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旭  李建康 《环球军事》2009,(23):40-41
实行文职人员制度,在外军中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文职人员不受服役年限,军衔晋升等限制,可以灵活便捷地使用社会人才。因此,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军队建立了文职制度,在部队中大量使用文职人员,德国联邦国防军是其中的主要典型。  相似文献   

2.
全军和武警部队实行文职人员制度以来,有效减少了现役编制员额,广泛吸纳了社会优秀人才,增强了军队人才队伍活力,降低了军队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在推动军队建设整体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文职人员制度实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重使用轻管理、重任务轻培养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文职人员管理使用制度,增强文职人员队伍活力,提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事业平台,增强文职人员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使文职人员成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增强“能打胜仗”本领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付健 《政工学刊》2015,(4):33-34
军队文职人员职业规划,是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相结合,在对决定文职人员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文职人员最佳的职业发展路线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采取积极措施去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积极探索文职人员职业规划,既是理顺文职人员发展渠道、提高使用层次和范围的客观要求,也是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文职人员职业规划的必要性一是有利于突破职业倦怠坚定理想信念。文职人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将其作为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加强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习主席指出,文职人员是现代军队的重要人力资源,逐步成为我军重要新生力量。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文职人员作用,应坚持把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融入人才强军战略布局,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快步伐,打造政治合格、素质全面、梯次合理、堪当重任的“孔雀蓝”人才方阵,为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贡献力量。一是提升招录质效,  相似文献   

5.
外军十分重视部队的精神教育 ,把精神教育作为凝聚军心、加强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用以统一官兵思想、加强军队政治控制、增强部队战斗力和保证各种任务完成。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激励官兵“为国献身”爱国主义教育是外军精神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目的是让官兵产生一种“亲密忠诚、自豪和满足的感觉 ,这种感觉会转化为道德上的责任 ,促使官兵去为共同利益 ,为国家和个人去行动和作出牺牲”。外军普遍认为 ,理想的军队应该是“事业型”的军队 ,即军队的主体成员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兵从戎是为了其共同的“事业”和“理想…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技术兵器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今天,外军一改“技术制胜论”的历史,把谋略运用放到了重要位置,在近期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中,成功地运用了谋略,使谋略成为了“高效率的战斗力倍增器”。认真研究外军谋略运用的有关理论、特点及手段后,不难发现其谋略运用都有着典型的东方印记。找出现代西方谋略和东方古典谋略的区别及联系,对于军队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做到“智高一筹”,实现“以谋制胜”,具有重要意义。“格外注重高层次的统筹谋划”VS“亦全亦大,慎战慎策”“、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外军认…  相似文献   

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以党的文献的形式,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文职人员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建立健全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体系,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从200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颁布以来,我军开始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文职人员队伍日益壮大,数万名"不穿军装的兵"活跃在绿色军营中,与军官、文职干部一起,成为军队人才体系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外军思想教育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军队思想教育体系,他们大都集中在亚洲,有越南、朝鲜、老挝和古巴,称之为“思想教育”;二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队思想教育体系,主要有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称之为“精神教育”或“精神指导”;三是发展中国家军队思想教育体系,主要代表有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称之为“思想教育”或“鼓动士气”。尽管外军思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维护国家的安全战略环境,外军特别是美、俄军队都高度重视装备信息化建设,在规划军队发展时,始终把提高军队的整体信息战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了适合国情的装备信息化发展思路。外军在装备信息化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为使军队全面迈进"面向信息"的道路,美国已将信息系统的采办提高到了与战斗机、战斗舰艇同等重要的地位,未来其重要性甚  相似文献   

10.
习主席深刻指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我们搞现代化建设、抓军事斗争准备,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伴随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文职人员已成为我军人才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在作战支援、技术创新、资源管理和勤务保障等领域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培养造就一支能支撑打仗的高素质专业化文职人员队伍,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始终坚持党对文职人员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最根本的原则,是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目前,我军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等军事领域的发展急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补充到军事人力资源群体。文职人员作为军事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是军队战斗力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必将向战而行、向战而强。应充分发挥文职人员对强军事业的支撑作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激发文职人员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备战打仗的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军事人才大格局。一、充分认清根本属性,立起文职人员为战保战的鲜明导向文职岗位也是战位。文职人员是新时代军队这个战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研攻关、装备管理、军事教学、医疗保障和作战勤务等职责使命,与指挥、战斗等群体互为依托和支撑。充分发挥文职人员技术优势为战保战,符合现代战争发展要求,是大势所趋。这是姓军为战特殊身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汤天耀  冯婧 《政工学刊》2023,(11):40-41
<正>深化文职人员制度改革,积极构建统一的文职人员制度,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着眼提升备战打仗能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对优化我军人力资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军队院校是我军干部生长的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其教学人员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育人水平。文职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生力军,伴随文职人员队伍的逐步壮大,如何高标准抓好军队院校文职教员队伍建设、加快任职能力培育,是摆在军队院校面前需要突出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辉 《华北民兵》2004,(10):54-55
美国全球军力大调整,对我安全形成潜在威胁,不可掉以轻心;面对北约东扩和美国全球军力调整,俄罗斯终于向对挥舞起“核武”大棒;法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对我军正在开展的“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巴联合反恐军演,已经是我军自2002年以来第7次与外军联合导演,标志着我军与外军的合作越来越默契;新加坡空军“借池养鱼”,使我军可以了解到外军发展模式;刚果(金)未遂军事政变中可以看出,我军实行“党指挥枪”原则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人的素质已成为各国军队关注的问题 ,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等国军队都在加强人文知识教育 ,并把它作为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外军人文教育的研究和探讨 ,追踪世界军事发展趋势 ,对我军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外军提升人文教育的背景人文知识教育是外军培养和形成官兵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 ,关注人文教育又有其新的缘由。人文知识素质是提高军人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新技术革命引起了深刻的军事革命 ,使军队建设以质量为主取代了以数量为主的建军模式 ,由此也使军人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军队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其军队建设思想经历了由以学习苏军为主、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到“以我为主”指导思想的提出以至军队建设逐渐步入“左”的误区的转变过程. “阶级斗争”和“急于求成”是出现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全局上重犯“左”的错误则是导致这一转变的根源.认真总结这一转变过程及其规律,可以得出两点启示:第一,军队建设要始终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方向;第二,军队建设要正确处理学习外军先进经验与继承自身优良传统的关系及革命化与现代化、正规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四总部颁布的《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适应干部人事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文职人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实际步骤,对于激励文职人员献身国防、建功立业,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军队院校文职人员数量较多,因此,有关部门要把贯彻落实《规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7.
军事零讯     
Asia亚洲《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6月23日签署第438号令,公布施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条例》决定在全军实行文职人员制度。这是对我军力量构成和用人制度的重大调整改革,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条例》共9章55条,对文职人员的性质地位等基本问题、聘用工作的主要环节以及文职人员制度与军地相关政策的衔接等作了规定。《条例》明确,文职人员是指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非现役人员。文职人员应当履行聘用合同,根据军队需要参加作战、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文职人员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孔雀蓝"已成为部队建设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文职人员在身份属性上不能被"区别对待",但是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坚决反对把现役和文职人员,以及不同类别的文职人员"一锅煮"的做法。文职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地"区别对待"提升教育质效。  相似文献   

19.
外军普遍重视基层管理,在军队建设实践中始终把基层管理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管理特点。强调依法管理,努力健全法规制度。外军基层管理强调以法规制度为依据,坚持依法管理。并在管理实践中努力完善各种法规,健全法制体系,使得各项管理工作都有法...  相似文献   

20.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古往今来各国军队鼓舞士气的一种有效手段.学习和研究外军政治工作,不难发现,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都很善于打“爱国主义”这张牌,注重用“爱国心”、“民族魂”、“国家主义”、“民族精神”激发官兵的民族自尊心和为之献身的责任感.从教育的特点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