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0日开始的伊拉克战争在持续27天后,于4月15日基本结束,美英联军对伊发动的这一场新世纪的“伊拉克自由作战”行动,引起了世人太多的思考和不安。这是美国“先发制人”战略的首次运用与试验,美英联军在短时间内基本达到了推翻萨达姆政权、控制伊主要城市和油田的军事目的。 在历时27天的战争中,美英联军先后出动的兵力达30余万人,舰艇约150余艘,飞机1600多架。期间,美英联军出动各型飞机3万余架次,动用可发射巡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美军在新的作战理论的指导下,对新的战法和新的武器装备进行了检验。美英联军直击要害的“斩首行动”、意在威慑的“震慑行动”、快速机动的地面行动以及空地一体的立体推进等,都体现了与以往高技术局部战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并不惧怕伊拉克海军力量,但伊军战前在海湾水域布设的大量水雷,却使联军水面舰只面临很大威胁。为确保联军海军安全地将援助物资运入伊拉克,开辟海上通路,扫清水中障碍,美英澳联军在海战场投入了“特种兵”——“马克5号”海狮,“马克7号”和“马克8号”海豚。请看本刊独家撰稿人肖占中发来的稿件——  相似文献   

4.
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起初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非对称战争。但是纵观战争初期双方交战的一些特点,美英联军并非所向披靡,伊军也没有像美军想象的那样望风而降,伊拉克战争的结局变得扑朔迷离。 美英联军:全维作战,谋求速决 在伊拉克战争初期,美英的“倒萨”战略日见清晰,但是由于美英军队在战场上遭遇超出预料的抵抗,使其离速战速决的目标越来越远。 多管齐下,谋求速决。战前,美英联军  相似文献   

5.
目前,美英联军已经基本控制了伊拉克的主要城镇和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美国以查找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但时至今日,美国在伊拉克并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伊拉克人民面对的“更好的未来”却是混乱、饥饿、疾病和死亡。 战争之初,美国方面一再宣称,美军在对伊的空袭中使用的是精确制导的炸弹和导弹,这种新战术不  相似文献   

6.
鞠洪仑 《国防》2003,(9):36-37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伊拉克战中,当美英联军兵临巴格达,人们认为伊军即将在城市巷战中与美英联军决一雌雄的时候,萨达姆军队和政权却突然间集体“蒸发”了。伊拉克战争在以戏剧性结局载入史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7.
聂云 《当代海军》2003,(8):34-35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早巳退去,然而,许多作战的内情才开始逐渐被披露出来。最近,澳大利亚海军披露了首次参加伊拉克的作战情况。其中,“安扎克”号新护卫舰第一次对伊拉克东南部法奥半岛沿岸目标进行了猛烈的炮击,成为31年来澳大利亚海军首次炮击作战,也成为澳大利业海军新型战舰首次实战炮击。 3月20日上午,美英联军正式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 随后,美英联军决定,夺占伊拉克南部的法奥半岛,控制沿海石油终端设施。联军地面部队进军速度很快,极需要空中火力支援。然而,联军地面部队与伊军作战时距离很近,美英航空兵难以展开手脚。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11月7日9时40分,美军一架UH-60“黑鹰”直升机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提克里特附近被伊武装人员发射的火箭助推榴弹击落,机上6名士兵全部死亡。这是近两周来第3架美军直升机在伊拉克被击落。伊拉克游击队武装袭击美英联军的次数近期大幅增加,在一周内已达232次,平均每天30多次,大大高于此前15~20次的日均量。  相似文献   

9.
在伊拉克战争中,地面战场上的交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伊双方的地面主战武器装备及其在战场上的使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现对此进行初步分析。有过激战的炮兵压制武器美英联军地面战的“开路先锋”地面战正式打响前,驻扎在伊、科边境的美陆军第3机步师就使用 M109A6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 M270型227毫米多管火箭炮,对位于巴士拉的伊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为随后的陆军挺进开路。美英联军和伊军多次利用炮兵火力进行压制和反压制、阻击和反阻击,例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泰晤士报》5月17日报道,布莱尔与布什正在拟定计划,准备加快从伊拉克撤军的步伐。此前美英官员一直都在强调联军将在伊待到2006-2007年。有媒体预  相似文献   

11.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频繁出现“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战场误伤”事件,造成多人死伤,许多装备损坏。据美国五角大楼2003年4月28日公布的最新数字,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死亡人数为137人,其中114人在作战行动中死亡,另外23人死于误伤或事故。这些事件经过传媒的渲染后,给美英联军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人们不禁要问:高度现代化的美英军队,为什么会接连发生这种——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动用了无人侦察机、精确制导武器、隐形飞机、电磁脉冲武器等大量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实现了战场侦察无人化、信息传输实时化、目标打击精确化、空中突防隐身化、地面机动高速化,联军依靠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实施高精度的联合作战和精确闪击作战,对伊取得了巨大的非对称优势,极大催化了战争  相似文献   

13.
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开战以来,由于伊军灵活运用了“化整为零、寓兵于民、短促出击、分兵袭扰”的战法,美英联军在地面战特别是城市地区的巷战中损失惨重。有军事专家撰文预言,美军为避免在城市巷战中遭受重大伤亡,很可能在下一步的行动中丢掉“干净战争”的口号,使出“撒手锏”来对付伊军愈加强烈的抵抗。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当地时间3月20日,美英联军悍然发动对伊拉克的全面战争。伊拉克地处沙漠,战场环境十分恶劣,美军攻伊作战远离本土,且受到伊军使用生化武器的威胁,被装保障的难度可想而知。1991年海湾战争后,美军在总结被装保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被装防护性能,完善被装保障体制,改进保障方式,使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的被装保障取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中,由于土耳其不允许联军“假道伐虢”,使得联军开辟南北两条战线对进“倒萨”的计划搁浅,不但使美军最精锐的数字化部队——第4步兵师无缘参加对伊会战,也使得美军必须选择南部战线,要么由地面横扫伊拉克全境,要么实施蛙跳战术经空中直插战略后方,但无论如何,在伊南部打开一个突破口,作为尔后发展的前进基地,对于美军来说意义重大。于是,位于伊拉克南部起咽喉作用的石油城法奥便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美军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相应地,其一切军事思想、理论和行动也日益依赖于高技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纵观伊拉克战争,美军对其新的作战思想、理论、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试验或检验都与网络密不可分,并以网络为基础,实现了以“信息优势”为基础的“全频谱优势”,为美英联军快速达成作战目的起到了关键作用。美军对伊实施的  相似文献   

17.
7月26日,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案》。根据这一法案,日本在完成实地调查后,将于今年11月派出1000人左右的自卫队官兵赴伊拉克,为美英联军提供后勤支持,“支援伊拉克重建”。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22日凌晨1时许,美军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一天之内,美军就向伊拉克发射了320多枚巡航导弹,3000多枚精确制导炸弹,摧毁了伊境内的大量军用和民用目标,动摇了伊拉克军队的士气。那么,指导这一行动的“震慑”理论是如何发展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哈兰·厄尔曼博士:“震慑”理论之父“震慑”理论在诞生七年之后走向了战场,将一些美国将军们的空想变成了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中的基础计划,也使“震慑”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海军退役指挥官哈兰·厄尔曼将军名声大噪。哈兰·厄尔曼,参加过越南战争,毕业于美…  相似文献   

19.
张羽  吴少瑜 《国防》2003,(6):29-31
伊拉克式的动员——弱者的动员 伊拉克在此次战争中本打算进行一场“全民圣战”动员,但直到战争结束,我们也没有在这片沙漠上看到陷美英联军于“全民圣战”的汪洋大海,看到的却是这个国家落后的国防  相似文献   

20.
任民 《国防》2003,(7):49-51
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主要军事行动已宣告结束。在这场依照先发制人原则悍然发动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美英联军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了数字信息技术和高新武器装备的强大威力,同时联军的后勤保障和经济动员工作,对于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总结这场战争中经济动员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对于我们做好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经济动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经济动员的主要特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