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高技术的军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一个富饶而远未被开发的宝库;海洋,又是全球生命的支持系统,是人类克服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海洋,还是兵戎相见的  相似文献   

2.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综合性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要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这进一步增强了中国造船人为建设强大海军而努力奋斗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目前我国海上军事安全面临巨大威胁.海洋权益维护面临巨大威胁。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建立一支具有强大防御能力的海军力量。  相似文献   

4.
编读相约     
《当代海军》2005,(6):72
读者来信“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洋。”在郑和的年代,就意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18000公里的海岸线。在21世纪这个海洋时代,我国海洋国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海洋权益等重任就责无旁贷地交给了海军。我期待中国海军更加强大,期待着中国海军走向世界各大洋!  相似文献   

5.
寓军于民的日本军工体系透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军舰“藏”在轮船里。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是一个跨行业的大型综合性重工业企业。石川岛船厂是一家有140余年历史的老厂,1960年该厂与播磨造船工程公司合并后改为现名。经营范围极广,主要包括:船舶、海洋开发设备、发电机、内燃机、核动力设备、飞机、航天器、石油及天然气设备、炼钢设备、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04,(2):36-37
21世纪的海洋技术,将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加速发展。自从197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之后,海洋探测卫星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愈显重要,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发射了海洋探测卫星。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更需要自己的海洋卫星。2002年5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  相似文献   

7.
由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席龙飞教授撰稿、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造船史》终于同读者见面了.这是造船界尤其船史学界的一件喜事、好事.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翔实,理论框架科学明晰,行文清新平实,学术研究贵在创新.《中国造船史》的学术价值,不仅吸收了建国50年来中国船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融入了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例如:对郑和宝船的研究,对泉州、宁波、蓬莱古船和韩国新安船的复原研究,对斗舰、五牙舰、大福船、抗俄战船的复原和制作模型研究等等,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并填补了我国部史学界在中…  相似文献   

8.
阅读     
《现代舰船》2011,(7):58
《谁来保卫中国海岛》出版社:海洋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10月我国海岛众多,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就有7000多个,小于500平方米的岩礁近万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岛之国"。近年来,我国沿海开发利用海岛已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但其过程中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尤其是不少地方对无居民海岛的生态功能和国防功能认识不足,保护意识薄弱,开发秩序混乱,致使海岛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尤其令人震惊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周边海域(包括海岛)一直很不安宁,8个海洋邻国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均提出不同程度的无理要求,我国海域被分割、海岛被侵占、海洋资源被非法掠夺的情况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9.
卢胜君 《国防》2014,(7):66-67
正国防包括陆防、海防、空防、天防等。中国传统的国防思想是"以陆为主"的思维模式,重陆地轻海洋,即便明朝时,虽然郑和船队七下西洋,但现代意义上的海防思想仍未萌生,依旧是"保陆为主",海洋并未划入当时国防的概念当中。时至今日,"以陆为主"的海防观还不同程度地有所残留,反映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受陆防思想观念的束缚,理想主义偏多,现实主义滞后。"以陆为主"的海防观,远远落后于现代海洋体制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扭转这种海防观念。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类面临着四大危机:人口剧增、资源减少、能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而缓解这些危机的重要途径就是向海洋进军。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人类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海洋经济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高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技术正日益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先进制造技术是决定船舶建造模式的关键因素造船模式的发展是随着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成组技术、系统工程、工业工程等人类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船舶建造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建造模式,向精益造船、绿色造船方向发展。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诸国的造船企业,十分重视研究开发和应用先进造船技术。多数船厂都已建立了以成组技术为指导的现代造船模式,实现了船体、舾装、涂装一体化造船。现代造船模式的形成,除应用成组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作为建模的主要核心技术外,还需有  相似文献   

12.
600年前,中国明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开始了7下印度洋的寻觅壮举。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领先西方整整一个世纪。若按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原来轨迹,中国通过强大的航海能力与世界各国交往,发展国家的实力,特别是利用独领风骚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继而成为海上强国,那么接下来的民族史甚至世界史都将被改写。然而,历史不承认假设。明朝中后期,中国逐渐转入闭关自守。下西洋之类的举动被说成了劳民伤财、徒增负担的事情。造船技术失去了助推,宝船被废,水师松弛。世界上  相似文献   

13.
卢胜君 《环球军事》2014,(11):14-17
国防包括陆防、海防、空防、天防等。中国传统的国防思想是“以陆为主”的思维模式,重陆地轻海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防观。即便明朝时,虽然郑和船队七下西洋,但现代意义上的海防思想仍未萌生,依旧是“保陆为主”,海洋并未划入到当时国防的概念当中。  相似文献   

14.
青岛结合自身综合条件,作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将进一步推动青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优势地区集中打造造船产业集群区,是国外许多先进造船国发展船舶工业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船舶工业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船舶工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船舶工业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外贸航运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以及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船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要造船力量,…  相似文献   

15.
船舶工业是面向国防、航运和海洋开发的战略性产业,也是我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较早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良好业绩的产业之一。加快发展船舶制造业,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带动钢铁及配套机电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型造船企业多在老工业基地,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国际造船中心东移,以及国内造  相似文献   

16.
转模,指由传统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转变,旨在彻底改变我国传统、落后的造船方式。其目的在于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以缩短造船周期,扩大造船总量,提高造船竞争能力。我国从传统的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转换的过程中,历经了约十年的历程。认识从感性走上理性;探索从技术层面深入到生产与管理层面;改革从局部推向系统和整体,探索不断、创新不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前夕,国防科工委组织了包括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在内的近十家媒体,实地采访了沪东中华、外高桥、江南、中远川崎、大连造船重工、大连新船重工六家重点造船企业。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是我国船舶工业振兴的一个缩影。本刊记者将这些企业改革发展、自主创新的经验报道出来,供广大军工企事业单位参考借鉴。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增长速度居于世界各国之冠。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中国船舶工业正积极探索,开拓拼搏,自主创新,向世界先进造船行列挺进。——编者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2013,(7):32-33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要把几个篮子放在一个车里,要适时调整,这样,核心竞争力就上来了中船重工集中了我国舰船研究、设计的主要力量,拥有国内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国内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能力和较强的大型成套设备开发制造能力,2011、2012、2013连续三年进入世界五百强,位列世界造船集团前三甲。成绩面前,李长印的压力却没有减轻,"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竞争日趋激烈,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对标国际一流,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海洋强国离不开"拳头"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洋意识根植于我国文化的传承之中。但由于我国传统文明的农业性特征及主导性安全威胁的大陆性,我国传统海洋意识的区域性、狭隘性、依附性较重。虽然近现代威胁的主要方向改变为海上方向,但海洋意识的培植还很欠缺,特别是针对普通大众的海洋意识培植更显不足,也就是说,心理和意识形态层面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日益凸显的海洋发展与权益等问题,文章结合IPCC-4报告及部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气候变化的海洋响应,进而从沿海经济发展、海上能源通道、岛礁主权安全等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国家海洋战略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引入风险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海洋战略风险的概念,构建相应了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以海洋主权风险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定量地开展了气候变化对国家海洋战略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