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语》中的“知”是一种知识、才智、智慧,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的内容广泛,可粗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知”来源于“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主张通过多见、多闻、多习、多行等方式“学而知之”。“知”是为了获取一种“智”的生命智慧,为了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2.
“勇”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观念之一 ,寄托着孔子人格理想的重要内容。论述了孔子关于“勇”的人格观念的内涵 ,“勇”与“仁”及“礼”的关系 ,并对孔子身体力行把“勇”列为教育内容 ,培养和塑造弟子“勇”的道德人格的教育实践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本质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各项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也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必须下大力气掌握强军打赢的科学方法论,即要在思考和解决军事问题时坚决贯彻《实践论》《矛盾论》所蕴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才能在工作中贯彻“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中国,道德学说是各种观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在政治上体现为特别重视道德感化,尤其是对身教的重视,强调尊者、长者、领导者要特别注重身教,即所谓“身教重干言教”。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治”传统的要旨,是“治者”作为道德表率和示范来体现教育感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仁诈合一”是中国历史上战争领域或兵儒关系方面一个较为复杂的文化现象.曹操“大仁为本”的用兵理念,刘备“仁义治兵”的功过得失,诸葛亮“价值优先”的悲情结局,司马懿“卑劣人格”的历史悲剧,汉末三国时期几位重要军事人物在“仁”“诈”关系处理上的不同表现和特色,实质是将战略目标之“仁”与用兵手段之“诈”有机统一,形成“仁诈合一”的战争伦理观.  相似文献   

6.
生于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学说对我国两千五百多年来的文化和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直到今天,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仍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论在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中可以找到线索,“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与和谐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说过:“创新是军队进步的灵魂,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难以立于不败之地。”这句话深刻指出了创新对于军队的至关重要性。军事创新的主体是军人,军事人才成长的关键是创新。然而,某些军事创新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其道德素质还不能和谐统一。有些敢想、敢干、勇于开拓性工作的“千里马”,其明显缺失人格、道德上的魅力。军事创新活动应该是对军人道德理想践履的道德实践活动,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军事创新人才必须具有以下的道德追求。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把党的性质高度概括为“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 ,并同党的最高理想、最终奋斗目标相统一 ,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原理 ,又反映了新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一系列新特点。使党的先进性在阶级性和代表性的统一中得以坚持、拓展、升华 ;赋予了党的先进性以丰富的新内容和时代精神 ;使党的先进性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在动态中协调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孔子开创的诗性教育,通过诗之美的文艺形式与真和善的内容实现一定的道德教化目的.这种以真善美统一为标准的教育理念、以人格塑造为核心的教育内容以及快乐教育方法为当下改进创新军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的军事论述,是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军事言论的主要语言艺术是:言简意赅;以言见人;实词和虚词的运用,特别是军事用语的使用;灵活多变的句式以及综合运用多种辞格。  相似文献   

12.
对“仁”的解读是认识孔子丰富思想内涵的关键。由人而来的“仁”深刻之处就在于与“人”的密切关联性,人只有在“克己”“复礼”的实践中才能有效的践行“仁”,实现“仁者爱人”的人生至善的大境界。  相似文献   

13.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其美学内涵可概括为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趋向性的,必然伴随心理愉悦的,对人的自身本质力量审美观照的一类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美质;“趣”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客观统一性、生命的自由与灵慧性、虚实相生性及强烈的心理趋向性;“趣”作为古文论范畴,涵纳了一百多种以“趣”的基本语义为立足点的审美语汇,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内在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4.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ion or securitization theory frames threats and conceptualizes the responses towards them. But in many cases, and especially in the Israeli context, there is a tendency to blur the nature and essence of different threats; security threats become strategic threats and then existential threats. In the Israeli context, because the broad concept of security is perceived, in most cases, as equivalent to military security, the meaning of the strategic threat will be framed, mostly, militarily, derived from military thought.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nature of existential threats in the Israeli context and seeks to find the implications of securitization theory in this regard by analyzing the unique role of the military establish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military thought on strategic thought in Israel. The article also deals with the centrality of ‘military wisdom’ in the Israeli ethos and the sense of insecurity embedded in the Israeli narrative that leads to an ‘intellectual symbiosis’ between the political and the military echelons and finds this phenomenon as one of the major explanations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military establishment on defining the nature of security threats as well as on the crucial decision to launch wars.  相似文献   

15.
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延伸,是人类经历生态危机后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重新反思。在审视自然、精神与社会旨趣的基础上,人类确立了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范式和功能要求,形成倡导“生态政绩”、“低碳消费”、“绿色生产”、“生态保护”和“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架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新型车辆综合电子系统体系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技术,引入功能区和统一网络的概念,提出一种新型车辆综合电子系统FC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车辆综合电子系统FC统一网络拓扑结构初步方案,该方案能够实现系统性能和成本的有效统一,为新型车辆综合电子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形成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明确了“相适应”、“相协调”、“相承接”三者统一的目标任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实践要求,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力戒道德建设的“无我化”、“空洞化”和“泛政治化”,抵制“非道德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泛滥与风行。新中国道德建设的发展走向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四观”中凸显道德观教育;在“四真”上下工夫塑造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18.
革命歌曲具有催人奋进的独特精神力量,是革命军人战斗力的“力量倍增器”。在建设现代化武警过程中,革命歌曲可以发挥理想导引功能、信念塑造功能、团结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情操陶冶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兵家的辩证法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在孙子提出的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中,尤以对利害关系的把握最为精彩,这是孙子辩证法的精髓。“利害观”是孙子解剖战争问题的一把利器,把握住了利害关系的要义,就不难理解“慎战”“不战”“全胜”等核心观念。同时,它也是人们在面临人生道路上各种得失选择时的方法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