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逝接介绍著名作家姚雪垠的一篇文章,感受颇深。姚老一生走过了89个春秋,从事创作达70余年,撰写了65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在总结人生经历时,姚老把成功归结于“耐得寂寞,勤学苦练”八个字。他说:“耐得寂寞的目的,是为了勤学苦练。耐得寂寞的人,就能勤学苦练,从而作出成绩来。这样,人们就会承认他、记住他。相反,耐不得寂寞的人,就会心存浮躁,哗众取宠,热衷于出风头、赶时髦。这样的人就不可能坐下来刻苦学习,更谈不上埋头钻研,就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当然也就不可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姚老用自己的人生经历阐述了耐得寂寞与学习的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不干成几件像样的事,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耐得寂寞,经得住诱惑,坚持干自己喜欢的事业,这就是他成功的“真经”。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毛泽东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习主席贴切地形容,"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各级干部搞调查研究,要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不能搞"假把式"调研.  相似文献   

4.
慎独,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指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即使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会因为事情细小琐碎而不拘小节。人活于世,有千万种诱惑,有无数的准则和底线。慎独,需要在独处时、无人监督时,做到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干扰、压得住贪欲,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和行为准则,严以律己、严格要求,谨慎从事、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5.
提到老夏,从艇上的战士到大队的领导,无不竖起大拇指。不知是在艇上训练所致还是天生黝黑,下面的战士给他取了个绰号"夏油锅",而年轻一点的战士则亲切地称他"老夏"。老夏何许人也?老夏真实身份,乃南海舰队某快艇支队某登陆舰的枪炮班长,夏友海。老夏生长在农村,有着农村人的淳朴和风趣。别看他憨厚,可他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方面却是能手,也有人恰当地称之为"夏教授"。想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下去,就要耐得住寂寞。老夏经常对班里的战士说:"枪炮的保养要求很严格,在拆卸安装的时候必须按步骤排列、零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的楚庄王酷爱养马,有一天,他最心爱的马死了.楚王命令全体大臣致哀,准备用棺椁装殓,一切排场按大夫的葬礼隆重举行.左右大臣都劝谏他不要这样搞,楚王非但不听,还下了一道通令:"敢为葬马向我劝谏的,一律杀头."  相似文献   

7.
耐得住寂寞     
《菜根谭》云 :“栖守道德者 ,寂寞一时 ,依附权势者 ,凄凉万古。故达人观物外之物 ,思身后之身 ,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能做到“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 ,应该算得上有大智慧的人。印尼前总统苏哈托 ,在位时可谓风光一时 ,凭借其手中的权力 ,干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然而 ,当他大权旁落后 ,却成了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 ,被印尼和西方报纸称为“世界上最感寂寞的人”。至于苏总统是不是一个不守道德的人 ,会不会凄凉万古 ,不能用我们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但前车之覆 ,后之之鉴 ,对于苏氏的寂寞 ,却很值得我…  相似文献   

8.
学术贵在创新.可惜,不幸得很,这些年“学术下移”,似乎只要能够写字,就可以写书.就可以“搞”学术.“搞”学术者搞来搞去的结果,是大量低层次、低水平出版物的出现.“中国革命史”至少有三百种版本,“哲学原理”不少于500种版本,甚至属于“国学”范畴、一向被人们视为畏途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竟然也出了30多个版本的“中国哲学史”.饶有意味的是,这么多版本之间,绝大多数并无根本区别,区别仅仅在篇幅长短、篇章排列顺序、事例详略等无关紧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袁亭出生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说,我家几代人就我这一个做官的,当了部长后,找自己办事的人多了,想要捞好处,机会还是有的,但我总在警告自己:你人生的前半个历程是清白的,今后还要走好,做到不贪,不占,不搞特权,不该得的东西坚决不得,不该用的权力坚决不用。他常讲:正人先正己,为官先做人。 当部长要靠廉洁的形象来服众,用人格的力量来影响人。7年多来,他没有因为给人办事吃过请,收过礼,没有用手中的权力谋过私。 作为一个基层主官,就是这个单位  相似文献   

10.
《醒世恒言》一书中一则寓言故事耐人回味 :在一池碧清的水中 ,有一条自由游弋的鱼 ,岸上一老翁在此垂钓。不一会儿 ,鱼游到鱼饵周围盘旋 ,最后跃身一口将鱼饵吞入腹中……鱼儿上岸后又蹦又跳 ,一个劲地埋怨老翁不该在此投饵 ,否则也不会沦为他人盘中餐。“你是识得破 ,忍不过。”老翁可谓一语中的。在现实生活中 ,识得破 ,忍不过的事例举不胜举。如被判处死刑的广西玉林市原市委书记李乘龙 ,养情妇、滥用职权、以权谋私 ,难道他不知道这是违纪违法的吗 ?难道他不知道将受到党纪国法的惩罚 ?不是 ,而是耐不住寂寞、经不住诱惑 ,忍不过。贵州…  相似文献   

11.
云南楚雄市人武部部长叶光文在武装战线上奋斗了15个春秋,在部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谱写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乐章。 叶光文1981年担任某师军务科长职务,1983年调到楚雄市人武部任副部长,1986年担任部长职务至今。有的同志和他开玩笑说:“部长,真是‘不长’了!”可他回答得很坦然;“虽然职务‘不长’了,但工作不能不干,应该有长进。”他看重的不是自己的名利得失,而是如何搞  相似文献   

12.
(续上期) 霍小勇:国防大学的"阿基米德" "无论军人,还是学者,都要有勇气挑战经典,超越传统,甚至超越自己很熟悉、很成功的路数,去拿起那些很陌生、很困难但很有价值的东西."这是霍小勇的座右铭,也是他在国防大学20余年从教实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11日,是我军著名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和军事理论研究工作领导者、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阎揆要将军的百年诞辰。作为曾经在阎老手下工作过的我,很希望在阎老百年诞辰的时候搞一下纪念活动,便和他的子女联系了一下,但得到的回音却是:根据阎老生前的要求,在他死后不再搞任何形式的纪念活动。因此,阎老的百年诞辰也不搞什么纪念活动了。听到这个回音,我的心中涌起一种隐隐的思念,不由得想起与阎老生前的最后一次交往。  相似文献   

14.
著名美学家和教育家朱光潜认为:“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他指出:“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四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谈读书》)此外,朱光潜有一条重要的读书方法,即边读书边写作.他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  相似文献   

15.
指导员邢晋说:“李政委爱兵,也管兵,但他的管是建立在关心与信任基础上的。”士官李雪涛说:“李政委为人处事公平合理,没有偏心眼儿。”战士李显旺说:“政委像妈妈,最理解我们的心,知道我们需要啥。”这个李政委是沈阳军区某团政委李殿文。他把“像战士父母,当战士兄长,做战士朋友,是战士老师”当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他有他的爱兵格言。  相似文献   

16.
李亮  孙祥敏 《政工学刊》2006,(10):40-40
在基层有的带兵人这样抱怨:“现在的兵真是说不得、批不得,带兵真是太难了。”为什么有这种反映呢?笔者认为有的战士之所以“说不得、批不得”,处罚达不到目的,固然与战士自身原因有关系,但带兵人在实施处罚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不讲原则,对战士不能一视同仁;有的方法不当,使用“土政策”、“潜规则”;有的用语不文明,随意侮辱战士;更有甚者对战士动辄打骂体罚,不择手段。试想战士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时间一长,怎能不产生抵触情绪?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局面的出现,有不少是带兵人的“盲点”…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我还在兵团工作。在兵团党委的领导下,兵团文联推动了"双优计划"(培养优秀人才、创作优秀作品)的出台和实施。在"双优计划"的启动会议上,我们特意将兵团作家韩天航从上海请回来给入选"双优计划"的新秀们传授创作之道。韩天航十分突出地、反复强调地指出:搞文学创作一定要会讲故事!讲动人的故事!由他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改编的30集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就给我们讲述了一段过去的和过不去的故事,就是他这种创作主张的又一成功力作。  相似文献   

18.
[案例]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的座右铭是:做大事,不做大官。他要做的大事就是把海尔打造成世界名牌。张瑞敏抓工作,靠的就是一系列明确的目标系统以及目标考核,从而得以从上到下地以不同的目标统揽全局。张瑞敏认为。企业要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要进行方针目标分解,不超过竞争对手的目标毫无意义。也就是海尔的目标是什么,首先要看竞争对手的目标,然后对比其间的  相似文献   

19.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创作,给我们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杜诗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深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概括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和本质问题.其中绝大多数的篇章,都是从人民这一角度出发而创作的.杜甫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达到了他以前的诗人所不曾达到的高度.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形成杜甫诗歌的重要特色.所以,在探讨杜诗的思想性的时候,应该着重探讨杜诗的人民性.杜诗的人民性表现在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20.
战“痘”忙     
俺们戴班长这就奔30的人了,可是个人问题一直没有着落,他也不着急不上火,仍一门心思地搞他的专业。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两个人的事啊,不是随便捏合在一起就行的, 得随缘呐。”他是不急,俺们还急哩,吃不上喜糖呗!他爸妈更急,愁抱不上孙子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