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美国较大幅度地压缩了现役部队、削减了国防开支。为了减少现役部队规模缩小的后顾之忧,解决应付两场几乎同时爆发的大规模地区冲突的兵力不足,美军采取的措施之一是提高预备役部队的地位和作用,较以前更加重视预备役部队在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中的“力量补偿作用”。针对预备役部队在海湾战争中暴露出的严重不足——预备役部队不能像所期待的那样和现役部队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991年美国国防部致国  相似文献   

2.
预备役部队自组建以来,营连部所在地都存在着与人武部资源共事难的问题。其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整组资源难共享。每年预备役部队整组之时,也是所在地人武部进行民兵点验的时候,因双方缺乏沟通,在时间、人员、训练等方谢撞车,造成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二是管理资源难共享。有预备役部队的县(市),符合条件的青年,既被预备役部队编为预备役军人,又被人  相似文献   

3.
张肖南 《国防》2008,(8):64-66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提高预备役部队与边境地区军警民共同应对边境突发事件、联合遂行边境防卫作战任务的能力,云南省军区组织预备役部队与边境地区军警民开展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4.
1984年,随着邓小平同志“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个好办法”的指示,我军第一支预备役防化部队在首都中心城区某繁华地段应运而生。这支戴“Y”字肩章[“Y”是预备役部队特有的标志,是汉语拼音“预(YU)”的第一个字母]的部队组建之后,在首都核生化救援、应付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相似文献   

5.
文怡才 《国防》2002,(6):19-20
遏制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的重要使命。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遏制突发事件,必须争取主动,抢占先机之利。 一、谋事在先早准备 突发事件的不确定因素多,要有效应对,必须预有准备。从以往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看,虽然诱因多而复杂,有的甚至很隐秘,但并非无端倪可察。任何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形成、蔓延乃至发展成重大事件或骚(暴)乱事件,都有其必然的过程和可知的迹象。只要及时对各种矛盾和苗头深研细究,自  相似文献   

6.
杨少云  刘多利 《国防》2008,(9):F0003-F0003
为适应省军区遂行边境防卫作战任务的需要,提高预备役部队与边境地区军警民共同应对边境突发事件、联合遂行边境防卫作战任务的能力,云南省军区于近期联合省公安边防总队组织预备役部队与边境地区军警民开展了联训联演  相似文献   

7.
正预备役部队在加强核心能力建设的同时,必须突出抢险救灾和反恐维稳等应急能力建设。为此,应紧紧扭住以下四个抓手,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的临机处置能力。一抓静态摆练。定期组织预备役人员进行静态摆练,统一规范战备物资器材储备标准,按要求配齐携行、运行和后留物资等单兵作业器材,明确各类出动程序,确保部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迅即处置。  相似文献   

8.
从民兵预备役部队近年来参加抗击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奥运和国庆安保、南方部分地区抗旱救灾等多项行动来看,民兵预备役部队执行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趋常态化,这就要求民兵预备役部队各级党委必须适应职能的新拓展,在加强参战支前核心能力建设的同时,把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反恐维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预备役部队完成突发性应急任务日益增多,再加上突发事件其不确定因素多、突发性强等特点,给后勤应急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预备役部队后勤部门应加强后勤应急保障建设,不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为部队完成突发性任务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健全后勤应急保障指挥体系。预备役部队后勤应急保障内容多、任务重、协调难、涉及面广,建立健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是预备役部队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当前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呈现出频发性、复杂性、艰巨性、多变性的特点。预备役部队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应急任务时,具有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环境熟悉、动员快速的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诸如装备缺乏、技术落后、保障跟不上的劣势。因此,进一步提高预备役部队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增多,如何更好地处理此类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对后勤财务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的特点和办法,完善军队突发事件财务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战士:我想就我军的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提几个问题,可以吗? 指导员:可以。战士:首先请谈谈,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着眼点是什么? 指导员:三总部有关文件指出:“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中央军委的一项重要决定,是保证战时我军能够迅速动员扩编应付突发事件的重大措施”,“是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因此,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着眼点是一切工作要有利于战时快速动员。具体说来在思想上要确立战时快速动员,在组织上要适应战时快速动员,在措施上要保证战时快速动员,在训练上要突出战时快速动员。  相似文献   

13.
陈伟财 《国防》2012,(11):49
一是指挥机制。按照"综合集成、一体融合"的原则,搞好预备役部队、民兵应急指挥体制与地方应急管理机制的对接,建立以政府与军事机关为主体、预备役部队参与的军地联合应急指挥机构,明确指挥关系、职责分工、协同方法,实现指挥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军地联合行动效能。二是预警机制。密切军事机关、预备役部队与政府应急办等有关部门与行业的联系,健全完善军地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搞好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与地方预警平台的对接,确保及时掌握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从预备役部队参加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奥运和国庆安保、南方部分地区抗旱救灾等多项行动来看,预备役部队执行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趋常态化,这就要求预备役部队各级党委必须适应职能的新拓展,在加强参战支前核心能力建设的同时,把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着眼"两场"需求,创新编组模式,改进训练方法,加强规范建设,完善保障机  相似文献   

15.
近期,沈阳军区组织了第九期预备役军官集训。集训以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推进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为主题,邀请专家围绕东北地区周边安全环境、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备力量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6.
忻州预备役师全面贯彻军委加强质量建设的指示,把目光投向未来,增强应付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取得丰硕成果。他们多次完成总部、北京军区下达的训练试点任务,为预备役部队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7.
肖久凌  唐敏 《国防》2003,(1):27-27
预备役部队的财经管理,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预备役部队的财经管理,对于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至为重要。为此,必须紧紧围绕预备役部队建设军地合力保障的特点,积极探索预备役部队财经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为促进部队的全面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走军地联动的社会化保障路子是发展方向。因而,建立互联保障机制,拨付保障专项补贴经费,是应对灾害求助、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王广浩  王立佳  李玉杰 《国防》2012,(11):43-44
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应对突发事件首批动员使用的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需要重点建设的力量。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应坚持以任务为牵引,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建设。一方面,要优化编组模式。适应遂行抢险救灾、社会维稳等应急任务要求,通过年度整组等途径不断改善兵员状况,努力提高兵员的在位率、对口率和出动率,筑牢组织基础。优化  相似文献   

20.
加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质量和战斗力水平的有力措施,是增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协同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