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志杰 《政工学刊》2006,(12):18-18
在部队建设的过程中,少数部队领导干部,对如何创造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怎么创造政绩,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部队领导干部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当前,部队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的一个误区,是过于注重“台前”的工作,却忽视或轻视“幕后”的工作。其主要表现:一是张张扬扬,能扩大知名度的工作就大干,否则就慢干、不干。二是风风火火,不练内功。做工作追求立竿见影,而对打基础、“为他人做嫁衣”的事不愿做。三是轰轰烈烈,善小不为,追求轰动效应,汇报讲得天花乱坠,宣传吹得神乎其神,贪多求大,能…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何对待政绩,怎样创造政绩,是领导干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评判领导十部的政绩,有利于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权为兵所用、情为兵所系、利为兵所谋,视部队发展重于个人的升迁荣辱,视基层官兵的成长进步重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凭政绩用人的导向作用,促使广大领导干部一门心思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用科学的标准衡量部队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今天,我们在研究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部队建设的时候再提标准的问题,是因为衡量部队建设的标准在个别部队中还不是很科学,有的衡量部队建设的好坏,不是看以教育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的情况,不是看部队建设整体发展态势,而是凭印象,看“特色”,讲人情,不能客观公正。那么,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科学标准?我认为主要是“三看”: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任期长短,都有干出一番政绩的强烈愿望。但问题是,有的同志对政绩的本质、创政绩的目的和要求认识不清,把个人的名利、地位作为创政绩的根本目的,处心积虑出“彩头”,穷尽心机谋升迁,严重危害了部队建设的长远发展。上述问题的直接诱因,是这些同志未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到“三不”:  相似文献   

5.
所谓政绩,就是领导干部在政务活动特别是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成绩和贡献。胡锦涛同志指出: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要做到这一点,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校正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领导干部作为部队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肩负着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官兵、指导工作、推动发展的重大责任,在贯彻落实上必须要过好思想认识关、理论武装关、能力素质关、工作政绩关,使部队建设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一、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胡主席明确指出:“要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认识这个根本问题。当前,少数领导干部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则是仅把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什么是政绩、如何取得政绩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是一把尺子,能够衡量出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能否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官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政绩观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否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政绩,顾名思义就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之业绩。衡量一个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现实成果,又要看长远发展;既要看“硬件”建设,又要看“软件”建设;既要看显性成绩,还要看隐性成绩。  相似文献   

9.
一、着眼实战要求,坚持把是否有利于战斗力的提升作为评价部队建设的第一标准 部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和战斗集体,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评价部队建设,徇领导政绩,就必须强化以战斗力标准建设部队的观念,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第一要务,放在部队建设的优先位置,作为检验部队建设、评价领导政绩的第一标准。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并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我部地处大都市,是组建较早的部队,在特定时期、特殊环境下形成了诸如因干部违纪处理、多占房清理、伤病残滞留等遗留问题。如何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实质,化解上下关注、利益交汇、矛盾交织的特殊难题,是摆在各级面前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1.
“德”,是立身做人、成就事业的根本,也是考察、选拔干部,特别是选拔团以上干部应注意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系统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干部的考察也是一样,如果顾其部分不计其余,或者重视表象的忽略潜隐的,就难免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因此,对干部“德”的考察,应注重用系统的观念去分析、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一、既要看政绩,更要注重在问题和失误中考察“德”的延伸性。政绩无疑能凸现出一个领导干部“德”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我们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政绩在一个人工作…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 ,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部队党委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当前需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倾向性问题。第一 ,着力解决“政绩取向偏移”的问题 ,以服务基层为着眼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以务实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抓好部队各项工作的落实 ,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基本要求。当前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一些人的政绩取向有所偏移 ,好大喜功 ,急于显功 ,夸绩邀功。有的想问题、抓工作“顾上不顾下” ,挖空心思琢磨怎样在上级领导那里留下好印象 ,甚至想好点子就报告、工…  相似文献   

13.
李永骧 《国防》2005,(7):6-6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作的成效。工作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制是否健全。要实现人武部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打得赢”的目标,必须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一是工作创新的评定机制。建立和完善一种衡量领导干部政绩和人武部建设水平注重看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评定机制。把部署年度工作是否有创新性思路、抓工作落实是否有创新性动作、年终验收是否有创新性成果,作为评价人武部党委班子和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尺度,确保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时时想创新,事事抓创新,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军事斗争准备和民兵预备役建设遇到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4.
牢固树立建设讲效益的理念着力提高部队整体建设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质量效益,才能确保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抓工作、搞建设关注质量效益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针对部队建设的某些项目缺乏深入科学的调查论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有的抓工作只是重筹划、抓过程、造声势,不看“终端”效应如何;有的不能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抓工作落实比较粗疏;有的“建为战”的思想树得不牢,没有把搞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部队建设质量和效益的高…  相似文献   

15.
“争人员,争经费,争训练设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是民兵和预备役部队不能协调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个问题目前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请看来自山东省军区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胡磊  孙秀芝 《政工学刊》2005,(12):11-12
所谓政绩观,就是对领导者创造的绩效的基本评价,同时也包括对绩效的创造方法与目的的基本看法。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评价政绩的思想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当前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看待政绩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调整,同时也标志着对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和体系尤其是政绩评价、干部评价体系等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重构。然而,一些领…  相似文献   

17.
当前,要建设高素质的人武干部队伍,必须从人武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出发,帮助人武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7种结合的能力。一是“上情”和“下情”相结合的能力。人武部既是地方部队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前沿阵地;既是做部队工作的,又是做地方工作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上级的指示照搬照套是不行的;强调特殊性而影响落实上级的指示,  相似文献   

18.
曲靖军分区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部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使双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三年来,该军分区所辖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用实际行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先后投入36万个劳动日,动用各种机械车辆1510多台次,共参加地方工程建设100多项,为促进地方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实行事故案件责任追究制度,是严肃军规军纪、落实从严治军的具体举措。从近几年一些部队纪律处分情况看,每年因责任追究实施处分的约占处分总数的五分之一,有时甚至更高。实践证明,通过落实按级负责制,明确责任主体,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很强的导向作用。但在调查了解中,我们感到责任追究对领导干部管理部队也带来一定消极影响,必须引起注意。(一)怕因事故案件定乾坤,消极保安全的心理有所加重。部队安全稳定作为一项“保底工程”,与单位的声誉、领导个人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是全局而影响全局。应该说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中都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压力很大。但有的领导干部为了保一时平安,不是把劲用在解决问题、消除隐患上,而是使虚劲、使偏劲,降低工作标准、简化工作程序、减少工作难度,搞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主义等,还时常感叹官不好当、兵不好带,以牺牲战斗力消极保平安。用这种方法和作风带部队,不出事是侥幸的,出事才是必然的。(二)怕因事故案件受牵连,不敢担责任的心理有所加重。有的单位发生事故案件后,不是把精力花在查原因、找教训、堵漏洞上,而是怕暴露问题、揭露矛盾,怕影响单位形象、班子政绩、个人升迁,千方百计找借口推卸责任,甚至出现多花钱少担责任的怪现象。还有的为了少承担或不承担责任,层层签订管理责任书,把下级当作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20.
胡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高度负责、奋发有为的精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继续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抓好落实,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为大局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作为部队各级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全面领会胡主席的指示精神,心系大局、居安思危、稳中求进。从当前面临的形势看,越是临近十八大,部队面临的考验越严峻。在这个特殊时期,能不能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控部队,能不能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是对一级党委支部、一名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领导能力水平强弱的实际检验。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光看表态怎么样,更要看工作、看行动、看执行力、看关键时刻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