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某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面对"最前沿、第一线"的特殊地理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围绕加速生成综合保障能力这一目标,坚持把提升正规化建设水平作为部队建设的重点,领导模范带头、机关齐心协力,严格按照条令条例教育管理部队,依据《纲要》加强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2.
“严格按条令条例办事,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是部队法制化正规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提及部队的法治建设和正规化建设,“条令”、“条例”总会跃然纸上。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绝大多数官兵对于“务令”与“务例”的认识是很模糊的,甚至把“条令”与“条例”相等同。何为“条令”,何为“条例”,探讨条令与条例的相异点,增强官兵对条令与条例的认识,有利于部队正规化。  相似文献   

3.
抓部队基层建设千招万法,最管用的是制度。陕西省安康军分区党委坚持把法规条例作为攻坚破难、推进工作落实的锐利武器,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全面发展。用制度清理“土办法”2004年5月,军分区司令员赵化成在县(区)人武部检查工作时发现,有的单位靠“土办法”、“土政策”管人治事,出现了一些违反纪律的错误做法。针对这种情况,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研究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分头深入基层,在组织基层干部认真学习《纲要》、《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要则》和条令条例的基础上,逐个单位查找与法规  相似文献   

4.
新颁发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基层建设的根本依据和基本遵循.深入学习《纲要》。贯彻落实《纲要》,对于进一步强化法规意识,明确《纲要》在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阳泉某预备役团党委,依据北京军区《关于部队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预备役部队正规化建设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突出条令条例的贯彻,认真抓了“四个秩序”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颁发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是新时期引领、规范和指导基层建设的基本准则。各级领导机关要在全面理解把握新《纲要》精神的基础上,立说立行抓好贯彻落实。 一、抓住灵魂。全面提升基层建设的标准和起点。新《纲要》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部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作为灵魂贯穿始终,对确保“三个代表”真正进入部队工作、进入官兵思想,体现到基层全面建设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机关能否在实际工作中抓住部队建设的“魂”,提起基层建设的“纲”,直接关  相似文献   

7.
今年,总部根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有关条令条例的要求,吸取了我军基层后勤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改革成果,颁发了《军队基层后勤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规范了基层后勤管理的全部内容,是保证和促进《纲要》落实的配套性法规。《规定》颁发后,许多基层部队在时间紧、任务重、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部机关正规化建设水平,全面规范“四个秩序”.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条令条例和法律意识,春节过后,北京市密云县人武部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了以“学习条令法规、规范机关秩序”为主要内容的“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专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部队奖励表彰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卢建 《政工学刊》2010,(12):42-44
表彰先进、实施奖励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光荣传统。最近,结合学习贯彻《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新修订的《纪律条令》,我们对部队奖励表彰工作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思考。总体感到,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条令条例和军委总部有关政策指示,  相似文献   

10.
严格法规制度科学检查评比  54952部队严格以《纲要》和条令条例为依据,对检查评比的标准、内容、程序、方法进行全面规范,严格落实,减轻了基层负担,正规了部队秩序,使团队建设呈现整体协调、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被树为“抓基层先进团”、“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科技练兵先进单位”。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按法规制度明确检查评比的内容,防止和克服“乱定指标、巧立名目”的问题。对基层经常性七项主要工作检查评比的标准和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具体明确,不搞高指标,不巧立名目,使检查评比,既符合法规制度要求,又便于操作。(二)坚持按…  相似文献   

11.
林从光 《国防》2005,(3):14-16
坚持从严治军不放松,是提高部队战斗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保证。而准确把握从严治军内在要求,探索新形势下从严治军的特点规律,树立科学治军观,是落实从严治军的关键所在。一、从严治军,严在“格”内从严治军,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条令条例规范部队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因此,从严治军也可以说是依法治军。从严的依据是法律法规、条令条例。从严治军必须严在法律法规、条令条例这个“格”内,以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部队正规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确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树立法规至上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下苦…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兴义人武部,按照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认真贯彻条令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及《贵州省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正规化建设规定》,有效促进了部机关全面建设。几年来,征兵工作、民兵军事训练、民兵应急营建设、民兵武器管理、拥政爱民、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等工作连年受省州表彰,1998年被成都军区评为先进人民武装部。 抓“两个经常”,实现“四个转变”部党委在狠抓自身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同时,在部机关认  相似文献   

13.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建设,推进部队持续健康发展,一个重要保证就是要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军方针,依据法规制度抓基层。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党委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逐步摸索和推行了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统筹协调机制、督促落实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他们坚持走依靠机制落实《纲要》、按照《纲要》建设基层的路子,确保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经常有效,推动基层建设不断发展进步。2005年12月,在全军基层建设座谈会上介绍了“探索落实《纲要》运行机制,确保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经常有效”的经验。他们的成功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一、消除“认知障碍”。认识是情感的基础,是行为的先导。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提高依法管理部队的水平,首先要从确立条令条例意识抓起。条令意识的形成,必须经过认知过程来实现,即通过进行条令条例认识的教育,启发和提高官兵对学用条令的理性认识,消除对条令的错误认识。如部分官兵思想上存在的把条令条例等同于“约束自由”,  相似文献   

15.
强化管理应念好条令“经”吴青山坚持从严治军,必须严格按条令条例等法规办事。条令条例是用简明条文规定的并通过命令颁发的军队行为准则,是我军建设的法规和管理的依据。其目的在于严密部队组织,严守纪律,提高战斗力。因此,做好经常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曹士印 《政工学刊》2002,(10):42-43
管理是部队最经常最基础的工作 ,是适应正规化建设需要的根本手段。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 ,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要求管理教育工作必须要全方位、高效益地落实到位。笔者认为 ,突出纪律作风、综合治理、群管群治、逐级尽责“四个到位” ,对提高部队管理教育工作质量 ,全面推动部队整体建设发展意义重大。一、严格依据条令抓纪律作风建设到位。 严格的纪律、过硬的作风是部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良好形象的充分体现 ,是提高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确保内部安全的根本前提。因此 ,必须要依据条令条例大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在“严”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焦景宏  刘浩 《国防》2008,(9):54-54
河南省泌阳县人武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狠抓法规制度落实,推进人武部全面建设创新发展。一是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学习共同条令、《军队党委工作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政工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二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规章制度。针  相似文献   

18.
李冬  姜龙 《国防》2005,(4):18-19
加强基层建设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环节。武警黄金、森林、水电、交通等警种部队,担负国家黄金地质勘探、森林防火灭火和重大能源交通项目建设任务。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武警警种部队基层建设,推进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警种部队基层建设实际,谈几点看法:一、强化《纲要》意识,进一步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指导和加强基层建设的基本准则和依据,反映了基层建设的客观规律,对指导和推动基层全面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认真学习《纲要》、自觉贯彻《纲要》、全…  相似文献   

19.
《华北民兵》2004,(11):4-5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力量,在党、国家和军队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做的工作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依据有关法规制度,通过整组健全队伍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抓好这项工作,是新形势下建设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奠基之举、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20.
齐雨 《国防》2010,(3):39-39
为提高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水平,全面规范“四个秩序”,强化干部职工条令条例观念和自觉守法意识,北京市密云县人武部近期开展了以“学习条令法规,规范部队秩序”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重温胡锦涛主席有关依法从严治军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