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SRD)电磁干扰及开关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并联谐振软开关变换器的电路拓扑。通过在传统公共逆变桥的各相开关上并联一个缓冲电容,并在直流母线上加入一个由两个电感与一个电容为主要组成元件的谐振环节,实现对所有功率开关和谐振开关的软动作。此电路没有采用电感与分压电容中性点连接方式,故不会因中性点电位变化而影响系统可靠性。理论分析及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控制简单,母线电压过渡速度快,谐振元件参数小,功率损耗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进行直流支撑电容的造型及其热损耗估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3H桥级联九电平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容电流的频域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几何墙模型及双重傅里叶积分,在同相层叠、同相层叠+载波移相两种调制策略下可有效分析电容电流频谱。经过与时域仿真及实时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计算效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五电平有源中点钳位(five-level active-neutral-point-clamped, 5L-ANPC)变频器拓扑结构简单,可直接通过公共直流母线供电,易于实现能量回馈,非常适合用于5~10 kV直流供电的船舶推进变频调速领域。简要介绍了5L-ANPC的主电路拓扑和工作原理,针对5L-ANPC拓扑杂散参数较大的四种换流回路,在兼顾可靠性及适装性前提下,设计了纯电容吸收电路。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设置吸收电路后的5L-ANPC拓扑采用传统电压过零切换策略时存在的内开关管过压问题,并提出一种考虑吸收电路的切换策略,实现了输出电压过零器件安全切换,且避免了电压异常跳变。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考虑吸收电路的输出电压过零切换策略的有效性、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现有文献基础上,对电解电容与薄膜电容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分析了影响铝电解电容寿命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对电解电容寿命进行估算的方法。然后,针对交-直-交电力电子变换器,在综合考虑电容容值、电流有效值、过电压、负载功率等多因素的情况下,对直流支撑电容进行了设计,说明了在功率变化电路中薄膜电容远优于电解电容。最后,针对两类大型电力电容器,分别采用电解电容方案与薄膜电容方案进行了对比设计。结果表明:与电解电容方案相比,薄膜电容方案不仅具有寿命长、耐压高、电流承受能力强、能承受反压、无酸污染并且可长时间存贮等诸多优点,而且在体积上也明显小于电解电容方案。  相似文献   

5.
开关电容电路是近十多年来新出现的一种MOS大规模集成电路。本文着重介绍国外文献对开关电容电路目前的应用和应用远景预测的述评。为便于读者阅读,文中首先概述了开关电容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几种基本的开关电容电路功能块。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当前连续式电容物位计存在现场标定困难及有时不允许人工行现场标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微型计算机的两基准点式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实现自动标定和动态校正,且对传感感和信号调理电路无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的低变化调谐增益的电感电容式压控振荡器。该电路包括分布式偏置可变电容阵列和开关电容阵列,合理选择偏置电压扩展电容-电压曲线覆盖范围,在整个调谐电压范围内,可有效降低调谐增益。三位开关电容阵列将整个可调频率范围分为8个子频带,通过控制可变电容实现子频带内频率的调谐范围。同时采用开关可变电容阵列,有效抑制了电感电容式压控振荡器调谐增益的变化。基于1P6M 0.18μm工艺模型的后仿真结果显示该10 GHz压控振荡器调谐增益变化率表现优异,低至21.5%,调谐频率范围为9.13~11.15 GHz,同时该压控振荡器能够实现较低的直流功耗9 m W(1.8 V电源电压),相位噪声在10 GHz时为-105 d Bc/Hz@1 MHz。  相似文献   

8.
爆磁压缩发生器一般具有较低阻抗,在驱动较高阻抗负载时需要脉冲功率调制电路。传统的脉冲功率调制电路需要脉冲变压器,体积庞大,若其后再采用传输线作中间电容储能,尽管输出波形有改善,但体积更大。提出一种无需脉冲变压器,把传输线当作电感储能元件的功率调制电路。该方案具有电路结构简单、体积紧凑、绝缘压力小等优点。文中同时给出了电路的仿真结果。该功率调制方案将使爆磁压缩的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基于电流传输器、MOS场效应管和电容构成的全集成有源元件,包括GIC、模拟电感和频变负电阻(FONR)元件电路,这些电路使用4个匹配晶体管组达到特性的线性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交-直-交方波电机驱动履带试验车,对双、单极性PWM再生制动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运用解析法研究了泵升电压的产生机理,提出了抑制泵升电压的控制方案;从制动的快速性和节能性等方面,对制动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对再生制动方案设计和直流侧电容选取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文中运用传热学理论,用电模拟法建立了FECL100K24线陶瓷扁平封装组件在强迫风冷条件下的等效热路,并在此基础上推算出其热传递数学模型,为电子计算机辅助热设计提供了基础。文中还运用所建立的等效热路和数学模型,对该组件在电子设备中安装形式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颖ZCT推挽正激软开关升压电源主电路,对该主电路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辅助谐振电路参数进行公式推导。利用MATLAB/ SIMULINK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优化了主电路参数,记录了电路关键参数波形图。通过电路仿真验证了该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的正确性,同时为ZCT推挽正激软开关升压电源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坦克炮控系统软开关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电路中的电感电流突变和电容电压突变的情况作了深入分析 ,证明了当电感电流突变而产生冲激电压时 ,电路中的冲激电压之和等于零 ;当电容电压突变而产生冲激电流时 ,电路中的冲激电流之和等于零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含储能单元分布式供电系统中,一般都需要多个单向直流变换器和双向直流变换器才能实现其功能。提出一种新的双输入多通道直流变换器,它的功能等效于一个单向直流变换器和一个双向直流变换器。分析了双输入多通道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变换器的稳态关系式以及能量管理方法,并运用Saber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直流变换器除具有双输入Buck直流变换器的优点外,还能实现可再生能源向储电输入源充电。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一种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LF2407A为微控制器的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将传统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PID智能控制方法,其主要内容涉及模糊控制器的硬件电路构成和软件编程设计。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从仿真结果可知,以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不仅能够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易于实现先进的控制策略,而且该设计方案电路简单、可靠性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加强用电设备能耗的监测是我国提高电能利用率、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内外用电设备监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几种常用用电设备识别方式、原理和优缺点的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入侵式负荷的谐波电流面积监测技术。采用该技术对小区用电设备进行Matlab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证明该技术能提高用电设备的识别精度和能耗监测效率,对减少小区经济损失、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储能线和储能电容脉冲发生器中各种因素对脉冲前沿的影响,比较了二者的优劣,并设计了一种储能线脉冲形成电路。初步的试验表明,该装置能产生脉宽为3~4ns的脉冲。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计算机辅助解题的原理并给出程序框图,编写出用网孔法解题的计算机通用程序,对复杂电路只需用人机对话的方式键入各种参数,就能获得电路中的电阻矩阵,网孔电流,每个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  相似文献   

19.
陈道炼 《现代军事通信》2003,11(4):20-23,27
提出了占空比扩展高频脉冲直流环节静止变流器电路拓扑,深入分析研究了该软开关静止变流器工作原理、三态离散脉冲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策略。获得了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设计并研制成功的750VA27VDC/115V400HzAC静止变流器具有体积重量小、变换效率高、静态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输出波形失真度低、过载与短路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三相桥式PWM整流电路主电路 ,分析了其实现单位输入功率因数和不对电网注入谐波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大功率三相PWM整流电路系统结构 ,其主电路采用了双模块并联的方式。与此同时 ,还探讨了其控制方法和相应的控制系统以及IGBT的驱动保护电路等。最后对所研制的容量为 10 0kW的实验样机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证实了它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