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惜挫折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常言道 :“人生无坦途 ,处处有挫折。”人们欣赏波涛撞击礁石后绽放的浪花 ,赞美战胜挫折畅饮成功美酒的勇士。直面挫折 ,有的人愈挫愈奋 ,把挫折视为人生的磨刀石 ;而有的则自叹命运不济 ,甘于退缩 ,止步不前 ,把挫折看作是横亘在自己面前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人生的漫漫长卷是因为有了战胜挫折的动人情节才更加引人入胜 ,生活中也正是有了亲历挫折而奋起的感人故事 ,才使人荡气回肠。没有挫折的成功令人索然 ,而用挫折酿制而成的胜利之酒 ,才让人回味悠长。轻视挫折 ,你会再一次品尝苦涩 ;逃避挫折 ,人生…  相似文献   

2.
把“投入”当“产出”。有的基层干部干工作走过场,认为只要把过程走完就算落实了,只要会上讲了、文件传达了、要求提了,“成果”自然水到渠成,至于问题解决了多少却不予重视;有的抓建设只看花了多少精力,出了多少点子,投了多少经费,而不问实际效果如何。要克服这种思想,就必须  相似文献   

3.
做官要知足,做人要知不足,做事要不知足。这里所说的“足”,不单纯是指满足、心安,而是豁达的心胸、平和的心态,是一种境界。当前,有的同志面对进退走留,心态失衡、牢骚满腹;认为自己“论年龄不算大、论能力不算差”。感到组织安排转业对自己不公;有的认为自己身体或家庭有困难,没有批准转业是组织给自己设障碍、找麻烦;有的喜欢用己之长比他人之短,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有的看到别人提升进步了,就不理解、不服气、不平衡。党员干部在进退得失面前,要学会知足常乐、知恩图报、知责奋进、知法明理。  相似文献   

4.
理想是我们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团结人民的凝聚力、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思想保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奋斗,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  相似文献   

5.
“专利”,这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却是一项不熟悉的工作。说熟悉因为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至今至少已叫了十多年;说不熟悉,因粗观我国的企业有多少家重视了这项工作,做好了这项工作,实在是屈指可数,少得可怜! 面对WTO,企业怎么办?现在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准备:有的将扩大规模,有的要降低成本,有的要开发新品……这些准备无疑都是必要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条谚语:谁在胜利后战胜自己,谁就赢得了两次胜利。如果我们把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当作第一块胜利金牌,那么,另一块胜利金牌就是:战胜自己!所谓战胜自己,就是冷静看待第一次的胜利,不被  相似文献   

7.
刘志 《政工学刊》2014,(3):36-36
20世纪20年代,美国作家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提出,懒惰是驱动人类科技进步的动力。深层意思是说人类为了将自己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进行了不懈的思考,其真谛就在于用思考减少劳动量,也就是说人要“懒”就必须“勤”。机关干部日常工作繁重,难免都有想“偷懒”的念头,那怎么办呢?除了更加勤奋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8.
坚定理想信念,在强化精神支柱上作表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素质的核心,军队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小平同志指出:“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江泽民同志强调:“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对个人的名利待遇等等,就能够正确处理。”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的领导干部在相对和平环境下,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感不够强了;有的面对部队艰苦的生活环境,精神状态不够振作了;有的面对不正之…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第四条指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好逸恶劳有体力和脑力两种表现形式。肢体懒惰很容易被识别,并受到谴责,可是思想懒惰就不同了,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应时刻倍加警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尤其要防止和纠正不以思想懒惰为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第四条指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好逸恶劳有体力和脑力两种表现形式。肢体懒惰很容易被识别,并受到谴责,可是思想懒惰就不同了,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应时刻倍加警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尤其要防止和纠正不以思想懒惰为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千世界,到处充满诱惑,而权力、金钱和美色则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三大诱惑。面对这些诱惑,如何做到心如止水一般平静、淡然。 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善于战胜自己。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有位作家说得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责任伴随着人的一生,无论何时、何地、何位都有相应的责任。每个人对责任的理解都不同,有的说责任是自己分内应做之事、有的说责任是不可推脱的任务、有的说责任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觉悟。我感到责任感是一剂良方,它可以除困惑、清思路、治懒惰、振精神,使人的机能始终处于健康向上  相似文献   

13.
左伦 《政工学刊》2002,(6):40-41
实事求是 ,认清官德存在的突出问题①理想迷茫 ,信念不牢。有的党员干部对马列主义真理性心存疑虑 ,精神空虚 ,不信科学信迷信 ,甚至到“法轮功”歪理邪教中寻找寄托 ;有的对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产生疑虑 ;有的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困难和问题看得过重 ,对改革开放信心不足。 ②思想颓废 ,斗志不强。有的干部精神不振 ,思想懒惰 ,工作不尽心 ,在位不尽责 ;有的因循守旧 ,开拓创新意识不强 ;有的忙于应酬拉关系 ,跑官要官办私事 ;有的讲人情不讲党性 ,讲关系不讲原则 ,为官不正 ,办事不公 ;有的该较真的不敢较真 ,该碰硬的不敢碰硬 ,搞…  相似文献   

14.
与自己量较     
阿里在自己还不是拳王的时候,经常击打一个重量和形状都和自己差不多的沙袋。有人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做这么一个沙袋呢?”阿里回答说:“为了与自己较量,我只有一次次地从技能、力量和心理上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战胜别人。”是啊。有时想想,我们一生中最大的敌人真的不是贫穷、灾难和疾病,而恰恰是我们自己。当我们遭受挫折时,扪心自问,是不是某些消极思想占了上风?是不是某种诱惑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战胜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魄力,更需要一种心境。面对艰难困苦时,我们要敢于征服自己。当灾难如泥石流一样袭来时…  相似文献   

15.
有位与有为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找年轻干部谈心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为才有位”。这句话意在激励年轻干部:只要努力进取,勤于思考,有所作为,就一定能得到重用。“有为”是“有位”的基础。“有为”的关键就是必须立足本职岗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思想工作作风,扑下身子干工作,力争有所作为。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同志精神状态随着“位子”变化,看不到晋升希望就情绪消沉,甚至对工作甩手不干,总觉得自己“年头”到了,职级也应该“水涨船高”,否则就委屈得打不起精神;有的同志得到“位子”后,不是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是利…  相似文献   

16.
“有的同志到了军分区、人武部工作,总觉得是坐了,‘冷板凳’,受了‘冷处理’,‘船到码头车到站’,失落得很。其实,只要算算自己欠了党和人民多少账、欠了岗位多少账,这种感觉就会一扫而光。” 从安徽省六安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笔记上,记者实录下这么一段心得。  相似文献   

17.
防治个别领导干部的「常见病」范登生——注意补充营养,防治“贫血病”。有的虽然身在领导岗位,却没有多少领导艺术;有的大会小会讲话,却没有多少实际内容;有的理论根底浅薄,肚子里并没有多少“油水”;等等。这种症状即是“贫血病”的临床表现。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  相似文献   

18.
走出自卑     
焦宁 《政工学刊》2006,(2):57-57
小陈入伍前,在家乡小学教书,刚入伍时工作热情很高,事事都想争第一。但在参加几次大型任务后,他发现自己并不比战友强多少,相反许多方面还比不上别人,于是他的工作积极性慢慢减退,到后来认为自己反正技不如人,就开始降低标准,直至逃避工作。小陈的这种表现就是由自卑心理造成的。什么是自卑?心理学认为: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即个体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有自卑的一面,只是表现各异,应对不一。有的轻微,有的强烈;有的能通过自我调节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有的则不能自拔,以至影…  相似文献   

19.
前些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人武部党委尽管注重抓学习,但对学习的内容、方法、机制尚未形成路数,学习的氛围浓烈不起来,以至于一些同志产生“三种思想”:一是“学习是个人的事,学不学关系不大”的贪图安逸思想;二是“学多少、算多少”的不思进取思想;三是“知识够用、能应付工作就行”的自我满足思想。由于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有的同志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业余时间玩心重,耐不  相似文献   

20.
驾驭时间     
张羽 《政工学刊》2004,(6):22-22
提起学习成才,一些人就发牢骚,抱怨工作忙,时间少。乍一听,似乎挺合情理,忙于工作,忙于应酬,何来闲暇学习?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他们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不善于驾驭时间。有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时间,像匹野马,谁能驾驭它,它就属于谁。”能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去掌握新知识,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成才的关键。怎样才能当好时间的骑士呢?这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时间的特有脾性:——对勤奋者偏爱,对懒惰者嫌弃。要想驾驭时间,必须树立只争朝夕的观念。有的人的确很忙,看似没有一点闲暇。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打破那种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作派,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