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的美国第4舰队,成立于二战期间的1943年3月15日,它是根据欧洲战场和大西洋海战场的形势需要而建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法国投降后,英国对德孤军作战。英国是个岛国,维持战争的运转全靠海运,在德国潜艇“狼群”战的打击下,英国海运几乎崩溃。为帮助英国抵抗德国的进攻,美国决定从海上援助英国,并决定组建大西洋舰队护航。  相似文献   

2.
日前,英国公布了最新一份国防战略绿皮书“适应性与合作关系:战略防务问题”。该绿皮书在客观审视英国国防优势的同时,也暗示了国防部和三军中“冗员太多”,拟削减三军的规模,创造高效军事机构,并指出英国将强化国际合作,打造高效国防,等等。新版国防战略绿皮书是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背景下推出的,是为英国未来在国际事务上扮演的国防安全角色和国防策略铺路,同时也指明了未来英国国防的发展走向,十分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08,(11):46-47
英国位于欧亚大陆西部边缘地带,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是典型的岛国。由于英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极为优越,因此地震等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并不多见。举例来说,英国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发生于1931年,震级为里氏6.1级,而2008年2月底英格兰东北部发生的里氏5.3级地震。则成为过去25年来英国国内最强烈的地震。  相似文献   

4.
美国媒体前不久报道称,英国将放弃国内坦克制造能力。而英国《星期日邮报》则是以一种略带伤感的语气来描述此事:“坦克将成为过去的记忆,英国在93年后停止生产坦克”。由于英国政府未来将不再生产坦克,英国最老牌的重型战斗车辆制造商已宣布将关闭其位于纽卡斯尔的坦克制造厂。这标志着曾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坦克的国家——英国,结束了主战坦克的生产历史。  相似文献   

5.
王涛 《现代军事》2008,(8):55-59
近来,英国政府最终决定对其核武库进行现代化升级,至少在2050年之前继续保留核武器。能够对波谲云诡的未来战略安全环境做出必要反应,是英国保留核武器的第一要旨。本文认为,英国保留核武器的另一根本原因是维持美国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其的信任度,为英国与美国一起参与军事干涉主义行动铺平道路,从而确保美英关系的延续和英国的长期安全。对于这一看似并无直接关系实则至关重要的因素以及英美两国日益宽泛的核关系,英国在其官方宣示中避而不谈。目前,英国议会与非政府组织正试图将“三叉戟”现代化升级项目进一步公开化,但目前看来。这一努力将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6.
兵团     
《兵团建设》2009,(23):54-54
1日至2日,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对俄罗斯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5年来英国外交大臣对俄的首次正式访问,也是英俄两国关系回暖的一个明确信号。  相似文献   

7.
马岛战争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场以海洋为主要战场的局部战争。从马岛战争的经验教训中,英国对航母、核潜艇和远洋两栖舰艇的使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英国也有了深切的认识。马岛战争对英国以及西方的海军建设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岛战争也是阿根廷海军命运的转折点,不过并不是从战争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而是战争使得阿根廷海军从此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8.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0,(12):54-55
作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潜艇,英国皇家海军“机敏”号核潜艇的服役被认为将是英国造船工业的又一里程碑,将引领英国核潜艇在反舰、反潜任务能力上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9.
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英国殖民者与印度当地人民之间的冲突。以特顿、朗尼为主流的英国殖民者残酷统治印度,文化官员菲尔丁寻求与印度人的真诚友谊,英国来客莫尔夫人、阿德拉想了解真实的印度,但他们都以失败告终。英国人欧洲中心主义、白人集体意识以及殖民政权毫不掩饰的种族歧视和带有感情色彩的暴力统治,唤醒了印度人民,割裂了这本来就脆弱的联结。赋予东西方平等的话语权,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加强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交往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永  文广 《环球军事》2010,(6):10-11
据英国媒体3月2日报道,英国首相府表示拒绝美国帮助解决英国与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问题上的争端。发言人说:“我们对国务卿的支持表示欢迎,以确保我们将继续保持外交渠道畅通,但美国没有直接参与的必要性。”正在阿根廷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3月1日表示,美国政府愿意推动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进行谈判。英国此举令英阿马岛局势更具悬念。  相似文献   

11.
数字     
《环球军事》2009,(17):4-4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即将在8月28日接任英陆军总参谋长职务的戴维·理查德斯说,英军在阿富汗的行动可能持续三四十年,在接下来的30~40年,英国会在阿富汗以某些方式发挥作用,比如在发展、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目前英国国内要求从阿富汗撤军的呼声高涨,据上周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仅15%的受访者认为英军在阿富汗的伤亡“有价值”,50%的受访者认为英军在阿富汗是“白白送死”。  相似文献   

12.
任秋凌 《环球军事》2010,(19):24-26
好莱坞影片《拆弹部队》因荣获6项奥斯卡大奖而备受影迷关注,该片描述了美军拆弹部队在伊拉克的经历,反映了驻伊美军的真实壮况。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二战期间英国也有一支拆弹部队,他们以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挽救了无数英国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近日,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归属,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关系再度紧张。2月21日,阿根廷宣布封锁马岛附近航线。英国针锋相对,已向该群岛派出了4艘军舰及1个步兵连,提高岛上英军的防御能力。双方剑拔弩张,第二次马岛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4.
朱竞成 《环球军事》2008,(15):58-59
这是一起极其普通但又策划精密的间谍案。日本间谍中村一郎凭借娴熟的缝纫技艺和精明的商人头脑自由出入英国领事馆,不费周折地窃取了英国的密码本。  相似文献   

15.
傲楚 《环球军事》2010,(18):40-41
据英国《泰晤士报》8月31日报道,英国可能将与法国就共用航空母舰执行任务达成协议,协议最早于今年晚些时候公布。报道称、英国削减财政计划波及海军经费。  相似文献   

16.
英国预备役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预备役部队之一,英国陆军早在中世纪时就为自己组织了后备队。发展至今,英国预备役部队已经从一支规模很大却很少使用的部队,转变为一支时刻准备战斗的部队。这支部队既能独立作战,又可增援正规部队,执行日益频繁的远征作战。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的第一枚原子弹虽然早在1952年10月试验成功,但是英国的战略核威慑力量直到1956年之后才逐步形成。这一时期,英国的核威慑力量一直由英国空军承担。由于苏联核技术及其运载系统的飞速发展,促使美国、英国和法国开始研制新一代的核武器运载系统,要求这种运载系统不仅要对所携带的核武器的重量加以限制,而且还将要取代当时所有第一代核威慑力量所依赖的运载飞机。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英国皇家海军在18世纪前后曾是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一战爆发前,拥有63艘装甲舰的英国得以在世界许多地区建立殖民地.英国成为响当当的“日不落帝国”。  相似文献   

19.
2月底,英国与阿根廷关于福克兰群岛主权风波再起。1982年4~6月间,英阿两国在福岛海域爆发一场小规模战争,英国皇家海军付出了258名士兵代价,从阿根廷手中夺回群岛控制权,第二年迅速地通过了“福克兰岛英国国民法案”,使得该岛居民全部享有英国国籍。  相似文献   

20.
电子计算机成为指挥控制系统的核心后,作战双方在网络上的较量,出现了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即网络战。几年前,英国发生了一起重大的计算机泄密事件。英国电信公司的一位合同计算机操作员,私自闯入公司内部的数据库,窃取了英国情报机构、政府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与控制中心,以及首相梅杰的住地和白金汉宫的电话号码。并将这些号码传给了想要知道这些机密的一位“记者”。这是一次极为典型的“网络间谍”案,在英国引起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