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对阿富汗军事打击的“持久自由”行动,比某些媒体预测的10月11日提前3天开始了。阿富汗时间10月7日20点57分(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0点27分)起,美英部队开始了对阿富汗的首轮轰炸,使用了包括B-2A隐身战略轰炸机和能够钻地30米(混凝土达6米)的GBU-28激光制导钻地炸弹等最新武器装备。特别是B-2A隐身战略轰炸机,是自科索沃战争首次使用后,第二次在空袭作战中的使用。它是从美国的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横跨大西洋和欧洲大陆,前往阿富汗执行轰炸任务,征程远达1.7万公里,比科索沃战…  相似文献   

2.
云峰 《军事史林》2004,(4):37-37
美国空军计划对其武库中威力最强大的常规炸弹"炸弹之母"进行最后一次开发试验.该炸弹因体积巨大而获得了"炸弹之母"的绰号.  相似文献   

3.
保山,祖国西南边陲重镇,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曾遭受过外国侵略者铁蹄的蹂躏。58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保山县城上空投下数千枚炸弹,血流成河的惨景给人们留下了痛苦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SA-11“Gadfly”防空导弹系统Steven Zaloga著宋华敬译赵元春校Buk(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在西方被称为SA-11"Gadfly(牛虻)",是俄罗斯迄今出口的最先进的战术防空系统。目前,这种系统已在叙利亚和塞尔维亚服役,其他一...  相似文献   

5.
翼伞归航轨迹规划与控制问题是翼伞系统在一定初始状态下,利用自身可操作性,完成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转移问题。针对翼伞空投系统不同归航要求,规划出满足精度要求为圆径概率误差( CEP )小于40m的归航轨迹并经过一定量的控制完成翼伞空投系统精确空投任务。首先建立翼伞系统状态空间六自由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简化稳态模型,通过最优控制方法,规划出满足空投要求的最优归航轨迹后对翼伞进行不断控制直至目标点。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试验,绘出翼伞系统归航轨迹图与控制变化图。  相似文献   

6.
翼伞归航轨迹规划与控制问题是翼伞系统在一定初始状态下,利用自身可操作性,完成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转移问题。针对翼伞空投系统不同归航要求,规划出满足精度要求为圆径概率误差( CEP )小于40m的归航轨迹并经过一定量的控制完成翼伞空投系统精确空投任务。首先建立翼伞系统状态空间六自由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简化稳态模型,通过最优控制方法,规划出满足空投要求的最优归航轨迹后对翼伞进行不断控制直至目标点。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试验,绘出翼伞系统归航轨迹图与控制变化图。  相似文献   

7.
着眼军队建设形势及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需要,针对有伞空投难以应对的特殊情形,提出了构建装备物资无伞空投系统的设想,并从无伞空投包装箱的抗冲击性能、无伞空投信息平台搭建2个方面论证了在100~300 m高度实现无伞直接空投应急装备物资的可行性,最后分析了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航空水雷空投布放试验是飞机检验其布雷任务可靠度指标的最重要环节。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给出了航空水雷空投布放试验的边界条件分析研究方法,在VB环境下对水雷的空中弹道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了投雷高度、投雷速度对空中弹道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航空水雷空投布放试验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重型武器装备空投系统的匹配设计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结合气体热力学理论,建立重型装备空投系统的仿真模型,结合装备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验证,在分析重装空投落地缓冲过程的响应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空投系统的匹配设计与评估方法,并以高海拔条件下空投过程中缓冲气囊的缓冲特性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空投系统的优化设计、匹配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卫星制导炸弹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制导炸弹控制飞行过程与各个分系统的特性,描述了"惯性/卫星"制导炸弹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并且通过Matlab/Simulink中嵌入S函数法,设计了一种效率高、建模简单、实现方便的计算机仿真方法.最后,以某型制导炸弹的计算参数为例进行仿真,详细分析了制导炸弹飞行过程中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检验了系统动静态特性,验证了制导炸弹控制器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并采用蒙特卡洛法,提出了一种置信度较高的全弹系统的精度打靶仿真方法,以配合小子样飞行试验对系统性能进行评定.为进一步的半实物仿真和全实物飞行试验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空投水雷入水及水下弹道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雷空投可以增加布雷的隐蔽性和突发性.针对空投水雷入水及水下弹道进行了研究.在建立了六自由度的水雷水下弹道数学模型和水雷入水击水力计算的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实例对水雷的水下弹道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给出相应的仿真结果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水雷弹道稳定,证明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空投水雷水下弹道仿真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程晓健 《国防》2002,(5):20-20
1996年,空降兵部队要我们团派一架安—26飞机配合他们进行低空100米跳伞试验,团里考虑到试伞对飞行技术要求很高,就派我和第三批的王蕴华大姐去执行这个任务。 飞机载上试验用的假人后就起飞了,空投目标是孝感白沙空投场。飞机下降到100米左右时,受气流影响很大,颠簸得非常厉害。当时王大姐一边紧张地寻找确切的空投位置,一边叮嘱我,保持好飞机状态,  相似文献   

13.
空投设备缓冲气囊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气囊缓冲的机理及工作过程,建立了气囊缓冲过程的理论分析模型及气囊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利用ISIGHT建立气囊优化模型,选择遗传算法对空投设备缓冲气囊的主辅气囊排气孔面积、气囊高度和主辅气囊体积比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结果对空投试验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可减少气囊设计试验次数从而降低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4.
环球防务     
小型灵巧炸弹——美军武器计划的研制重点美国《航空与航天技术周刊》报道,为提高隐身飞机(其武器安装在内舱)的火力,美军已将许多武器计划的重点放在研制“小型灵巧炸弹”(SSB)上。美军正在研制的一种SSB,其重量仅为113千克,弹长183厘米,弹径150毫米,射程20多千米,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加惯性制导,能穿透1.8米厚加固目标,杀伤效果与现役重900千克的炸弹相当。美军还在考虑SSB的后继计划,使其性能不断提高。其中包括:改进弹翼,以使射程提高到原来的3倍;加装“多次作用硬目标灵巧引信”,使炸弹…  相似文献   

15.
防务     
《国防科技工业》2012,(7):11-11
印度完成轻型战斗机武器试验印度的"光辉"轻型战斗机(LCA)已完成了武器试验,从而为年底前的作战许可做好准备。据一位国防部官员称,这种单座、单发超声速战斗机也正在拉贾斯坦邦的沙漠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试验由3架LCA飞机(LSP2、3、5),部署一系列武器,其中包括:激光制导1000磅炸弹和非制导炸弹。这些试验是去年9月武器试验的延伸和扩展。据称,飞机搭载了各类型武器,包括精确制导炸弹和传统炸弹,试验期间最多达到500千克。这些炸弹精确击中了地面目标。"光辉"战斗机计划在2013年投入服役。海上试验将很快进行,并且LCA正在准备安装超视距导弹。  相似文献   

16.
小件空投是空降兵空投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基本形成了包装——运输——装机三阶段的小件空投地面准备保障模式。简要介绍了空投小件包装、运输和装机环节,利用Extend Sim仿真软件,对影响小件空投地面准备的主要因素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有利于在空投小件装机数量不间断的情况下,提高小件包装人员和运输车辆的利用率,辅助空投技术人员对影响空投实施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决策和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7.
B61-11型穿地核炸弹是由美国防部提出军事需求,能源研究开发的一种精确制导的小当量的战术或战略核武器,用于摧毁坚固地下目标,美国于1995年正式开始在B61-7战术和战略核炸弹的基础上发展了B61-11穿地核炸弹,并于1997年装备部队,俄罗斯了在研究和发展类似核武器。B61-11穿地核爆炸是一种未经核试验的新的爆炸方式,核弹头钻到地下3-6m深后发生核爆炸,其核爆效应现象等,对地下目标的破坏效果以及核爆监测方法比较接近于触地核爆炸。  相似文献   

18.
根据装备空投的动力学原理及运行规律,对投放过程建立偏微分方程组模型,研究了在指定空投高度及空投环境下,空投的最佳投放位置和投放速度,讨论了在投放位置、投放速度及投放环境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装备单次和多次自主修正空投轨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空投过程进行仿真及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多次模拟,并对单次及多次调整空投轨迹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偏微分方程组模型及轨迹修正理论能够缩小装备的着落范围,提高空投的稳定性,实现空投过程的精确化。  相似文献   

19.
火控文摘     
火控文摘96001基于图像传感器的目标机动检测=Image-sensor-basedtargetmaneuverdetectiont[刊,英]/Shetty,S∥Opt.Eng.Bellingham,(USA),1993,32(11)·──2735~...  相似文献   

20.
在简要总结大处理角UWB-SAR成像处理有关难点后,本文提出将波数域成像算法(Ω-K算法)应用于UWB-SAR成像处理;然后介绍了Ω-K算法的原理并对其中存在的Stolt插值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深入探讨;最后结合所建立的UWB-SAR回波模型对Ω-K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表明这种成像方法具有较好的聚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