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文龙 《环球军事》2011,(16):17-19
1911年,尤金·伊利完成了海军历史上第一次飞机着陆军舰,1918年,英国把一艘民船改装为航母,“百眼巨人”横空出世。通长甲板、岛形舰桥、下舱机库沿袭百年,至今仍是现代航母的主要特征。二战期间,全球有220多艘航母参战,其中美国122艘,英国69艘,13本28艘,法国1艘。  相似文献   

2.
吕强 《现代舰船》2011,(11):16-20
飞行甲板布局形式现状目前,世界上共有九国20艘航母在役,飞行甲板布局形式包括斜角/全通甲板(带弹射器)、斜角/滑跃甲板、直通滑跃甲板三种型式,数量分别为13艘、1艘、6艘。从目前的航母发展计划看,世界海军强国(或有志于强大海军的国家)都在发展大中型航母,这些航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平西 《环球军事》2012,(15):32-33
一提到印度海军,军迷们首先想到的是它是二战后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海上力量,现役1艘航母——“维拉特”号航母,维克兰特级国产航母也在紧锣密鼓建造中,“维克拉马迪特亚”号(即原俄海军“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则交付在即,在2020年前有望拥有3支航母战斗大队。但其水雷战能力常常被军迷们忽视。事实上,印度海军拥有7艘蓬迪切里级海洋扫雷舰(已退役5艘)、4艘宾利帕坦级近岸扫雷舰、6艘马赫级近岸扫雷舰,与世界海军强国相比,显得比较薄弱,但仍不失为南亚地区最强大的反水雷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4月26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可预见的未来,航空母舰仍是海军最为强大的作战力量,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高昂的造价和全寿命费用,直接导致"航母俱乐部"的成员日趋减少。放眼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目前在建航母只有四艘,分属中、美、英、印四国,它们分别代表了四个不同的航母技术流派。  相似文献   

5.
2001年3月4日,美国的第九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在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下水,美海军以美国第四十任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名字为它命名。至此,美国已拥有12艘航空母舰了。在这12艘航母中,有9艘采用核动力,也就是说,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10多艘常规动力航母逐渐被核动力取代,剩下的3艘常规动力航母,也将在2010年前全部退出现役。那么,常规航母为何会有如此“下场”呢?  相似文献   

6.
李杰 《当代海军》2008,(8):45-47
开场白:前苏联海军在航空母舰领域曾有过辉煌,先后设计过4级,共建造过9艘航母。随着苏联解体,这些航母退役的退役、停建的停建、报废的报废,最后只剩下一艘“库兹涅佐夫”号,并一直沿用至今。提起航空母舰,俄罗斯至今仍耿耿于怀,十分怀念其当年叱咤海上的风光。近些年来,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经济全面复苏,军费也年年增加,航母情结再次重新生起,海洋的重要地位与巨大作用再度被认识,大力发展航母已成为俄罗斯上下的强烈呼声。俄高官也频频发话,前总统普京和海军司令马索林一再表态要加快新航母的建设,并定出了具体时间表:第一艘新航母将于2011年前下水,第二艘将在2015年服役,到2025年俄罗斯海军将拥有6艘航母,且将采用核动力。  相似文献   

7.
1998年12月20日,是前苏联建造的最后一艘航母“戈尔什科夫”号加入海军序列11周年的日子。官兵们满含热泪地纪念了这个日子,因为一年多来,他们一直在为自己和这艘航母未来的命运忐忑不安。然而不久前通知说,已决定以废钢铁价格(每吨150美元)将这艘航母卖给印度。未能如愿的骄傲1143型航母“戈尔什科夫”号(1991年前的“巴库”号)的使命是  相似文献   

8.
<正>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航母阶段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之间加速了争夺海洋霸权的步伐。就美国方面而言,除了在导弹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技术上取得的高速发展之外,美国在此阶段还建成了4艘"小鹰"级航母和"企业"号航母,加上在50年代建成的"福莱斯特"级航母,美国二战后为海军新建造的航母已经达到了9艘,这些航母能够  相似文献   

9.
法国海军对舰载航空兵的发展兴趣已历史久远。早在1911年,法国就将一艘老鱼雷巡洋舰“闪电”号改成水上飞机母舰,开始装2架飞机,后来改装5架。虽然早在1910年法国海军就使用了飞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飞机的海军之一,但直到二战中仍只有一艘航母。这艘航母还是利用停建的“贝尔恩”号战列舰的船体改装而成的,是法国第1艘真正的航母。尽管当时经济形势很严  相似文献   

10.
武秀 《当代海军》2001,(11):25-26,45
目前,世界现役航母近30艘,美国就占了13艘。美一直以航母对别国耀武扬威,借航母推行全球霸权战略。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没有打到美国本土,恐怕不能不与其有一支强大的航母舰队有关,二战后美军参与各种战争和冲突超过150次,几乎每次都靠航母夺取海空控制权。在美国早就流传 句话:美国打天下靠海军,海军。靠航母。尽管美  相似文献   

11.
李杰 《中国军转民》2012,(10):23-27
目前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拥有航空母舰的只有9个,航母的数量也只有20艘。很多人一定惊奇,为什么数量会这么少?其中美国有11艘,满载排水量均在9万吨以上(舰龄最老的"企业"号也达93970吨),占了20艘当中的55%,所以美国的航母力量在  相似文献   

12.
英国批准耗资40亿英镑建造两艘新型航母英国政府4月20日晚批准了英国皇家海军建造两艘新型超级航空母舰的计划,建造排水量为6万吨的"伊丽莎白二世"号和姐妹舰"威尔士亲王"号这两艘新型航母将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双方信任不足,即使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正常发展也会引起印度的警惕。例如,最近中国首艘航母进行试航,这应当是中国海军正常的发展步伐,但印度很多记者将此视为中国包围印度水域的举动。他们并未认识到.印度已经有1艘甚至实际上可谓已经有2艘航母。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一代航母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月3日,美国海军为第一艘新一代CVN 21航母命名为"福特"号。3月23日,"肯尼迪"号航母在佛罗里达州退役,美国现设航母减少为11艘。美国海军长期保持12艘在设航母的建制出现了"空缺",这使人们对替代"尼米兹"级航母的美国新一代航母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加。尽管"尼米兹"级航母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现设航母,而它的基本构型设计毕竟是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虽然美国一直在试图将新技术装备带入其现代化改装,但仍难以满足未来的作战需求。1996年3月美国海军就颁布了发展新一代航母的《任务需求书》,它是美国新一代航母预研的启动标志,发展计划定名为CVX。当美国明确采用核动力装置后,改名为CVNX计划。2002年12月,美国又将其改为CVN 21计划。这是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航母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5.
“9.11恐怖事件”再次应验了“美国靠海军,海军靠航母”的老话。目前,美国有13艘航空母舰,其中核动力航母10艘,常规动力航母3艘。这13艘航母分别隶属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每个舰队下辖6艘航母,另一艘今年3月4日下水的“尼米兹”级核动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军现役1 1艘航母,包括1艘"企业"号航母和10艘"尼米兹"级航母,约占全球在役航母数量的55%.航母作为夺取海上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主要工具,服役期限较长.为确保航母及舰上装备能够满足作战需要,航母需定期或不定期接受维修和保养.  相似文献   

17.
综合视角     
《现代舰船》2012,(2):8-9
声音Voice"中国最初对其航母计划几乎绝口不提,但最近几年来已经更加坦率。中国人直到真正宣布航母试航时才承认,‘是的,我们的确是在试航一艘航母’。据悉,中国公开宣布了该航母在今年进行的两次试航。"——邦妮·S·格拉泽,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负责研究中国的专家。  相似文献   

18.
《当代海军》2007,(11):1-1
这是几则有关我国周边国家军情的信息:一是日本"日向"号下水后中国周边已有18艘航母,尽管有的名称不叫航母,但实际是航母,起码是准航母;二是日本、印度、韩国将拥有17艘世界上最先进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加上美军部署在东亚的"宙斯盾",我国周围已有30余艘"宙斯盾"舰了;三是中国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已拥有或即将拥有  相似文献   

19.
虽然目前约有49艘战舰和潜艇正在建造中,其中45艘在印度境内建造,4艘在国外建造。但许多重大项目仍被搁置在海军总部或国防部案头。这些项目包括在“75项目下自建6艘常规动力潜艇、12艘近海巡逻艇、7艘护卫舰以及4艘驱逐舰的建议。另外一个自建6.5万吨级航母的方案也在等候审批。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9日,俄罗新海军司令马索林上将在远东视察太平洋舰队期间公开宣布:俄罗斯第一艘新航母的建造工作,将在2015年后开始。在未来的20年里,俄罗斯海军应当会拥有6支具备全套功能的航母攻击编队;3支配备在北方舰队,3支配备在太平洋舰队,而且每支航母编队除一艘航母之外,还都会配备完整的护卫舰艇及辅助船只。这样,俄海军就可以保征随时有2支航母编队处于远洋战斗值勤状态、2支处于战备状态、2支进行维修或改装工作。从5月29日宣布俄罗斯要建新航母,到7月初宣布俄海军要在20年内建成庞大的航母攻击编队,马索林将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逐渐将一个清晰的俄航母建造时间表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