喜欢嘲笑他人,不注意小节等,因而不受战友欢迎,在集体中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尽管他们有时试图主动与战友交往,战友却不乐意与他们交往,经常遭到拒斥。二是沉默寡言受忽略。这些士兵有着一定的自卑心理,通常将内心封闭,总是游离于集体之外,不善交往或不敢交往,因而在集体中既不受欢迎,又不受排斥,成为集体的“局外人”。  相似文献   

7.
交往,是单位与单位、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必要手段。没有交往,就不会有了解,也就不会有良好的合作。县、市(区)人武部是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地方政府的兵役机关,其工作任务、性质、对象决定了人武干部应与地方工作人员有较好的交往,否则,军民之间、军政之间就会因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影响团结,民兵、预备役工作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但凡事都有度。过度或带有个人利益色彩的交往,或不分对象的无原则的交往,必然导致庸俗化的结果,进而走向反面,甚至走向犯罪。据某省军区统计,近几年查处的人  相似文献   

8.
谈话的学问     
谈话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手段,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有的谈话会使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有的谈话却让人感到话不投机.味同嚼蜡。如何熟练运用谈话,使工作对象敞开心扉,达到沟通交流、释疑解惑、催人奋进的目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善于倾听.把准脉搏。通常没有产生  相似文献   

9.
思想互动微交往,是指借助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利用微博、微信和微视频等互动载体,在网络虚拟平台和空间里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交往方式。这一新的交往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推进了全时空全覆盖的思想互动与交往,密切了教育双方的沟通联系,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落细人心提供了更现实的途径。深入研究思想互动微交往的特点功效和运用机理,有助于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梁 《政工学刊》2010,(7):64-65
上下级交往关系,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完成共同工作目标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相互交往和联系。作为领导者,从上下级交往的具体活动中去探析人们的交往心理,透过这些心理了解部属的心理优势、发现部属的工作潜能、掌握部属群体心理需要的构成状态,对于实行有效管理十分必要。那么,哪些心理因素会影响上下级交往关系呢?主要有以下六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读《军事历史》2009年第6期刊登的毛泽东与钱学森就反导问题的谈话,我想在此补充一点情况,供后人研究参考。 一、此次谈话,是毛泽东约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3位科学家到中南海他的卧室谈的,时间是1964年2月6日下午1点至3点,约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12.
个别谈话是考核干部的一种基本手段,是多方搜集考核对象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渠道。考核人员要想从谈话中获得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必须注重谈话方式方法,而"问"的技巧至关重要。要想使干部考核中个别谈话取得实效,需注意把握好"三问"。一、"闲问"——使人"愿谈"。闲问是指在正式谈话前先闲聊几句,问些闲话。看似闲话,但对提高谈话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开好头,做到一见如故。考核中时常遇到,有些初次或很少参加过谈话的同志,由于  相似文献   

13.
人的生存实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问的交往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其个体价值实现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与人交往,言行要亲切随和,平易近人,大大方方。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令人心情愉快,乐于交往。与人交往,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原则。个性可为你树立信心,带来尊严,使你在人际交往中有立足之地。日常生活中,个性的表现形式很多,如:做事要有原则;交际要有风格;言行举止要有风度;看问题要有自己的观点。与人交往,要注重涵养。切不可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也不可为受些委屈而当仁不让。否则只会给人留下“不美”的印象。有损自己  相似文献   

15.
一是把握住“是与非”的界限。能否确定正确的交往对象、规范个人的交往行为.实际上是判断干部讲政治能力强弱的具体表现。现在有些人存在礼尚往来是生活小节,互相办事.互利互惠.社会交往多是能力强的表现等错误认识。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讲政治的意识,正确把握交往方向,严格规范交往行为。  相似文献   

16.
正组织部长带头下基层,服务基层,开展新一轮干部谈心谈话,深入地关心、帮助和考察干部。如何使谈心谈话活动真正有成效,不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在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敢于放下"官架子",善于放下"官架子"。组织部长主动下基层,找基层干部群众谈心谈话,难免会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如此以来,基层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17.
对老营区规划改造的具体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空军某训练基地营区规划改造的实践,针对部队老营区规划改造设计中诸多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笔者认为,在部队老营区规划改造中不但应该注重营区指挥中心标志性场所的营造,还应该关注营区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以及官兵对营区环境的认同感。营区规划改造的根本出发点应该是满足广大官兵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从而为部队官兵规划设计出一个分区明确、功能齐全、便于训练、以利发展的营区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交友五鉴     
朋友是财富,可能让你身价百倍;朋友是祸首,也能使你锒铛入狱。面对交友的矛盾,部队官兵与地方人员交往应把握好度。一是多交学友不交玩友。孔子曾日,“与善人居,如入兰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交友也是如此,在与地方人员尤其是一些老同学交往中,应注意筛选;如果不加选择地乱交一气,必将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应该多联系那些有才学的朋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尽量杜绝跟那些吃喝玩乐的酒肉朋友交往,避免“近墨者黑”。  相似文献   

19.
汪干事,我小时性格就比较内向。参军以来,我对如何与身边的战友和领导相处更是不得要领。久而久之,看得出来,大家也不太愿意和我交往,为此,我感到很孤单,心里有话也不知道找谁讲,我知道这种状态不好,我也很想和身边的同志和谐相处,可我就是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某装甲团上等兵小张像小张这样有类似困惑的官兵,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工作中遇到过很多。这些官兵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即不知如何协调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指在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个人或群体在寻求满足社会心理需要、事业需要的心理状态。那怎样才能被人喜欢?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呢?  相似文献   

20.
谈 心是一种艺术 ,是一颗心发现另一颗心 ,一颗心激发另一颗心并产生共鸣的艺术 ;谈心是一种方法 ,是了解思想情况 ,探索内心世界的方法 ;谈心又是一种手段 ,是交流思想感情 ,解决思想问题的手段。凡是工作对象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思想问题 ,通过谈心可以深入了解和证实。实践证明 ,开展好谈心活动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良好的氛围是思想工作的催化剂。气氛好、环境适宜 ,效果往往就好 ,反之亦然。谈心一般要谈话者和被谈话者两人在场 ,多不应超过三五人。这是因为小范围的谈话 ,可以使对方有一种受到尊重、被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