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怍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专武干部“难专武”“不专武”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基层武装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一定要配齐配强专武干部,顺畅专武干部进出渠道,确保专武干部以主要精力做好武装工作。  相似文献   

2.
当前,专武干部队伍普遍存在不“专武”的现象,根据问卷调查,重庆市黔江县62名专武干部中,热爱武装工作的仅有17人,占专武干部总人数的26.1%,安心武装工作的有38人,占总人数的61.3%,不安心专武工作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12.6%,其中兼职的专武干部有58人,占总人数的93%。如此看来,专武干部不“专武”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经过深入调查,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前,专武干部除了统一配发了军装和专武干部标志外,没有其它任何能证明其专武干部身份的有效证件,对专武干部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笔者建议:应给专武干部统一制发“专职武装干部工作证”。 给专武干部统一制发“专职武装干部工作证”,是对专武干  相似文献   

4.
1996年,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全区4个街道办事处、3家企业的专武干部兼职过多的问题,影响全区民兵预备役工作全面落实。这7名专武干部分别兼任街道、企业的组织、工会、计生、民政、宣传、司法等工作,兼职最多的专武干部竟高达5职。由于兼职过多,这些专武干部不能专职专用,由于个人的精力有限,导致民兵工作出现“滑坡”。就连专武干部自己都戏侃说:“红帽檐、大帽圈,一年就忙30天。”专  相似文献   

5.
专武干部不“专”是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大“顽症”。云南省昭通军分区着力解决专武干部不“专”的问题,使长期困扰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难题迎刃而解。 专武干部不“专”令人忧虑 “专武干部不‘专’令人忧虑”——这是去年8月,该分区党委扩大会上所属11个县(市)人武部主官强烈反映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专武干部“不专武”,必将影响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质量。没有处理好“专职”与“兼职”的关系,没有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民兵预备役工作上,究其原因,专武干部素质不高,是造成专武干部不“专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专武干部的整体素质如何,与人武部有直接的关系。人武部对专武干部要加强督促领导,采取跟踪考查、定期培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对池州市各县(区)基层武装部和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了解,发现专武干部不“专武”的现象有一定普遍性。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认识有偏差,不愿“专武”。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专武干部认为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兵预备役工作没有那么重要了;有的认为当专武干部发展受限制,没前途;有的认为在基层干武  相似文献   

8.
李吉锋  任伟杰 《国防》2014,(6):44-45
正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基层武装工作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工程,专武干部是武装工作末端落实的组织保证。目前,专武干部除了征兵、整组、训练等阶段性工作能专职专用外,多数时间"专"不起来,致使基层武装工作常常挂"空当",不全面、不连续。鉴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使专武干部  相似文献   

9.
所谓“专武干部不专”,无非是指专武干部兼职过多。在城市及厂矿企业,由于实行岗位责任制,专武干部一般都是干本职工作。而农村,专武干部兼职就往往五花八门。可以说,什么工作难做,什么“官”难当,就要武装部长出马。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说这是好事。经过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基层专武干部普遍反映,专武干部的任用、考勤、考绩与同级行政干部同等,党委、政府把专武干部推到了抓各项中心工作第一线,把中心任务分摊到人头与工资挂钩。假如集中精力去搞民兵预备役工作,完不成党委、政府分摊的任务,就只能领到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的工资,迫使专武干部不抓武。 最近,江西省吉水县针对“专武干部不抓武”出台《关于加强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管理的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专武干部的管理以县人武部为  相似文献   

11.
基层专武干部是武装工作的末端落实者,与群众联系最紧密,他们从“武”意识和务“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服务群众的质量。因此,要把善做群众工作作为专武干部的必备本领,切实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他们服务群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总体形势是好的,但由于兼职过多、借用频繁等实际,不少专武干部在时间上、精力上无法做到“专武、兴武、精武”,武装工作挂空挡现象比较严重。提高专武干部务军兴武能力,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3.
有些同志感到专武干部兼任其他职务,会带来专武干部“不专武”的问题,总认为专武干部不宜“兼职”。笔者认为,专武干部适当“兼职”利多弊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好处:  相似文献   

14.
陈乾强  孙宗政 《国防》2001,(7):47-48
专武干部处在基层第一线,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对基层武装工作感悟最深。在当前基层和企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农村费税改革的新形势下,专武干部都有些什么想法?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们到陕南、陕北和关中部分基层单位进行了调查。在与专武干部座谈中,一些专武干部向我们说出了他们一直想要说的话。 “基层武装工作如果离开党委、政府的支持比登天还难啊!” “基层武装工作如果离开党委、政府的支持……”这是调查中一些基层专武干部向笔者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一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兵》第四期刊发“专武干部为何张冠李戴”的新闻调查后,引发了街道领导和专武干部的强烈共鸣和反响,他们一方面对调查表示认同,同时更多的是倾诉专门做人武工作的“苦衷”。由此,我们不难得知专武干部“张冠李戴”现象,除外因条件制约外,其内因不“钻武”也是造成“编制混乱”的诱发因素。 这里不妨让我们看看某些专武干部平时常想什么?干什么?  相似文献   

16.
孙群  庄建国 《国防》2003,(2):55-56
当前,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应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育”、“选”、“管”、“激”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专武干部队伍。 一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专武干部的思想业务素质。要把干部培训工作纳入人武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制定学习计划,组织专武干部加强对现代军事、科技、经济等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一整  相似文献   

17.
乡镇、厂矿武装部是人武工作的基层,广大专武干部是后备军的中坚和骨干。重视专职武装干部的建设,关心并及时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问题,是我们应该时刻坚持的基本方针。县(市)人武部的移交,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给专武干部的建设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称谓”、“服装”、“厂矿武装部的设置”等等。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为此,本刊将从这期开始,开展“专武干部没有作为了吗?”的讨论。反映广大专武干部的心声、要求和建议;集思广益,探索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办法。十几万专武干部是《中国民兵》杂志的忠实朋友和直接联系对象。希望这个讨论能够得到广大专武干部的关心和支持,并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专武干部作为同级的副职和党委委员、或列席党委会,按党内分工分管有关工作和兼管某些工作,是专武干部地位和职能作用充分展示、发挥的标志。专武干部既要“专武专职”,又要兼职兼管,就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妥善处理好四个关  相似文献   

19.
专武干部兼职过多的现象十分普遍。1999年底,湖南省洞口县人武部曾专门围绕专武干部兼职问题作过一次调查,所属22个乡(镇)的35名专武干部中,有27名武装部长头上顶着如“管区主任”、“财税所长”、“片长”等官帽,最少的在武装工作之外兼有1职,最多的竟然身兼5职。专武干部反映被乡(镇)抽公差是家常便饭,大到收粮收税,小到调解家庭纠纷,动不动就会抽到专武干部头上来。专武干部一度成了“万金油”,什么活都干。  相似文献   

20.
专武干部是平时民兵预备役和兵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战时动员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中坚和骨干,是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生力军。因此,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对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至关重要。从目前广东省紫金县专武干部队伍的状况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超龄、到龄专武干部调整后,后备专武干部来源少, 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专武干部进出渠道不畅。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