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坦克车体通过一种弹性元件悬挂在负重轮上,从而减少了车体受到的冲击和震撞。这种弹性元件的总和被人们称为悬挂装置。现代高速车辆,如小轿车,车体和车轮之间也是通过一套弹性装置连接起来的。车在公路上高速奔驰,虽然车轮因地面不平而上下跳动,但车内的人却没有强烈的颠震感觉。其主要原因就是弹性悬挂装置吸收了来自车轮的冲击和震动。  相似文献   

2.
保障车辆通常是在主战坦克或轻型坦克、步兵战车以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和轮式装甲车的底盘上,安装专用设备和装置研制而成,主要用于保障坦克及其他战斗车辆的行动。按照用途分为工程保障车辆、技术保障车辆和后勤保障车辆3类。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充分考虑液压装置动力学特性的车辆半侧非线性主动悬挂模型,并提出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与非线性逐步后退法相结合的内外环控制方案。首先根据目标需求在外环设计二次型指标下的最优控制器;然后在内环利用逐步后退法处理因液压装置引入的非线性项。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设计方案的主动悬挂可以获得比被动悬挂优越的车辆性能。  相似文献   

4.
底盘选型研究是保证新型加油车机动性大幅提升的基础.评析了标志地面车辆通行能力的多种概念,根据车辆机动性评估原理,提出了涵盖车辆快速性、支承通过性和几何通过性的机动性量化评估模型.应用该评估模型评定了备选车辆的机动性,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选定了全地形加油车高机动性底盘,为车辆机动性的量化评估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在各种路面的平顺性和缓冲性,对悬挂系统匹配了一款具有非线性刚度的粘弹性胶泥缓冲器。为了定量地研究胶泥缓冲器的非线性刚度控制机理,建立了非线性悬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组。提出了一种无条件稳定的线性加速度逐步积分法对非线性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的新方法,最后用冲击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该研究为胶泥缓冲器的优化设计和车辆悬挂悬挂系统的动力学匹配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自行火炮的悬挂装置,在路面和履带激励下工作。剧烈的振动将影响自行火炮的机动性,根据路面谱的资料,建立了激励频率与车速的关系;利用模态分析的方法,对悬挂装置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得到了悬挂装置的动态特性。从避免共振发生的原理,提出了自行火炮的合理车速。  相似文献   

7.
依据随机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数理统计理论,借助MSC\Adams仿真软件和MATLAB工具,提出随机虚拟样机的概念。并以某型自行火炮的扭力轴为例,在建立的虚拟样机上,实现不确定性因素下从底盘整体到悬挂系统、再到扭力轴的动力仿真。  相似文献   

8.
以提高车辆馈能型悬挂综合性能评价的有效性为目的,在分析悬挂减振性能评价和馈能型悬挂能耗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以及悬挂能耗的馈能型悬挂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和方法。分别以线性和非线性悬挂为研究对象,对其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在各种路面的平顺性,对悬挂系统匹配了一款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粘弹性胶泥缓冲器。为了定量地研究胶泥缓冲器的非线性阻尼控制机理,建立了非线性悬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将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的随机最优控制规律应用于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建立了车辆垂直振动加速度与车速、路况与阻尼比之间的数学关系,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最佳阻尼比。最后,对履带车辆在F级和G级路面上进行了仿真分析来验证胶泥缓冲器的非线性阻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07~0.18范围内调控阻尼比,可以使车体垂直振动加速度最小。该研究工作为胶泥缓冲器的优化设计和胶泥材料的配方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谁都知道心脏在人的生命当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中国航天电源专业技术中心,梅岭化工厂承担的就是载入航天工程飞船和火箭配套电池的心脏动力研制任务。从这里走出的一个个小精灵为“神舟”的发射、运行、返回和着陆提供了充分的电源保障。为此,有一句广告语在遵义乃至“神舟”研制团队中部很有名,这就是梅岭电源——载入航天的动力“心脏”。  相似文献   

11.
某型坦克采用扭杆弹簧而无阻尼器的被动悬挂系统,实际行驶中车体的振动较大,严重影响了其行驶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为了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进而提高在复杂路面上的越野速度,设计了该型坦克的慢主动悬挂原理试验机动平台,采用模糊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策略对主动悬挂平台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车体的减振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验证了所设计的慢主动悬挂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特征结构配置参数化结果,提出了车辆悬挂系统的主动优化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直接基于车辆悬挂系统的参数矩阵,便于工程应用。车辆悬挂系统的仿真实例表明所提主动优化控制器设计方法简单且有效。  相似文献   

13.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车辆悬挂二自由度模型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磁流变(MRF)新型阻尼减振器用于车辆悬挂减振系统中,用以实现变阻尼式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半主动控制。在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LQR法)的基础上,对车辆悬挂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二自由度1/4车体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半主动控制算法对车辆悬挂系统的半主动有着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载车辆的传统悬挂仅有垂直方向单一自由度,限制了轮对式驱动模式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油气弹簧的六臂结构轮对式悬挂,通过对油气弹簧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油气弹簧负载与位移的关系,六臂油气弹簧结构悬挂装置水平旋转过程中,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轮对达到理想的稳定性能,具有较强的自稳定性能,能够满足轮对直线运动与差速转向条...  相似文献   

15.
依据阻尼对车辆悬挂各指标传递特性的影响在频域上存在一定一致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频域半主动控制算法.该算法只需在车身上安装一个加速度传感器,通过简单的规则判定悬挂振动频率所属频带范围,并实施相应的阻尼控制,即可显著改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与天棚控制相比,频域控制算法振动抑制效果好,所需传感器少,因而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和可靠性,适用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MRF阻尼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反应迅速且阻尼力可调范围广, 已经成为新型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优先选择的方案。基于磁流变液体本构关系的Bingham模型,对影响车用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自行研制的双出杆剪切阀式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振幅、频率、电流强度下的阻尼力变化曲线,从不同的侧面获得了MRF阻尼器的动力性能。结合Hrovat限界最优半主动控制算法和车辆悬挂系统振动的半主动控制策略,仿真分析了磁流变阻尼器对整车振动的控制效果,并与LQR控制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伊维柯-奥托集团:“公羊”主战坦克 意大利伊维柯-奥托集团公司为意大利陆军研制了全系列的新式履带与轮式装甲战车。该企业集团由意大利伊维柯公司与奥托布雷达公司组成,前者主要承担轮式装甲车辆(包括4×4、6×6和8×8式)与履带和轮式车辆的生产,后者主要承担履带式车辆及其相关武器系统的生产。 “半人马座”(centauro)8×8型轮式反坦克装甲车是首批研制的车辆,现已开始装备部队。奥托布雷达公司提供配备105毫米火炮的3人炮塔;伊维柯公司提供底盘及负责炮塔与底盘的总装,并将总  相似文献   

18.
综合液力传动和液压混合动力技术,设计一种新型履带车辆静动液辅助制动系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关键元件的参数匹配原则。该系统不但实现制动能量再生,而且通过在动力耦合系统中应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实现主动轴与液压混合动力系统之间动力的柔性连接,同时还使车辆具备了液力制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强停装置现在发生的许多汽车炸弹事件,如果能够强行停止恐怖分子的车辆,也是非致命武器不错的选择。理想的效果是车辆迅速以一定的方式在安全范围内停车,同时不必危及驾驶员的安全。在法律强制机构也存在同样的需求。由于警察在高速追捕逃犯或是酒后驾车者时,每年都有许多人不幸丧命。现已研制成功了动力和战术系统,提供了方便的强停车辆使用的障碍物。这套系统有两人一小时可以方便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人体血液循环依赖于心脏提供的动力,而潜艇穿行于水下,则依赖于它那独特的“心脏”——动力装置。常规潜艇采用柴电动力装置,核潜艇采用核动力装置。我们将分两期系统地介绍这两种动力装置。以及一种短命的潜艇动力装置——瓦尔特动力装置,使读者全面了解潜艇“心脏”的家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