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兵团农牧团场土地承包改革已走过了二十年,从过去的大锅饭、班组承包、家庭联产承包到现在的两费自理、租赁承包,初步建立起了连队职工土地双层经营的经营模式。这种根本性的历史变革,充分地调动了农业一线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使团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当前团场实行土地长期固定承包仍存在一些问题及难点:1.人口流动频繁,劳动力队伍不稳定。新参加承包土地的职工大都是无户口外来人员,这部分人流动性很强,给团场土地长期固定承包带来很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之风吹遍全国。1984年,改革在兵团农牧团场全面推开,农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制。这一改革给兵团农业经济注入了活力,农业产值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兵团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但是,这一改革并不彻底,运行几年后弊端显现,承包户仍躺在国有这个"温床"上,负盈不负亏。当生产效益极佳时,承包者收入丰厚;而当生产效益欠佳时,承包者则将损失推向团场,将亏损额挂在团场的帐上。几年运作下来使得团场不堪重负。面对困境,出路只有更加深入地再行改革。1994年初,"两费自理"的承包形式在北疆团场迅速推开。所谓"两费自理",一般指生产者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生产费用、生活费用完全由自己独立承担。  相似文献   

3.
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兵团农牧团场先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还是后来的两费自理承包、租赁承包,改革的主体始终是一线农工,而如何调动农牧团场基层连队干部的积极性,也就是生产管理者的积极性,似乎一直没有很好的,或者说很彻底的办法。从1997年开始,农五师八十一团在这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共青团中央书记周强同志在团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极大地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富创造潜能的一部分,共青团要帮助青年进一步增强创造意识,提高创造能力,投身创造实践,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段话对新形势下团组织的基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农牧团场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就如何活跃团场共青团的工作谈点粗浅认识。团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两费自理承包土地的现实,为团场青年致富成才提供了舞台,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越来越高,注重实际,渴求服务的思想越来越浓。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团场紧紧抓住了棉花发展的大好机遇,职工在土地上感到了科技和勤劳所带来的回报,依靠科  相似文献   

5.
"九五"期间,兵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80亿元,5年平均递增8.1%。实现综合利润7.78亿元,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性收入6794元,比上年增长24.6%。这其中,兵团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九五"期间兵团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特点(一)农业和农牧团场改革进一步深化。"九五"期间,兵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牧团场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和《关于深化农牧团场改革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农业和农牧团场改革。据不完全统计,与"八五"末相比,2000年全兵团农业一线承包劳力生产费自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劳动力和自理  相似文献   

6.
农九师164团党委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夺取了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双丰收。2007年,全团10个基层连队党支部中有9个达到团级"五好"党支部标准,有7个达到师级"五好"党支部标准,有1个被兵团命名为"五好"连队党支部。该团2003年至2006年连续4年被师党委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团场"。2007年全团生产总值达到7000万元,同比增长13%,全团职均收入12500元,其中农业一线职均承包收入10542元,同比增长27.4%。  相似文献   

7.
风雨承包路     
农五师农业的发展,与兵团一样,从取消"大锅饭"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从两费自理到租赁承包,在风风雨雨的十多年的发展中,参加承包土地的农工,把自己的汗水与勤劳献给了土地。在众多的承包土地者中,耀眼的莫过于一些承包大户,他们承包面积少则数百亩,多则数千亩,甚至上万亩。他们在土地上得到了什么?兴兴衰衰,风风雨雨,有的人在衰落,有的人在崛起。他们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兵团农牧团场改革"1 3"文件及工交建商企业改革"1 8"文件精神,逐步把农牧团场目前的经营管理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大力精简非生产人员和合并小而全的单位,节省经费,减轻职工负担。2002年上半年,农三师五十三团党委先后3次对21个农牧连队进行改革调整。基本状况五十三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多民族农牧团场,现有耕地12万亩,全团总人口15832人,在册职工1699人,农业在册职工676人,而生产一线承包土地的职工仅有527人;干部及非生产人员647名,其中农牧连队干部及非生产人员136人,占全团的21%。全团有24个农业连队,农业连队的干部、非生产人员职数设置为:连长、指导员、副连长、技术员、会计、出纳、植保员、保管员、卫生员、治安员、电工、管理员等。每连一般都在10至15人之间,个别连队还  相似文献   

9.
刊中报苑     
一二五团农七师一二五团党委以农业增产、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承包指标,确保职工基本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职均减负1000元的目标。该团根据团情制定出"让一块,降一块,增一块"的减负增收办法。"让一块"即团场向农工让利。2000年一二五团农工上交利润264.31元/亩,比1999年减少了55.15元/亩,减幅为17.3%,全团计划累计让利共达720万元左右。"降一块"即降低生产资料价格。今年一二五团每亩物化成本比1999年降低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1997年以后,兵团农牧团场农工增收缓慢,部分团场职均收入还有下降趋势。笔者认为,减负和增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农工负担重是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承包费用过高农牧团场改革之初,一亩地交土地费在20元至40元之间,而现在,一亩地则需交土地费150元左右,一等地有些团场则达19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农九师一六一团地处塔城地区巴尔鲁克山区。全团现有土地186万亩,其中耕地18.4万亩,可利用自然草场142万亩,是一个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的团场。全团总人口5300余人,共有22个行政事业单位。境内有闻名全国的小白杨哨所、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上最大面积植物活化石——野生巴旦杏。2011年全团实现生产总值1.04亿元,职均收入1.31万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7755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兵团各团场从外省区大量引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团场农业一线生产。据不完全统计,仅农八师一三四团每年来团场承包土地的外来劳务工达三千多人,占全团农业劳力的64%,季节性临时用工高峰时达五千余人。这些劳务工的引进大大缓解和弥补了团场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他们在获取报酬、劳动致富的同时,为团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也为团场建设增加了新的后备力量。新时期团场的中心工作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问题是调动职工和外来劳务工的积极性。当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兵团农牧团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及"两费自理"和"租赁承包"的全面铺开,职工思想日渐活跃,团场的生产和经营逐步市场化。面对这种状况,每一个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思想也要活起来,也要市场化。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逐步探索一整套与职工思想完全接轨的教育手段。这就要求新时期的职工思想教育,在形式上要"活",在方法上要"新"。近几年,农二师二十一团在开展职工教育方面结合团场改革实际,针对职工的思想状况,在形式上和方法上求"活"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果。一、职工教育要在活动中体现"活"开展职工教育,利用各种有益活动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生硬、呆板。但是,活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农一师三团大力实施“农业稳团、科技强团、产业兴团”战略,坚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从农业种植向产业化经营转型、从农业两费自理承包向土地股份制管理转型、从行政管理向社会化服务转型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适合自身  相似文献   

15.
姚剑敏 《兵团建设》2001,(12):35-36
谈起农五师八十一团扭亏为盈、职工全部脱贫、团场发生巨变,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提起团长冯焰,正是他带领一班人勇于改革,把职工群众挂在心上,才使团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统计数字表明:全团6.51万亩棉花,在遭受特大风灾的情况下,总产籽棉2402万公斤,皮棉单产140.5公斤,实现社会总产值1.8亿余元、利润2170万元,劳均收入10747元,全团无一户职工亏损挂账;为410户职工进行了危旧住房改造,有264户干部职工住上了宽敞明亮的  相似文献   

16.
张秀勇 《兵团建设》2001,(10):37-38
兵团党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兵团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土地固定和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为突破口,深化农牧团场改革,今年要在坚决落实土地长期固定的政策、强化土地承包的法制化管理等四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笔者现根据对石河子垦区土地承包长期固定情况的调研,进行一些分析与思考。一、土地固定的基本情况兵团党委把土地承包长期固定作为深化农牧团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求严,抓得紧,抓得实,引起了师团两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农八师石河子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苑     
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有一个被人们叫得很响的名字——"土地王"。他就是该团36岁的青年农工王坤。从1995年开始,王坤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承包荒地,从当年的800亩发展到1997年的3100多亩。他会管理、懂技术、能吃苦,3年累计向团场交售籽棉320吨,甜菜9600吨,小麦408吨,创产值496万元,个人收入上百万元。1998年,经过竞聘,王坤向团里上交27万元,租赁承包了累计亏损300多万元的11连,成为团场第一个租赁承包一个连队的人。去年,王坤的步子迈得更大。他以46万元的总标数,承包了八十一团3个连队的16800亩土地,组建了该团首家开发农场,在他农场打工的人达400多人,,大多是王坤从安徽农村接来的。是年,王坤的农  相似文献   

18.
农九师团结农场地处塔额盆地中心,距师部驻地额敏县10公里。全团土地总面积20.19万亩,农区面积6.79万亩,天然放牧草场13.4万亩。近年来,团场党委按照"唱响田园牧歌、科学发展团场"的思路,充分发挥地缘、光照和出口优势,大力推进"少数人种地、多数人种园  相似文献   

19.
正2002年春,五师八十四团在三连开展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工作,卜宪运以全票当选为三连连长。这年,兵团党委出台了深化农牧团场改革"1+3"系列文件,全面落实土地长期固定承包政策,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可由于受2001年冰雹灾害的影响,三连有90%的职工没有资金种地。怎么办?三连党支部通过权衡,根据团场允许土地转包,但土地的使用权、自主权始终归承包者所有的规定,鼓励连队的种植大户给职工带地,以保留住困难职工的职工身份,让他们腾出手来发展养殖业。卜宪运拿出120万  相似文献   

20.
读者信箱     
《兵团建设》2006,(6):45-45
编辑您好 我2000年来到兵团,成为了一名兵团职工,今年我在老家的父亲病重需要我回家照料,我想把我的地转包出去,但听说有的土地使用权不能进行承包经营权流转,是这样的吗?编辑部回复 根据《关于兵团团场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只限于有土地长期使用权的,并依法取得兵团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使用证》的团场职工。无《土地承包经营使用证》的承包经营者不得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职工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仅限于土地长期固定面积,长期固定以外承包的土地不能流转。划给职工的“自用地”不得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