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官兵个人及其家庭涉法问题越来越多,对官兵心理的冲击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有效解决涉法官兵心理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一、涉法官兵心理偏差的几种表现。官兵在个人或家庭遇到涉法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出急躁、怀疑、依赖和吃亏等几种心理问题。一是急躁心理。在刚出现问题时,这类官兵的心理活动处于非常状态。有的暴怒异常,见谁都不顺眼;有的不听劝告,怎么劝都听不进去;有的寻死觅活,一心只想回家。二是怀疑心理。官兵遇到涉法问题时,时间一长,就怀疑对方家里有关系有势力,自己是"平头百姓",地方司法机关不可能公正处理,赢不了官司;有的认为即使赢了官司,对方拒不赔付,法律判决形同一纸空文;有的担心自家势单力薄,对方人多势众实施报复。  相似文献   

2.
官兵隐私是指涉及官兵内心情感世界、家庭内部情况等不便向外人公开的私人事项,隐私权是官兵享有基本人格权利的重要内容,应当受到保护。然而,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由于一些官兵对此认识不足,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对部队内部关系和思想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各级应引起高度重视。问题(一)有的干部骨干“隐私”意识淡薄,在工作中有意无意侵犯官兵的隐私权。有的干部骨干对官兵的隐私权认识不够、尊重不够,维护官兵隐私权益的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侵犯战士隐私的行为是违法的、不道德的,因而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侵犯了官兵的隐私权。比如,有的干部为了查…  相似文献   

3.
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对新形势下教育对象思想情况缺乏深入了解。部队发生的一些问题,之所以往往是“出事之后大吃一惊”,主要原因是对官兵真实思想了解不够,总体上存在着“不及时、不真实、不深刻”的倾向。有的在掌握官兵思想情况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总感到对部队、对基层情况熟,闭着眼睛也能想个差不多,习惯搞“概略瞄准”,凭老经验、想当然抓教育。有时虽然也注意了解掌握官兵思想情况,但不深不细、若明若暗,往往是重视在大的教育前对官兵的现实思想调查摸底,而平时对官兵家庭背景、社…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研究青年战士的心理特点。从近几年部队的实际情况看,社会方面的拜金主义、腐败风气、低级趣味;家庭方面的离异、官司、下岗;部队个别方面的处事不公、为官不廉、作风不实;科技练兵中的畏难情绪、怕苦怕累思想和恐高怯战心理,及生活、工作、个人成长中遇到的挫折等一系列特定条件、特定环境下产生的非正常刺激,对官兵的心理冲击越来越大,官兵心理上的一些矛盾、困惑甚至心理异常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调节,便会使一些官兵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引发一些严重的事故案件,直接影…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某部机关、基层600多名官兵的社交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从调查的结果看,官兵的社会交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官兵社会交往的()动机日渐复杂。官兵社会交往的主要动机不像以往单纯就是为了寻找友谊,而是各自抱着不同的目的。有的官兵学习求知的心理较强,渴望走出去学习求知;有的官兵往往是挨了批评或者被别人误解,不愿意向领导战友讲,而喜欢打电话、写信向亲朋讲,或者向一些咨询热线倾诉;也有的官兵是为了兴趣爱好,除了有战友、同学外还是感到朋友不够多、兴趣爱好不够一致,渴望结识更多的朋友;还有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青年官兵的成才愿望越来越迫切,绝大多数都想利用当前的大好时光,学习一两门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硬本事,以便在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同时,也为自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办一份“保险”。这种强烈的成才心理,既是我军凝聚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开展两用人才培训的重要基础。但有些青年官兵在选择成才目标时,不注意将客观现实与自身愿望科学结合,不从社会需要和自身基础出发,一味随“大流”跟着感觉走,随着“时髦”转,追风逐浪,陷入盲目的境界,到头来,不仅学无所成,而且还造成了空耗财力,影响本职工作,丧失进取信心等消极影响,有的甚至走上了邪路。对于这方面的误区,不能不引起青年官兵和各级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一、针对青年官兵对党史军史缺乏了解、感情认同不够的实际,着力在求真上下功夫。目前,80后、90后官兵已成为部队的主体。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对党领导革命事业的艰苦历程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情感认同和亲身体验。有的官兵对党史军史基本常识了解不深,调查中,当问到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等问题时,不少战士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个别年轻干部对党  相似文献   

8.
青年官兵人际交往呈现出新的特点交往活动日益频繁。许多青年官兵在交往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与交往对象往来密切,交往频繁。个别的常常是“一天到晚电话不断,三天两头朋友会面,隔三差五要下饭店”。有的同志见面或打电话时,经常把“坐坐”和“我安排”挂在嘴边。在办公室和会议室经常听到手机响起,来电话的内容有很多是邀请见面或吃饭的。有的一周4个晚上有“活动”,“忙”时甚至一晚上要赶两个“场”。“群体性”交往趋势明显。在有些官兵的交往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交际圈”。因地缘关系形成的“老乡圈”,有的甚至参与地方组织的“同乡会”;…  相似文献   

9.
部队青年官兵的社会联系和活动空间日益扩大,人际交往趋于复杂,发生诸多新变化,呈现出多层次、多方位、多色彩等特点。青年官兵交往面越来越广泛,但交往的深度,尤其是感情深度却不断在弱化。同甘共苦的战斗情谊淡化,官兵之间情感的向心力减弱;尊干爱兵的同志情谊硬化,官兵之间情感的距离拉大;传统的官兵情战友爱庸俗化,官兵之间情感的基础脆弱。因此,我们要找准密切官兵关系的情感“融合点”;进行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教育;为官兵正常交往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对官兵不正常交往的约束;提高干部的利益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部队青年官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嬗变。本文在充分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对青年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进行有效教育引导的对策办法:端正思想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新形势下的青年官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促进青年官兵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手段方法,增强教育引导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官兵的迷信现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避邪消灾型。一些青年官兵受家庭、驻地等因素的影响,对所谓“男戴观音女戴佛”能消灾避邪迷信不疑,把这些金银玉佩等护身饰物或挂在脖上或系在腰间,以求得神佛护佑。二是图个吉利型。  相似文献   

12.
青年官兵是部队的主干和未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真心关爱青年官兵的成长进步。一、坚决维护青年官兵切身利益。尊重和维护官兵合法权益,是调动战士投身部队建设、尽职履责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在战士入党、战士考学、技术学兵、转改士官、选配骨干等事关士兵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赋予他们以一定的推荐权和评选权;在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任务中,发扬军事民主,鼓励  相似文献   

13.
戴义强  薛鹏 《政工学刊》2014,(11):57-58
预防犯罪工作事关官兵生命安全、安全稳定大局和战斗力建设,是部队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近期,我们在调研分析中感到,部队大力开展群众性预防、精细化预防,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安全行为自觉践行,预防犯罪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法纪教育效果落地不实。有的重形式轻质量,教育内容与现实联系不紧密,警示效果不明显;有的教育节奏跟不上资讯变化和官兵思想动态,时效性、针对性不强;有的基层单位官兵法纪素养参差不齐,个别基层干部甚至施教者缺乏最基本的法规意识,言传与身教脱节。  相似文献   

14.
一、紧密贴近青年官兵实际 ,努力培养学习成才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 )紧扣青年官兵的身心特点开展活动。针对青年官兵争先创优、参与意识强的特点 ,采取岗位培训、社会化培训、评比竞赛、典型引导等多种办法 ,不断增强学习成才活动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激发青年官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青年官兵思想活跃 ,对新事物反应快 ,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网络 ,开办焦点述评、实话实说等栏目 ,做到周有新闻 ,月有焦点回顾 ,季有时事述评 ,把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发生在官兵身边的新鲜事 ,及时反馈给官兵 ,增强他们的政治敏感性。青年官兵对新知识、新技能…  相似文献   

15.
尊重士兵的主体地位,增强依靠基层官兵搞好教育的主动性。现在有的单位教育效果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群众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高。面对兵员成分的日益多样化,有的干部担心依靠士兵教育会使教育成为发泄消极情绪的“集散地”,把思想搞乱;有的看到现在青年战士阅历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烦恼、碰到许多困难,特别是现在的青年官兵,个性很强、韧性不强,冲劲很足、后劲不足,激情很多、办法不多,一旦遇到烦恼和困难,容易情绪低落。影响青年官兵情绪的因素有很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心想事成、一帆风顺,但在充满竞争的现实生活中,春风得意不常有,打击失意却相伴。在逆境面前,有的人采取吸纳包容、分解消化的办法,迎着急风暴雨,奋起直追,后来居上,走上成功之路。也有的人不能摆正心态,或是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或是消沉颓废、一蹶不振,使挫折成了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面对失意,青年官兵是选择逃避还是承受,是沉沦还是奋起?  相似文献   

18.
所谓行为引导,是指通过各种力量的作用和影响,对青年官兵的行为进行科学的指导、牵引和规范,帮助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健康成长,实现培养“四有”军人的根本目标。青年官兵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青年官兵的自我改造往往具有一定的惰性,如果没有外力的正确引导与推动,很容易步入误区;社会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也助长了青年官兵在是非辨别和行为选择上的盲目性和复杂性。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年官兵的行为引导。理论引导。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斗…  相似文献   

19.
荣誉作为贡献的象征和功绩的标志,一直为人们所赞美和追求。树立崇高的荣誉感,是军人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的表现,也是我军道德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奖励竞争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一些青年官兵荣誉感趋向淡化,过去那种见荣誉就争的现象在他们身上看不见了。如何增强这类青年官兵的荣誉感已成为新形势下一个亟待关注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20.
当前,广大青年官兵成才愿望越来越强烈,但青年官兵岗位成才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岗位实践是青年官兵成才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激发青年官兵岗位成才的动力,成为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一项紧迫课题。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对激励问题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仅为20%~30%;如果施以激励,将使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出80%~90%。成功的激励可以让一个平凡的人作出非凡的成就。通过激励可以对青年官兵学习成才的行为加以指导、控制、改变和塑造。由于需要的层次性和动机的多样性,青年官兵对于各种激励方式敏感程度不同,只有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