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2017年10月1日起,将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两项活动合并为统一组织实施的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活动,一次审查作出结论,发放一个证书,即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两证合一"降低了装备市场的准入门槛,但并未降低对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应该说反而更高了。装备承制单位只有通过日常精细化管理,以及第二方监督和第三方认证等手段,才能不断提高包括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在内的管理体系建设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2005年7月15日开始试行,《规范》的试行既是深化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装备采购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它标志着我军装备承制单位注册管理机制及军品市场准入制度开始逐步建立与健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工作的开展有了可靠及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是指军方为确认装备承制单位资格所进行的系统、独立、客观的检查、评价,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包括法人资格审查、专业技术资格审查、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审查、财务资金状况…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装备采购制度和军代表制度调整改革的逐渐深入,军代表的工作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军代表对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研制与生产过程、最终产品或服务等的质量监督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军代表质量监督的责任越来越大,装备的发展对军代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军代表工作不能替代承制承研单位来担保装备不出质量问题,如果要求军代表承担过大的质量及安全责任,甚至以装备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军工企事业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入手,阐明长效机制的内涵和理念,提出了质量工作长效机制模型。并通过对模型展开分析,提出了建立基于IT技术的集成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系统,通过将质量要求转化为相应的质量控制属性,赋值到操作文件和记录中,由质量监督和评价模块实施处理,保证了质量控制和监督要求的落实,有力地解决了质量监督不力的问题,促进了质量工作长效机制的运行。本文还从质量法规体系、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和改进完善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对质量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介绍了当前军工企业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军工企业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最后对军事代表在承制单位质量体系运行中进行的监督工作进行了探讨。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军工企业已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质量管理日趋规范,质量成本下降,产品的实物质量进一步稳定提高。但也有少数军工企业囿于本单位实际条件,质量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质量管理体系专项审核的差别,重点阐述了军代表对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专项审核的目的、意义和时机,明确了审核的方法步骤、思路和注意事项,为军代表加强对承制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监督的针对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军事代表是装备建设中的"质量尖兵",是装备质量的"忠诚卫士",随着强军目标的深入实践,随着装备采购制度和军事代表制度调整改革的逐渐深入,军事代表的工作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军事代表对装备承制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研制与生产过程、最终产品或服务等的质量监督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军事代表质量监督的责任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现代军事》2015,(3):1
金后盾专用装备制造集团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承制单位,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业务领域包含军用特种车、中重型卡车、方舱、集装箱、专用车底盘以及军用装备箱组、野营营具、精密机械的研发及生产。我集团是我军第一代野战滚塑装备箱组的研发承制单位,产品于2000年列装配发全军,拥有十几年的军品生产研制经验。公司通过ISO9001:2008(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GJB9001B-2009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十二五"期间,我集团承接了数项我军重点装备项目,包括野营炊事车、后勤指挥作业方舱、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以来,核地研院通过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增进体系运行实效性等手段,创新性地建立了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价标准、科研项目质量考评标准和质量管理考核与评价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了"大质量"管理机制。一、传统质量管理的局限性质量是军工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质量管理水平是体现军工科研院所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优劣的基础,是军工科研院所的活力、生命力以及综合科研能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海军舰艇多功能指挥控制平台系统是提高舰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硬件基础,提高平台可靠性是保证舰艇发挥正常性能的关键问题。在假定系统组件可靠性为某一定值的前提下,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舰艇多功能指控平台可靠性。重构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重构方法可提高平台可靠性,增强舰艇的抗毁性,保证舰艇的战斗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模式、方法和取得的成绩,论述了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高企业内在素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质量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建立方面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2021年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了《军选民用装备承制单位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对军选民用装备承制单位注册管理从注册流程、检查方式进行了优化,对监管工作进行了规范,更加有利于吸纳优势民企参与装备建设,提高装备建设质量效益。虽然大多数军选民用承制单位有较为成熟的产品,但距离达到军方标准和满足合同履约需求仍有差距。本文分析了军选民用承制单位的主要特征,日常监督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对督促军选民用承制单位提升质量保证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制度体制、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军工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地方高校的资格建设上也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如何在现有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满足军工产品质量要求的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努力。笔者结合《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相关条款的要求,就地方高校如何加强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建设谈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构建战区后勤保障指挥体系判别模型的步骤,为战区后勤指挥员提供了一种从信息流的角度分析整体与各部分运行相关性的决策方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以战区后勤保障指挥体系各个子系统功能发挥作为序参量,通过灰关联度与熵,建立战区后勤保障指挥体系有序性判别模型。对体系各子系统的有序性进行判别,有助于提高体系效能,对战区后勤保障指挥体系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难以全面挖掘装备承制单位优势和潜力的问题,将改善技术创新状况作为提升装备承制单位专业技术能力审查质量的切入点,分析了目前装备承制单位专业技术能力审查实践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剖析了装备承制单位技术创新的要素和实现途径,提出应从技术创新资源、环境、系统和途径4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装备承制单位专业技术能力审查内容。  相似文献   

16.
曹习亮 《国防》2016,(1):7-9
国防动员指挥是国防动员体系的关键环节,省级国防动员指挥地位独特而重要、性质特殊且关联广泛、效率要求凸显,应高度重视相关问题的理论探索和预前实践。构建国防动员指挥体系、组织实施动员指挥,既要突出政府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发挥军事机关的军事优势和能动作用,做到政府主导与发挥军事机关能动作用高度统一。要妥善处理与作战指挥机构、与国动委及其办事机构、与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关系,避免政出多门、指挥混乱,影响动员任务落实。简化指挥机构内部设置和运行程序,建立多渠道多手段指挥通信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动员指挥方式,提高动员指挥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增强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要建立政治工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合同履行费用监督工作中方法偏少、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了账务监督方法。分析了装备承制单位账务监督的必要性、现状问题、实施步骤和技术手段,明确了主要账户的考察内容和监督目标。从加快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引入全过程监督理念、建立多元良性机制3个方面,提出了开展装备承制单位账务监督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指挥控制系统研制、建设与运用中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指标体系,运用AHP评估方法构造了评估模型,并给出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运用指挥控制系统质量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可以有效地辨识质量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评估指挥控制系统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而为提升指挥控制系统质量水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国防工程快速抢修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保障战争体系正常运转的支撑环节,国防工程快速抢修指挥控制是制约抢修效能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工程快速抢修指挥控制信息的重要性和特点入手,从战术思想指导工程保障行动的角度,分析了指挥控制信息在引导国防工程抢修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中的作用;探讨了国防工程快速抢修的主要指挥控制方式,其特点和运用时机,力争做到战场实时、精确控制,提高控制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