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讨论CCIP 和CCRP 的基础上,提出确定空对地攻击范围的依据,并建立了相应的原理公式,为实现显示攻击范围、实现平视显示武器瞄准系统的优点提出了方法。  相似文献   

2.
CCIP和CCRP这两个术语,近年来在欧美的机载火控文献中经常出现。它们是两种空对地攻击的瞄准方法的缩写。本文目的在于介绍其基本原理、在水平轰炸中的应用及其可能的实现方案。从而为研制我国自己的平视显示武器瞄备系统创造一些先行条件。第一 CCIP和CCRP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视制导无人机的作战使用方式,分析了影响其攻击性能的因素;建立了导航精度与攻击无人机捕获目标概率之间的关系;基于捷联惯导的误差分析,对无人机中制导末段的导航精度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对无人攻击机目标捕获概率进行仿真计算的方案,建立了方案航迹,对其进行了中制导精度分析和目标捕获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导航精度和捕获概率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引入“计算航向”这一概念的基础上重新列出了CCRP对地攻击原理的计算公式。并由此计算出描述投放点相对本机位置的⊿K 与⊿t 两个量。⊿K 表示在当前的攻击条件下“计算航向”与实际航向之差,“计算航向”表示本机若在当前沿该航向按给定条件飞行,则经一定时间⊿t 后即可到达正确的投弹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人机操控引导自主攻击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原理,实现将任务系统解算出的瞄准偏差转化为控制无人机飞行的三通道控制指令。采用Vega Prime和VS 2005对整个攻击过程进行三维视景仿真,应用蒙特卡洛法对多次仿真结果进行处理,得到火控攻击精度。最后对影响攻击精度的两个误差源进行分析,定量地给出了各误差源对攻击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打击精度已经成为远程制导武器系统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提出了一种可以替代卫星导航的数据链导航系统,对该系统的原理、实现、抗干扰、扰侦听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比较了该系统与惯导和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最后,得出了数据链导航系统在武器装备精确制导中具有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极地地区具有纬度高、经线收敛快、存在极点等特点,对惯导系统的测量元件规格要求、数学计算和导航性能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此,首先研究了惯导系统导航算法在极区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惯导系统静基座误差分析和数字仿真,分析了惯导系统极区导航性能。研究表明:在高纬地区,纬度越高,惯导系统航向与速度误差越大;在近极点区域,惯导系统会出现计算奇异值问题,且各导航参数系统误差均很大,导致丧失导航性能。  相似文献   

8.
光学陀螺旋转惯导系统原理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旋转自动补偿光学陀螺的漂移是实现高精度惯性导航的有效途径之一,补偿的原理可以从惯性导航的误差方程中得到阐明。光学陀螺的特点决定了采用元件级的旋转方式会带来额外的误差和问题,而只能采用系统级的旋转,即整个惯性测量组合旋转补偿的方式。对一种8次180°翻转的光学陀螺惯性测量组合旋转方案进行了图形化的说明和分析,并仿真比较了旋转补偿前后的导航误差,结果表明这种系统级的补偿方案能够抵消所有惯性元件的静态漂移,从而大大提高了导航输出的位置和姿态精度。  相似文献   

9.
误差分析是计算武器射击(攻击)效果的基础,在简述了大深度锚雷工作过程和命中原理模型后,着重对其攻击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举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目前正在建议美国海军在未来的 DD21对地攻击驱逐舰上装备两种新的垂直发射型武器,它们将具有优良的远程打击能力,且造价低廉。垂直发射自主攻击系统“垂直发射自主攻击系统”(Verti-cal Launch Autonomous AttackSystem,VLAAS)导弹采用了垂直发射型“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的弹体、数字式导航设备和推进装置,只是取消了原  相似文献   

11.
INS/GPS/CNS组合导航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INS、GPS、CNS导航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滤波器的INS/GPS/CNS的组合导航算法,采用平台失准角、INS与GPS的位置之差和速度之差作为观测量,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校正惯导平台、消除导航参数误差,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机载平台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空间中的生存力,研究了射频隐身要求下的综合导航方法。首先,分析了塔康、伏尔以及高度表在无线电静默时,实现综合导航的原理。其次,推导了综合导航的误差计算公式,讨论了不同测向、测高误差以及观测数据不同步对综合导航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无线电静默模式下,塔康、伏尔以及高度表能实现综合导航,在测向误差为0.5°时,100 km处的导航精度为3.2%R。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用直升机引导超视距导弹攻击目标的需求,对直升机超视距引导定位的误差来源进行探讨,利用微分原理求解三角形误差的方法,建立惯导大地法、航姿大地法、双向定位法三种不同引导定位方法的误差求解模型。利用误差来源数据进行编程解算模型,最后得出定位误差分析结论,为舰载反舰导弹精确超视距攻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机载平台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空间中的生存力,研究了射频隐身要求下的综合导航方法。首先,分析了塔康、伏尔以及高度表在无线电静默时,实现综合导航的原理。其次,推导了综合导航的误差计算公式,讨论了不同测向、测高误差以及观测数据不同步对综合导航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无线电静默模式下,塔康、伏尔以及高度表能实现综合导航,在测向误差为0.5°时,100 km处的导航精度为3.2%R。  相似文献   

15.
自旋载体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的一种典型应用。当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载体自旋时,旋转产生的高阶动态将导致传统跟踪环路失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组合可以有效补偿信号的高阶动态。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惯性导航信息辅助卫星导航信号跟踪的超紧组合导航接收机环路设计方法,并分析了惯性导航信息辅助速率、自旋载体转速和信号载波相位误差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接收机环路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自旋载体接收机的信号跟踪问题,且相比于卫星导航单系统三阶环路而言,所提超紧组合环路结构可以显著提升自旋载体接收机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捷联惯导系统(SINS)由于受到自身传感器性能和惯性导航原理的影响,导航定位误差较大。随着GPS导航系统性能的不断完善以及GPS固有的一些不足之处,将SINS和GPS两者进行组合形成组合导航系统,以此来完成载体的导航任务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针对一种适合于工程应用的低成本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对该组合导航系统建立了一种工程化的系统模型。利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对系统误差进行估计,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系统模型能够满足组合导航系统的功能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卫星较少条件下也能提供连续稳定、精度高的导航,建立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捷联惯导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深组合导航系统,并对该系统所采用的导航结构、状态估计算法等进行研究设计。最后,在战术级条件下,分别对单独的SINS,SINS/GNSS松组合导航系统和SINS/GNSS深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并对导航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深组合导航系统位置误差约为0.3 m,速度误差约为0.01 m/s,姿态误差约为0.005°。对比分析可知深组合导航精度更高,且不受卫星个数条件影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CCRP轰炸瞄准原理,给出了其数学模型和瞄准原理公式,分析、说明了其瞄准原理和特点.根据自主式无人战斗机的特点、任务、要求,运用此原理,进行了系统设计,确定了火飞耦合控制律.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原理正确,所述的火控算法和设计的控制律合理,为进一步开展自主式UCAV的研究和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空对空前置瞄准攻击存在的各种误差,包括原理误差,传感器测量参数的误差,设备误差,校靶误差四大部分。推导了各原理性误差的计算公式。同时推导出测量参数引起的瞄准误差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中所需参数的公式。本文给出误差综合的方法和计算概率问题的数学式。同时给出误差计算算例的结果摘要。讨论了初步的一些看法。最后,本文对瞄准误差计算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载体角运动对旋转式惯导系统旋转调制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惯性导航系统长时间导航精度,采用旋转调制技术将惯性器件常值误差在导航系中调制成周期变化的信号,抑制系统误差发散.基于惯性测量单元误差模型,阐述了旋转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分析了载体角运动对旋转调制效果的影响,推导了载体水平角运动下导航系中等效陀螺误差方程.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理论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载体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