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13,(7):26-27
重点抓好航天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一主两翼"产业发展,大力推行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航天科工集团向建设国际一流的航天防务公司战略目标稳步迈进高红卫,1956年9月出生,湖北京山人。清华大学导航仪器与自动控制专业毕业。曾任原航天科工066基地设计员、设计室主任、车间主任、总工程师、总经理等职。2001年11月,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13年4月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从长期的技术及管理工作,到集团公司掌门人,高红卫既具有战略眼光、前瞻意识,又崇尚理论研究与管理实务。朴实的话  相似文献   

2.
1月16日上午,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该事业部是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属的国有、非独立法人、寓军于民的经营实体,该事业部由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长治清华机械厂和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重组而成, 该事业部在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授权下,以航天发射技术为依托,管理和运营特种车和地面设备相关资源。伴随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航天发射技术及特  相似文献   

3.
这次采访颇费了一番周折,其原因一是航天二院质量管理工作很忙,二是航天二院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仍需提升。院领导真抓实干,不愿更多的张扬。符志民,这位自哈工大毕业后一直从事系统总体技术和项目管理的干部,自2004年10月任副院长以来,一直抓质量与技术基础工作。话题说到质量管理,他风趣地说,质量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最难管的一件事。航天二院也曾一度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为此,谢良贵院长提出了对质量工作要“100%敏感、100%力度、100%受控、100%落实”的严格要求,近年来,航天二院在质量保证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该院在航天科工系统率先通…  相似文献   

4.
<正>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合作伙伴"、"空天瞭望"等栏目。  相似文献   

5.
1月16日上午,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该事业部是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属的国有、非独立法人、寓军于民的经营实体,该事业部由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长治清华机械厂和秦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重组而成,该事业部在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授权下,以航天发射技术为依托,管理和运营特种车和地面设备相关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國航天     
<正>欢迎订阅2017年《中國航天》月刊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合作伙伴"、"空天暸望"等栏目。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是航天产品研制的基础技术、先导技术和关键技术,是决定航天产品性能、质量、可靠性及成本的重要因素。提升航天材料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水平、加大科研生产条件保障力度,对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引领材料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军民产业融合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是我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是航天特种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研  相似文献   

8.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特别报道"、"专题报道"、"中国报道"、"口述钱学森工程"、"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航天科技与创新教育""合作伙伴"、"空天燎望"等栏目。读者对象在航天、航空、船舶、兵器、核能、电子、工控、能源、交通、通信、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中从事科研、设计、制造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管理者、教师及广大航天爱好者。  相似文献   

9.
在军队工程建设中,传统的重施工、技术和结算的管理思路,难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必须加强工程全程管控。设计阶段重点是优化设计、预先控制;招标阶段要明确造价方式、调整价款及确定工程变更结算方式;实施阶段必须健全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做好工程计量、计价与支付管理工作;竣工阶段则要抓住竣工资料核对、现场勘察、全面计算工程量、材料价格复核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精益管理检查组于近日对中国兵器工业北化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精益管理和采购管理工作进行中期督导检查。6月上旬,兵器工业集团抽调精益管理和采购管理专家,组成9个精益管理检查组,分别从生产现场精益管理、2015年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活动实施方案暨精益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及落实、采购管理工作的执行等方面对子集团和  相似文献   

11.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特别报道" "专题报道" "中国报道" "口述钱学森工程" "航天传承" "商业航天面对面" "航天系统工程" "航天系统与技术" "航天政策与管理""航天产业观察" "法律研究" "载人航天" "空间探测" "导弹与其他武器系统" "航天科技与创新教育""博闻航天" "瞰视界"等栏目。  相似文献   

12.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重点关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战略部署及发展规划;国际现行航天法律体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及前景预测等;载人航天、探月与深空探测、"北斗"导航系统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的最新进展;航天关键技术及重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运载火箭、卫星、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进展等。  相似文献   

13.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重点关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战略部署及发展规划;国际现行航天法律体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及前景预测等;载人航天、探月与深空探测、"北斗"导航系统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的最新进展;航天关键技术及重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运载火箭、卫星、飞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航天装备大数据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航天装备数据深层次价值仍然未被有效发掘,关键原因在于现有大数据业务数据存在无法跨专业贯通、缺乏全局数据资源智能分析及管理。知识图谱技术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推理和分析利器,与航天装备大数据完成无缝对接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内在动机。本文从研究面向航天装备数据知识图谱的/组织管理、关联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可视化等开放式共享服务出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方法挖掘航天数据的应用潜力,并引入数据化决策模型和监控体系,建立航天装备数据全息画像,实现业务数据的跨业务贯通,并提供网格化的高速检索,以求通过提升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水平指导航天装备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5.
大型航天研发项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是国家重大工程中一类较为特殊的项目,而风险分析是大型航天研发项目按计划、高质量、低成本完成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大型航天研发项目的特点、风险因素以及管理过程,结合Multi-Agent以及分布式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ulti-Agent技术的大型航天研发项目风险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项目进行了实验仿真,获取了项目的风险水平和关键风险因素,为航天研发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航天强国是展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航天产品具有结构复杂、精度高、质重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产品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质量都有可能影响最后的成败,质量是航天永恒的主题,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成为支撑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建设实力雄厚、现代化、技术一流的航天发射中心,不断推进航天强国战略发展步伐。本文辨析了世界一流航天发射中心的概念和所具备的特征,并从先天优势、发展实力、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航天发射中心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现役航天发射中心转型发展对策,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北京航天高远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十二所,是所的专业经营单位。公司以航天控制技术为依托,利用十二所的资源优势,拥有实力强大的科研队伍并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通过近年的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管理及资源整合,公司已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航天特色、专注于军民  相似文献   

19.
"大安全"是航天科工集团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助力国家经济社会乃至空间事业发展的现实追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再次发挥突出作用,汇聚集团"精于安全"的技术优势,将多项核心技术运用在航天员、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着陆场、空间实验室等系统中,为交会对接任务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撑,使载人交会对接"更安全"。为神九"座驾"添上"翅膀"航天科工三院8359所研制的气垫悬浮运输车,在飞船总装现场和发射测试现场,可以让飞船"悬浮"起来运输,神奇地解放了工人的双手。以前,神舟飞船的"座驾"是轮式移动方式,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大且转弯困难,  相似文献   

20.
正60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构建了专业齐全、功能配套、设施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天工程管理方法和经验,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培育铸就了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